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照见天地心》
照见天地心

第35章刻只猫儿

“这只猫……”

那侍女也察觉到了,赶忙将塑像递了上前。

徐平子饶有兴致地端起观详。

于是孙启无所事事,便在院子里刻印、雕像,共雕了一百多只猫,都被周围的侍女、仆从们一抢而光,他也不在意,反正都是练习作品,他们来要便任取了。与此相应的,平日里的伙食、起居也越来越好了。

王府里的侍女几乎人手一个,都觉得手里的猫栩栩如生,似乎各个都不大一样,或灵动,或慵懒,或狡黠,或冷峻。

这孙启在刻的时候,全用了在那世界所学的刻龟甲的手法,当日所学虽是几个字,可那刀法里头却好像藏了千变万化的走势,常学常新。故每只猫他都用了不同的刀法,力求每种都照顾到。而在这不知不觉中,他的技艺开始反哺刀法。

“孙启?”徐平子在脑海里想了想,似乎不记得有这么个修行人。

“他是宋可贞的弟子。”徐燕顺了然,凑上前端详着那猫,“他的刀法与我上次所见,面貌都不同了。”

“哦?”

“说起来,是博衍那孩子的事儿。上次见他,只觉得他这刀法有大家风范,日后当能登堂入室,没想这么快,便走到这一步了。”

“有意思,宋道友一手刀法,是险峻无双,我都不愿与他近身。他所教弟子的路数,似乎不大一样。”

“这也合理。兄长你看伟轩那孩子,还不是将归棹剑法使得火气十足。”

“不大一样,火气十足是没到家。但这是风格的不同,各有其妙。”

“看来这次大会有意思了。”

孙启的猫不但引起了前辈的注意,这边厢,王凡奚又过来串门了。

“我说,老孙,你手艺这么好,就给我雕个狗行不?”这几天的功夫,王凡奚便和孙启混熟了,称呼也随之而变。

“我就爱猫,不喜欢狗。”孙启说着,一只猫又出现在手里,一双大眼睛,仿佛会动一般。

“这狗多可爱啊,又会看家护院,又会摇尾乞怜。”王凡奚牵着只细犬,在孙启面前晃悠,一边摸着狗头,一边央求道,“你看,我让这狗狗跟你问好。”

孙启看了眼那头拱来拱去的细犬,一手将它兴奋的脑袋摁住。

“好吧好吧,怕了你了,你把他给我按住,别凑过来。”

说完,从旁边拿起跟木头,手中的刀运使如飞,木屑如雪般坠落,不到半晌,一个公子摁狗像便出现了。

“怎么把我也雕了,我看看。”王凡奚接过那塑像,打量了一番,“老孙,你这手艺,去净业寺雕佛像都成。”

旁边,坐着念佛的持一听到净业寺这仨字,目光也移了过来,点点头。

“老王,按道理,你该喜欢鸟才是,怎么对狗这么钟情。”孙启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发现王凡奚对一切和狗有关的事物都很狂热,院子光狗就十几只。

“那是因为我小时候就狗和玩得最来,而且还救过我一命呢。一次家族打猎,不知哪里漏网了头野猪,要不是猎狗,我估计就被獠牙拱翻了。”王凡奚还在逗弄着那细犬,“吶,那能不能给我院子里其他的狗也雕一个。”

“别——”与王凡奚相反,孙启对狗的印象不大好,小时候被邻居家的狗追了两条街,那阴影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说起来,持一喜欢什么动物?”王凡奚问道。

持一放下佛珠,仔细地想了想。

“龟。”

“为什么?”王凡奚和孙启二人齐声问道。

“因为虽然它动作很慢,却总能精进,即便遭遇不幸,却总能忍辱而行。看起来最笨,却富有智慧。”持一郑重答道。

“有意思。”孙启便雕了个乌龟像送给了持一。

“那佛理总说众生平等,这么偏爱乌龟行吗?”王凡奚笑嘻嘻问道。

“这……”持一挠挠头,脸有些红,“小僧的结习未尽,未能明此道理,是小僧修行没到。”

“这和你开玩笑呢。”王凡奚打着哈哈。

“这不平等才是俗世之情。”孙启在一旁附和道。

一处院子,一个身影徐徐而动,手中把着一剑,举动之间,剑光隐约而生,穿行在落叶之中,不着一物,每片叶子却都随之而分。

院中自是当今归棹山庄庄主,徐平子。

“兄长的意思我知道,只等弟子们再成长一番。”

徐平子点点头,忽地瞥见侍女腰间挂了个木雕的猫。

“树人之计,要以百年为期,急不来。”

翌日,孙启四周打听他那师兄的住处,却被告知已暂时离开了王府,不知是遇到些什么事情。

“归棹剑法”最后以平淡为依归,打得越是没烟火气,越是危险。

“兄长的剑越发收敛了。”旁边走来一位老者,是当日救了孙启的徐燕顺。

“只是想到些事。几十年前,我以‘归棹’之名,建此山庄,本是想有朝一日,可以‘欲回天地入扁舟’,哪里想到,今日还在江湖之中,世事难料。”

“这也是。”

“兄长应该是想到宋道友罢。古往今来,海外不曾有一人到此,而从此地赴海外寻仙者,不曾有一人归来。若海外不是天界胜地,便一定是地狱绝地。能下决心出去的,自然是了不起。”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极赞同的。”徐平子道,端起茶喝了一口,“我们有牵挂,这也是不假。”

“门下的日课由你来把关,辛苦你了。”

“兄长今日这般客气,弟子好不好,自然需要作老师的时时督促。”

“这只猫的线条,十分有意思,竟有古奥玄奇的意思。刻手若不是大剑客,便是技艺熟极而近于道。冒昧问一句,这猫是从何得来?”

那侍女也不敢拒绝,便将底细道出。

“兄长秉此心志,教导弟子,于浊世间建立贤名,不也是值得吗?兄长今日怎么这般感慨。”

“只是在想,若有朝一日,我们走后,谁能支起山庄,不得不考虑一番。”

“你来了。”徐平子收起剑,两人进了厅坐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