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异界之与魔同行》
异界之与魔同行

第108章文会

“没想到伯爵大人也是个孙女奴,这么宝贝呀。”

“那是自然,你是不知道我孙女有多可爱。”伯爵一提到孙女,眼神都变了,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不过徐不易宁愿他说这些琐事,也不想去听那些人辩论。

“对了,他们今天主要讨论了三个话题,有两个和你相关,一个是文章载体,是要口语化,通俗化,还是需要保持精英化;一个话题是通俗类如何定位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将通俗类和正统文学区分开来,认为通俗类没有文学价值。”

这些人又慢慢形成了创作类、评论类、诗歌散文等等好几个话题圈子。徐不易接着跟在场诸位寒暄的机会,听了他们在讨论的东西,发现自己是真听不懂。

这些人交谈用的是西大陆的通用语,也是新大陆使用语言最广泛的希语,偶尔也有人用夏文朗读诗歌,讨论事情,这些文字单词,单个拿出来,徐不易都能听明白,可合在一起,经他们的嘴这么一说,一解释分析,徐不易感觉自己在听天书。偏偏还时不时有人在询问徐不易的意见。

徐不易慢慢也就不往这些圈子去靠,反而关注起摆在长桌上的水果和点心。

“艾尼克斯先生,你好像一点也不吃惊,一点也不关心?”达蒙伯爵问道。

“我很吃惊,也很惶恐。”徐不易还是坐着秋千上,“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理不辩不明,道不思不清。现在大家对一些事情有不同看法,我们完全可以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想一想。”

“有时候真的觉得你不像个年轻人,比很多人都能沉住气。”

“谢谢夸奖了。”

“好了,该到沙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诗会了。”伯爵拉起徐不易,就往人群方向走去。

按照事先的准备,徐不易用种花家的语言读了遍《临江仙》。其实他还准备了另一首诗,就是李白的《将进酒》,不过这首诗,徐不易只记起开头两句“君不见”,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场诸人没有一个听懂了徐不易说的什么。当徐不易用哄伊娃的那套说辞,说这是流传至上古,现已经失传的古代文字,并用之写了一首诗歌,众人哪自然都非常感兴趣。

在场的有不少学者专家,很多都会好几种语言,夏文是东大陆的通用语,基本在场的诸位都有学习,有不少还对古夏语言文字非常有研究。他们虽然听不懂徐不易在说什么,但专业素养还是感觉到,徐不易并不是胡诌,这确实是一种与现行夏文完全不同,但又有同一个起源的文字。

当然,徐不易也被迫将《临江仙》这首词,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大家品味了一下诗词中那种豪迈之气,又让徐不易重新读了一次,这一回,有几个专家已经能进行唱和了。果然是真正有本事的,不像某些带石字旁的专家,不学无术,完全靠蒙混日子。

“这真是有一番古意的诗歌。文字优美,诗词优美。”有位老者摸着自己的胡须,不停点头,仿佛遇到了奇珍异宝。“艾尼克斯,这首诗是你作的吗?”

“不是。”徐不易念诗的时候就说明,这是偶然间在古书中翻到的诗词,现在更不会承认了。“我只是觉得这诗歌很美,不应该明珠蒙尘,躺在故书堆中,不见天日。”

“果然大气。”老者竖起了大拇哥,“这首诗歌当世无人知晓,先生却依然不肯贪墨,实在是值得称赞。也只有先生这样大气的人物,才不会贪自己徒弟的功劳。”

老者表明在夸徐不易,眼睛却瞥着另一个老人,那是他的老对头,今天在辩论时,也不停争锋相对,他老对头今天还明显占了上风。不过老者也知道对方一个秘密,就是将自己徒弟的文章占为己有,以帮组推荐为名,哄着徒弟给自己代笔。只是这种事情属于业界通病,他不好拿这个事情挑明,免得树敌过多,但指桑骂槐,接着赞誉吴的高风亮节,暗讽一下对头,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诗会终于在一片热闹中散场,徐不易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起码短时间不会有人会再找茬了。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在诗会上念的这首诗,说的“古夏”文,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这个消息传到东大陆后,有人认为徐不易其实会的并不是“古夏”文,而是“神”语。

徐不易品尝了一块类似布丁的甜品,Q弹爽口,很是美味。有人突然在背后打招呼,“你还是老样子,不喜欢跟他们讨论。”

徐不易回头一看,是一位头发胡须全都斑白的老人,不过他精神头很好,眼中还带着精光。

徐不易看去,原来是达蒙伯爵。“伯爵先生怎么也跑这边来了。”

“今天讨论的话题太激烈了,我年纪大了,有些跟不上他们的话题。是说没看到你,没想到你居然能找到这儿。”达蒙笑眯眯的,“这个秋千不错吧,这是给我宝贝孙女准备的。我探险结束后,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我孙女寄给我的。她说明年准备来我这儿度假。”

他来到花园深处,躲开了热闹的人群,这里有颗大树,在一根横枝上挂着一幅秋千,正好,可以在这休息一会。刚刚那一场讨论,虽然徐不易躲开没有主动参战,但双方无不是拿着伊娃的那本《通天塔》来说事,而且时不时还会提到,这本书是艾尼克斯指导下完成。

达蒙伯爵不愧交友广泛,今日来的宾客主要是文学圈的,有大作家,有诗人,有文学评论家,又专门研究语言文学的专家教授,更有著名文学编辑。

“呵呵,因为听不懂。”徐不易虽然说的是实话,但他的语气神态,加上艾尼克斯·吴这个名声,让人一看,还以为在讽刺。

“你呀,就是嘴上不饶人。”老人笑着说道,“有什么好点心推荐?在家里,女儿老不让我吃点心,特别是甜食。”

“哦,是波尔多教授。我认为随着文字的普及,文盲率的下降,读书看报的群体将由贵族、大商人、政治家、学者这些精英阶层慢慢扩展到大部分的公民,所以书报杂志里的文章会慢慢口语化。里面特别是通俗,会走在口语化的前列。”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文章肯定是需要让更多人读懂才能扩大影响,你写得晦暗难懂,只有几个所谓的精英才能明白意思,有什么用?就像当年白话文运动,你看看现在有几个人说话写字用文言文?除了个人爱好,或者用来装13。几本书这些人写的那些文不文,白不白的奇奇怪怪的文字,没有几个人会去读。更别提那些找几个推手,买几个热搜,请些无良人士吹捧几句“李白再世”,你就真成李白了,你要当李白,撒北大同意了嘛!

“人呀,要贵有自知之明。”徐不易缩起脚,慢悠悠的荡起秋千。

过了好一阵,听见有脚步声靠近,“我说找不着你,居然跑这里躲清闲了。”

“吴,我最近看了《通天塔》,文风虽然有些稚嫩,但创意极佳。而且我对文章用的口语化文字很有兴趣,我觉得这是以后的趋势。”

“肖恩老先生,您说以后什么趋势?”来了位不速之客,这人是远东文学院的客座教授,名字徐不易忘记了,刚刚虽然有人介绍,但相互介绍的姓名太多,徐不易也没太用心,根本没记住。

这哪里是和他有关,分明是在针对。不过徐不易并不担心,一个这文字也好,类型也罢,世俗化、通俗化,以人为本,这就是个大势,有道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算有人想要针对,想要抵抗,那也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这里还有着巨大的利益,那些书商自然明白什么类型的书更受欢迎,更能为他们带来利润。好像眼前这位伯爵大人,就是横跨两洲的大书商。

“恕我直言,肖恩先生。我不太赞同您刚刚的结论。……”

两人开始慢慢进行辩论,并吸引了不少客人的注意力,反而是一开始话题中心的徐不易,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人群。

有侍者马上过来介绍,并给老者取用了一些小饼干。更有侍者非常机智的端着两把躺椅,摆在空地一角,方便两人谈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