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照见天地心》
照见天地心

第26章咒与契刻

学习还在继续。

“今日我们要刻的五个字,正是‘其自西来雨’。”

台下,孙启看着眼前一块龟甲,手边是一把刻刀。

“最后一个字,雨——”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字却是不能单独说的,起码,对于你们而言。”

“作为一个人,要引动天地可不是简单的事,即便是天资绝世的第一位大巫,也没法单靠一个字便能招来雨。‘其自西来雨’,每一个字都是相连的,如同一幅画,不可或缺。所以,大家再听着我念一遍。”

“其—自—西—来——雨!”

厉拿起一把刀,在龟甲轻动,细屑如雪。周围围了一圈人,目不转睛盯着。

“第一刀下去,便开弓没有回头箭。”

最后一刀下去,龟甲印着五个字,方正而古奥。

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可是……

孙启细细一看,每一个字都盘根错节,笔势如龙,不可摘取。而字上的细节,一如龙鳞一般。

“这太难了……即便眼光能到,手力也完全跟不上眼。”周围的人都在说着。

孙启拿起刀,往龟甲一刬,一刀,两刀,三刀……断了。

可尽管如此,孙启却很兴奋,他本是学刻印出身的,心中对于刻印早就是一肚子疑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他的状态就是“愤”,心里求通而不得。

如今有位顶级的刻印大师施展“屠龙绝技”,对于半只脚踏入大门的他而言,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孙启从里面看到的不仅仅是技法,还有技法背后,绵延不绝、幽微难明的道……

“最后这一刀,决不能停下来……”孙启勉力运着刻刀,往甲骨上凿去。

成了!

他看着粗糙但富有生命气息的五个字,感受着灵气周旋在这小小的一块甲骨,忽然有所明悟。

“祝以言语为文,如同一条线;契刻以笔画为文,如同一幅画。那么,这么说来……后世符的前身,应该是契刻的文字,也就说它们是可读可念的吗……”

“既然刻成了,不试一下吗?”

孙启正想着,耳边响起厉的声音。

“是,老师。”孙启满口答应,忽然一滞,说道,“老师,该如何……”

“在你的手中。”

“我的手中……”孙启有些疑惑,看了看自己手,他正抚摸着底下的字,心中一动,凝聚起灵气,在文字的节点一挑。

天上再次聚起一块云,这云要比之前大得多,宽的多。

“哗啦——”大雨纷飞,从云中洒落。

顷刻间,雨便停了,比之前的时间要短,雨势却更大。

“倒是像你的笔势,虽粗头乱发,但风姿毕露,如剑气一般。”厉说道。

“为什么雨会不一样?”

“契刻需要更多的灵气,对天地的撬动也能获得更强大的力道。”厉莞尔一笑,“而且不像咒语,只能在当下留存。”

孙启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趁着龟甲供应不绝,一路不停的刻着,身边堆满了散落的甲骨。

夕阳西下,天上的乌云散了又去,去了又聚,连天赋最差的一个人也学会了。

“哎——呀——”孙启身边,一个男孩伸着懒腰,“阙,今晚要不要来我家吃饭?”

这男孩叫傧,正是之前朝孙启频频使眼色的那个,一天下来,两人已经聊开了。

孙启顿了顿,他完全不知道今晚去哪里,路该如何走。

“好啊。”不管怎么说,先答应下来。

“阙,过来收拾龟甲。”

“好的,老师。”孙启一听,动了动筋骨,站起来准备过去,“抱歉啊,傧……”

“好吧,只好帮你先收拾好再去我家了。”傧站起身,也准备跟着一起。

“这怎么好意思。”孙启笑着客气。

远方,夕阳衔住了青山。

孙启忽觉眼前事物渐渐模糊,傧伸过来的手,厉冷峻的面容,散落一地的龟甲……

“这又是怎么了……”

混沌中,似乎只过了一瞬。

孙启睁开眼,眼前是个大大的牛脸,占据整个画面。他一把抓住伸过来的牛舌头,手感滑溜溜的。

孙启按住牛头,环顾四周,依旧是清晨,霞光照在层林之上,像是轻柔的纱一般。

最后一个字落下,黑云压城,遮天蔽日。又在下一刻,被招之而去。

“其—自—西—来……”仿佛如鲠在喉,这最后一个字,孙启死活儿也吐不出。

“已经掌握其中真意了。”

孙启十分喜悦,这说明他走的路对了。

一阵湿气轻轻地腾起,碧空之中……

再接着,便是“自”、“西”、“来”这三个字。孙启在掌握了诀窍之后,对这些字的掌握很快就势如破竹,高歌猛进。

“这是第几次了……”短短五个字,在他嘴里滚了许多次,还是没能说出来。孙启好像觉得四周都在钳住他的嘴巴,他想要找个缝儿都找不到。

他想了想,斟酌一番,走到高台旁边。

“雨,发此音有三大难:灵气无以为继,一也;灵气不成文章,二也;音发而不结,三也……”

“嗯,就这么一小块乌云吗……”孙启看着飘洒而下的濛濛细雨,用手轻拂,鼻子一嗅,“幸好还是那个味道。”

只一会儿,如丝的细雨就散去了。

厉点了点头。

“很少有人会问这个问题,这涉及到道的表现方式。”厉点头赞许,接着话锋一转,严肃地解释道,“其,这个字音细而微,玄而远,用以穿过万物表象……”

孙启细心地听着,他哪里知道,厉所谈的这些知识,乃是天地间最隐蔽的奥秘之一,借此为阶,足以生出无数的咒术法门。如今就这么如摆地摊一般,被通人层层剥茧,揭露出来。

“这倒是像回到刻印时候了。”孙启拿着刀比划。

“入刀,不能以蛮力,要以巧劲。所谓‘巧’,不但要兼顾文字之笔势,更要看好龟甲的纵横纹路。眼光,很紧要。”

“发而不结……”孙启喃喃自语,“是这样吗,其自西来雨……”

随着孙启有意识地将口窍灵气一止,他感觉周围滞涩的空间顿时一畅,灵气的波动自近而远,一路绵延,直上九天。

“老师,学生冒昧,敢问前四个字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