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第七十九章:融城大帅

家里有姑娘的,也就在家做做饭,洗洗衣裳,割割猪草,出去赚钱你根本没地方去。

管吃住,还有大洋拿,绝对是抢破脑袋的好差事。

远了不说,做一年,怎么也有五块大洋,回头再添置点,开春都能给家里添三头小猪仔了。

张恒,九叔,文才。

三人结伴,来到了秋生的店铺前。

因为还在装修,铺子看上去有些乱。

转了一会,秋生的姑妈也来了。

秋生的姑妈看上去五十多岁,偏胖,穿着一身绿色旗袍,脸上的妆很浓。

一见张恒,秋生的姑妈就热情的不得了,连一旁的九叔都顾不上了。

因为她已经问过了,连买铺子带进货,全都是张恒出的钱,一口气就借给了秋生一千大洋,而且还不要利息。

从今以后,这任家镇十字路口上的独栋二层小楼,就是秋生的产业了。

有这间店铺在,别说卖胭脂,就是什么也不卖,每年光是收租就饿不死。

如今金主来了,谁还顾得上九叔,九叔有这样大的手笔吗?

“阿姨,您不用忙了,我跟师叔随便看看就行。”

张恒有些不适应秋生姑妈的热情。

因为她一个妇道人家,并不懂师兄弟之间的关系。

在她看来,这是秋生攀上高枝了。

但是在张恒看来,他对秋生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不止一千大洋。

未来,等钱水,张大胆,秋生,文才这帮人成长起来,都会是他的好帮手。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师父他们终究是会老的,未来还得看年轻人的。

有这帮人的支持,未来的茅山高层必有他的一席之位。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到时候想不选他都不行。

不选,就是要搞分裂。

搞到最后弄出个新茅山,祖师爷脸上都没面子。

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唐宋时期,净明派就因为这种事分裂出了一个闾山派,人脑袋都打成猪脑袋了。

闹到最后,连上界祖师都惊动了,降下了一张‘树大分根’的法旨。

也亏得有这张法旨,不然非得跟华山派的剑气二宗一样,拼个你死我活。

“不错,不错。”

“地方大,还在街口,是个好地方。”

九叔几圈转下来,越看越是满意:“弄得很好。”

说着,九叔忍不住停下脚步,向秋生的姑妈说道:“秋生也不小了。”

姑妈点头叹息:“二十四了,是不小了。”

古代人结婚早,十几岁结婚的比比皆是。

二十四五没结婚,就跟后世三十四五没结婚的人一样,哪怕放到大城市中,这个年龄也该结婚了。

“回头该给秋生定门亲事了。”

九叔知道秋生他姑妈的想法。

她不愿意让秋生一辈子修道,一直在给他张罗媳妇的事。

只是这年头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秋生没有父母,还在义庄打杂,并不算好姻亲。

结果托了几个媒人都没成,好人家的闺女根本不肯嫁他,说他从小在义庄长大,一身的晦气。

不太好的倒是没这么多讲究,可秋生也挑得很,一会说人家姑娘长的不好,一会说人家有狐臭,三五次都是没成。

“应该了,应该了。”

姑妈回头看着正在装修的铺子,哽咽道:“秋生终于有家了,可以娶媳妇了。”

听到哭声,秋生一脸无奈:“姑妈,我怎么没家呢,义庄是我的家,您家也是我的家啊。”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姑妈哭的更伤心了:“不一样啊!”

义庄是九叔的家。

在姑妈看来,秋生就是拜在九叔门下,跟着九叔混饭吃的学徒,九叔的家怎么会是他的家呢。

至于她这。

她家里还有一家老小,平日秋生在她那住住,帮忙看看店,夫家就很有怨言了。

所以这两个地方都不是秋生的家,他只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已。

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姑妈才忍不住一个劲哭。

她哭,不是伤心,还是为秋生高兴。

有了这家店铺,秋生就能娶媳妇了,以后他就有家了。

一旁。

张恒将一切看在眼中。

和电影中表现的欢笑不同,现实终究是现实,笑闹过后,面对的是柴米油盐。

平日里,秋生整天笑容洋溢,和文才嬉笑打闹,可谁又知道,他的内心深处隐着多少苦楚。

夜深人静之时,听到姑丈一家对他的埋怨,他是否能忍住落泪?

人,总是在一天天的长大。

僵尸先生,是一部灵幻喜剧片。

但是在喜剧的背后,却又有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

张恒冷眼旁观。

站在他的视角下,如果没有他的介入,秋生和文才二人,恐怕最终都将以悲剧收场。

九叔终究在一天天的老去。

他们不可能不长大,不可能永远藏在九叔的庇护下。

“所幸一切有我。”

张恒目光闪烁:“我带着未来。”

中午。

饭菜做的很丰盛,秋生也被叫来一起吃了。

饭桌上,九叔与张恒对饮,秋生则眉飞色舞的讲着店里的事,满脸的意气风发。

酒过三巡,破例的,九叔也给秋生二人倒了一杯。

二人有些受宠若惊,他们私下偷喝过九叔的酒,但是在饭桌上,九叔从未让他们喝过,更别说倒给他们了。

他们不理解九叔的用意。

张恒理解。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标志着九叔不将二人当成孩子看待了,小燕,总有长大的一天。

秋生和文才,该学着自己飞了。

“秋生呢?”

“秋生回去了,店里的事比较多,回头义庄的活我做就行。”

喝点酒,又睡了一觉。

醒来的九叔往院子里看了看,只看到文才一个人在折纸元宝,往日里,这份活都是秋生两个人做的。

“阿恒呢?”

九叔又问了一句。

“恒哥在打坐吧,他整天可用功了。”

文才也没在意。

九叔闻声不在多说什么,回到屋,取了个黑盒子便向张恒房间走去。

咚咚咚!

张恒在房间内打坐,听到了门外传来的敲门声。

抬头看了一眼,伸手一指,门栓被瞬间顶开。

入眼,门外站着的居然是九叔,而不是他想象中,没事来找他说话的文才。

“惊雷指?”

看看坐在床上的张恒,又看看地上的门栓,九叔默默点头:“你能做到学以致用,这很好。”

“师叔,您怎么来了。”

张恒下床穿上鞋,随后才注意到九叔手上抱着个盒子。

“给你送点东西。”

九叔进门,将盒子放在桌子上:“你不用管我,接着修炼吧,我要出去听戏了。”

说完,九叔向外走去。

临出门,有好似想到了什么,回头说了句:“别告诉别人。”

“别告诉别人?”

张恒一脸问号,下意识的看了眼黑盒子。

关门,拿起木盒返回床上。

张恒坐在床上将其打开,入眼,里面放着一本道书【茅山符箓大全】。

翻开看看,和他手上的茅山基础符箓不同,这本书上甚至有神火符,五雷符,金刚符,入梦符,通幽符这种高深符箓。

再看。

书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少注释,有些注释写完之后,后期还进行过二次删改,又在上面写下了新的心得。

“嗯?”

刚才只顾看书了。

回过神,张恒发现在木盒里面还躺着几张银票。

拿起来一看。

一张五百面额,五张一百面额的银票,加起来一共是1000大洋。

张恒看了看书,又看了看银票。

半响后叹息一声:“师叔,这是何必呢?”

九叔有钱,但是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拿出一千大洋。

这一千大洋,恐怕是九叔这些年攒下的全部家底,甚至连棺材本都算上了。

这下全给他送来。

不用问也知道,是从秋生姑妈那得知,张恒借了秋生一千大洋的事,这是替秋生还的。

其实真没这个必要。

小辈之间的事,就让小辈之间去解决吧。

只是想到九叔的性格,张恒想了想又不值得奇怪。

九叔对徒弟很宠爱,而且好面子。

傻瓜都知道,就算胭脂铺的生意再好,一千大洋也不是说还就能还上的,他这个当师父的又怎能不出力。

“九叔真是个好师傅啊!”

张恒随后又想道:“难怪秋生和文才总是闯祸。”

说完,又看向几张银票:“九叔说别跟人说的事,应该是这些银票的事吧?”

低头想想。

秋生性格跳脱。

要是让他知道自己的欠款被九叔还清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鼓着劲去干。

九叔,用心良苦。

傍晚。

“一炁混沌灌我形,禹步相推登阳明。”

“天回地转履六甲,蹑罡履斗齐九灵。”

夕阳西下,余辉洒落在众人脸上。

九叔带着张恒二人在后院练着天罡步,讲解道:“天罡步,也叫禹步,相传为大禹仿鸟学步,历三年而成。”

“总的来说,天罡步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天罡七星步,天罡八卦步,太极玉真步,还有文王八卦步。”

“我们茅山派,主学的是天罡七星步和天罡八卦步,修炼要领为:神与意合,意与气合,神意合一。”

练了一会。

文才忍不住和张恒小声说道:“恒哥,这些步伐我们不都学会了吗,怎么还要练啊?”

“会了就不练了?”

张恒低声回答:“一日不练手脚慢,三日不练功减半,十日不练门外汉,学无止境。”

“九叔,九叔!”

正练着。

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师父,我去开门。”

文才兴冲冲的去了。

打开门一看,来人戴着眼睛,一脸奸诈相,不是任家镇上的保安队长阿威还能是谁。

“怎么是你?”

看到是队长阿伟,文才有些倒胃口:“又想抓我师父去坐牢啊?”

“那不是误会嘛。”

阿威一副自己人的样子,满是讨好的向九叔走去:“九叔,我刚才在外面巡逻,碰到了一个来找您的小姑娘,她不认识路,我就把她给带过来了,你看,就在门外呢。”

众人向外面看去。

入眼,门口站着个十六七岁,穿着白底紫边连衣裙的少女。

“你是?”

九叔看了又看,想不起来少女是谁。

“九叔,我叫念英,我姐姐叫米琦莲,是姐姐让我来的。”

少女乖巧的说道。

“是莲妹!”

九叔双目放光。

一旁的文才见了,凑到张恒身边小声道:“我听秋生说过,莲妹是师父的老情人,师父要不是上山修道,恐怕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张恒没说话,向九叔指了指。

文才抬头看去,发现九叔眼睛瞪的比牛还大,正喘着粗气看着自己呢。

“师父我去倒茶。”

文才一溜烟的跑了。

“你叫念英是吧。”

“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九叔打量着少女,目光中满是喜爱:“十几年没见了,你姐姐让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吧?”

米念英长相甜美,声音也很清脆:“我姐夫最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手指甲长的很长很长,而且喜欢抓东西,因为他身份特殊,也不敢随便找人来看,我姐姐思前想后,觉得只能拜托您了。”

“身份特殊?”

九叔有些发蒙:“我要是没记错,他不是给人赶马车吗?”

米念英哭笑不得:“九叔,那都是老黄历了,而且我姐夫也不是给别人赶马车,是给他舅舅,现在他舅舅做了武义亲王,我姐夫也水涨船高,现在可是融城大帅,手下有几千人马呢。”

“你姐夫是融城大帅?”

张恒忍不住插了一句。

“是啊,你听说过我姐夫?”

米念英看向张恒。

张恒似笑非笑:“我想请他赴宴,请了几次,人都没见到,还把我的人给赶了回来了,又何止是听说过?”

......

ps:以后的更新放到下午,顺便求下月票,老龙这几天有月票活动

除了秋生以外,还有七八个工人忙前忙后,满屋子都是新家具的味道。

“师父,你们怎么来了?”

“管吃住,每月再给半块大洋,十里八村有的是人来。”

这年头,工厂不多,招收女工的地方就更少了。

听到这样的话,九叔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忍不住问道:“那得用不少人吧?”

“师叔您看,前面那家正在装修的店铺,就是秋生准备开店的店铺。”

秋生向外一看,发现了张恒几人,非常开心的迎了上来。

“这地方不小啊!”

“二楼再弄成雅间,招待有身份的贵客。”

秋生美滋滋的说道:“我算过了,一开始两个人负责一组柜台,大概八个人就够了。”

“后面要是生意火爆,人数恐怕就得翻倍,不过在工钱开支方面,其实是用不了多少钱的。”

“我这里不要男人,只招女店员。”

“是不小,前后三十步,左右五十步,后面有个后院,上面有个二楼。”

秋生为九叔介绍道:“以后这里建好之后,我打算在一楼会摆十二组柜台,卖些中档的胭脂,水粉,香包,荷包,还有些国外来的小玩意。”

要知道,这年头能在家里养三头猪的家庭,那可是了不得。

“恒哥来了,口不口渴啊,我去给你倒茶。”

“贵客来了,不用像普通人一样的乱转,往雅间里一座,就有侍女端着东西送过去,让贵客亲自过目。”

秋生跟在九叔后面讲解着。

九叔在店铺里转了转。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