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奈何穿在帝王家》
奈何穿在帝王家

第5章 第五章 我那天仙一般的姐姐高徽(一)

然后一般第二天这位青年军官就会带着自己的部下来父亲这里报到了。

如果是同时看到几个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军官在一起待着,父亲还得花点心思岔开他们,好挨个儿许下这种无法实现的承诺。

母亲对父亲这种一女许八家的做法颇为不满,经常质问父亲到底有几个女儿能许配给这么多小伙子?还是准备把我姐姐劈成八瓣给人家分了?

但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想要自吹自擂,就得拿的出真家伙,不然反而会拉低自己的档次,徒然贻笑大方。可恨的是,我父亲直到三十一、二岁才开始真正发迹,而母亲比他小五岁,这就导致她在自己十六岁到二十七岁这个女人比较黄金的年龄段,不能把老公拿出来吹,这对一个吹嘘欲比较强的女人来说,基本上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万幸的是,她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我那天仙一般的姐姐,从此确保了自己在之后十几年里有了一笔越来越丰厚的吹嘘资本。

没错,我姐姐高徽就是坐在这辆马车里的第三个女人,或者说是最漂亮的那个女人,她现在正和另一位漂亮姑娘一起坐在车厢的右侧,俩人不时用扇子遮着那两张樱桃小嘴亲昵地交谈。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这其实是个缓兵之计,是父亲惯用的诈术,但我并不知道,而当时姐姐已然出嫁,这个“高欢的女儿”的头衔自然就轮到了我。虽然我那时不过才九岁,但这个时代的人结婚都早,就算不能立刻成亲,把我提前送过去当童养媳也是说不定的。

于是这事把我吓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去当压寨少夫人了,天天想着万一这个刘少寨主要是个丑八怪该怎么办。我甚至都开始偷偷储存起点心,预备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去东面投奔我大姨夫去,这些点心好带在路上吃。

万幸的是,没过多久,父亲就利用我这位候补公公的松懈之机,一举讨平了他,送他和我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一起上了西天。

听到挂名公公和候补丈夫的死讯后,我长舒了一口气,不用再担心自己会过早进入家庭生活了,继续度过起那已所剩不多的童年。

“最漂亮的那个女人”这个称谓,无论在哪个场合,无论有多少女人,只要有我姐姐在,都是可以用在她身上的,不受任何限定,因此对她的长相我就不赘述了,反正就是和天仙一样,具体说就是嫦娥吧。

之所以说是嫦娥,也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我后来的老公对我说的话。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我父母一开始本来是打算把我姐姐嫁给我后来的老公的,但他不干,还总找机会纠缠我,我被他搞得心里很乱,有一次就问他:

而另一方面,作为这个虚荣心爆棚的女人的丈夫,我父亲也很以有这么漂亮的女儿而自豪,但他自豪的方式就显得功利了一些:父亲开始拉起自己的队伍争天下后,就需要招徕人才,因此时不时也会挖挖别人墙角,争取一下青年后备力量。因此,当他看到一位青年军官,觉得是个可造之材时,经常会上前拍着人家的肩膀,很亲热地说:

“小伙子,我看你人不错,有前途!你看,我女儿还没成婚。。。”

“哎,给我女儿提亲的人真是多,竟然比当年给我提亲的人还要多!”

其实和父亲一样,母亲也是个喜欢吹嘘自己的人,从这点上来看他俩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但和父亲喜欢假嘴于人来吹嘘自己不同,母亲更喜欢亲力亲为,也就是自吹自擂。

“我姐姐天仙一般的人物,你都不要,是不是也太挑了?”

他听了这话,不假思索地回答到:

案例一:姐姐小时候,别人夸姐姐漂亮,母亲抱着姐姐,笑的合不拢嘴地回答到:

案例三:最后,到了姐姐要出嫁了,而我父亲此时也已位极人臣,所以这次婚礼成为了母亲花式对比自我吹嘘的巅峰之作——她终于可以同时用女儿和丈夫来吹自己了。

于是在姐姐的大婚上,她当着众人的面,用力擦了一下幸福的眼泪,然后大声叹息到:

“哎!我女儿真是有福气,竟然比我嫁的还要好!”

不得不承认,此话一出,确实虏获了我的芳心。一般来说,一个稍有自尊心的女人,如果被别人说自己和另一个女人的差距,是玉兔和嫦娥的话,肯定会不高兴,但这个比喻用在我和我姐姐身上就是那么的贴切,因为我姐姐就是嫦娥,而我就是嫦娥姐姐怀里的那只小玉兔。

说回我母亲,有我姐姐这样漂亮的女儿,对她来说本足可骄傲一辈子了,但是身为传奇女性的她绝不满足于此:她不仅要以“高徽的母亲”这一身份来骄傲,更要以“娄昭君”本身这个名字而自豪,于是自我懂事以来,便耳濡目染了母亲各种以姐姐为支点的花式自吹:

但父亲不在乎,说就算将来不能把女儿嫁给他们,只要能对他们量才使用,善加提拔就行,他们是不会计较这事的,而且万一里面真有不错的呢?

父亲对这种事确实是不在乎,可以说是张口就来,后来他在对付一个姓刘的叛贼的时候,居然故技重施,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刘姓叛贼的儿子,这样两家就可以结成亲戚,化干戈为玉帛。

“哎,我女儿真是漂亮,竟然比我X岁时还要好看!”

案例二:姐姐长大了,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母亲一边推辞,一边做出不胜其劳的样子说:

“就算你姐是月宫里的嫦娥,我也不爱,我只爱她怀里的那只小玉兔。”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