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农家福气小甜妻》
农家福气小甜妻

第114章,下聘

明天一大早就去夏家提亲下聘。

不管皇帝对文离多不看重,可规矩摆在那,皇子妃该有的东西都有。

第二天,文离早早带着人来到夏府。

衣服什么的更不用多说,文离会让她受委屈吗?

早早让天下第一商做好了准备,皇家给的正装他也带着,这些东西怎够。

但这些在他看来,还不够,所以他直接把银钱加了上去,。

礼陪大臣看着夏府,内心惊讶的很,没想到,大皇子妃娘家还有这等家世。

夏府大门大开,好像是在等着这些人上门一样。

有礼陪大臣在,一切都跟着他们的规矩走而已。

夏家早就准备好的供桌,用来迎接圣旨。

“夏家长女,夏羽彤接旨。”礼陪大臣见夏家早准备好用品,也不磨叽,立马办起事来。

夏家所有人都跪在正厅之中,迎接圣旨。

那怕夏羽彤这回也恭敬的跪在地上。

圣旨里写的都是一些夸奖和表扬夏羽彤之语,最后定下她与大皇子欧阳离婚约。

接完旨后,夏父和子轩开始接待起这回来的人。

看着大红担子挑来的聘礼,二人脸上全都是笑意。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有意,他们总有意忽略掉文离那讨好的目光和话语。

文离开口的时候,夏父就转移话题到大臣身上。

如此,文离也只能摸鼻,认怂。

夏羽彤是女子,这时也不方便与他们待在一起,早就回了后院。

下聘之事很是顺利,事了后,夏家在南城又一次名声大燥。

文离也不着急着回皇城,打发掉礼部的人后,他就在南城住下,等着和夏羽彤一起回皇城。

要是客气人家,可能会让文离就住在自己府了。

可惜,夏家都是小气之人,没把他给赶出去就不错了。

夏子轩先前对文离的那些好感早就谈去,现在,他心里只知晓,他是和自己抢大姐之人。

可恨之人。

夏父出于身份原因,他直接避而不见,出门谈生意去了。

这话,夏家弟子们都不信。

“娘子,岳父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文离不傻,他如何会看不出泰山对自己的回避。

夏羽彤白了他一眼,“如果,你是一世家公子哥,或是一江湖游侠,更或是一平民百姓,想来你的待遇就会好的多。”没好气打趣道。

文离当然知晓,夏家这点真的让他很无力,他们不重权,不重利,一家子在一起才是最重要。

所以不管他什么身份,那怕是皇帝,只怕在夏家眼里,他就是个麻烦体吧。

“娘子,那你说怎么办?”文离心塞,“你就帮我想个办法,如何讨好一下我的岳丈?”

“没办法。”夏羽彤摇头摊手道。

文离大皇子身份曝光后,不管是夏府还是文离所居的院子,天天有不少人过来求见。

可惜,他们都没见。

除去自己相熟之人外,他们都没见任何人。

江湖上对夏家大小姐嫁于皇家之事也都道一声恭喜,不过有些人也明显上门来讨好。

夏父老实不假,可他不傻,中间的平衡他还是掌握的很好。

善宁知晓自家大表哥到来,立马就搬到了文离所居的院子。

住在安家不是说不好,可到底是别人家,她教养让她有些拘束。

她不是没想过自己买个院子,可晓晓不乐意,说她家就是她家。

好在现在大皇兄来了,她有借口搬出来。

“大表哥,今天有没有空?”一大早,善宁就过来找文离。

文离正在用早食,看到善宁过来,立马让她一起用食,“吃了没?”

“吃过了,大表哥,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因为她发现,自己好像看上了一个人,她打算带大表哥去看看。

这事她又不好和好友或皇嫂讲,只能和自家大表哥说。

文离放下筷子,看向善宁,“什么事?”难得见她脸上认真的神情。

“大表哥,我,我,我···”我了半天,她最终还是鼓足勇气道出自己最近的心思来。

在南城,大表哥就是她的靠山,家长。

听完后,文离无语,“你看上他什么了?”江策,他当然认识,那不是小轩的好友嘛,不过江家,他可是很不看好。

如不是江府城还算有些能力,他早就办了他。

“长的好看,人也好。”那次,她在火锅店里,不小心碰到他,可他···

女人嘛,感性就在那一刻。

也可以说,一见钟情,被他的外貌俘虏了。

比起李玉堂来,江策不知道强多少,当初她真是眼瞎,觉得李玉堂是最好的。

没动用国库的钱,他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黄金直接万黄,白银就更不用多说。

夏父和夏子轩在不远的书房,听到这笑声,二人可笑不出来。

文离一得信,立马就传令让礼陪的人进城。

夏羽彤听到这话,她可笑不出来了。

皇家准备的聘礼是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另外还有金茶筒一个银茶筒两个,银盆子两个,以及绸缎一千匹,马匹一共六十匹,还有驮甲二十副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皇子妃规格配饰。

当然,有些东西不能摆在明处,但,暗地里你管我。

不过,黄金数目,他可不打算隐藏,要不然又有何意义?

“娘,这些东西都不能买吗?”听的她头都要大了。

不过,她看到一旁的周婆婆在那里偷笑后,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

“娘。”夏羽彤撒娇叫道:“你怎么能捉弄我呢。”

一下子,屋里的笑声怎么都停不下来。

夏羽彤可不知道文离想了那么多,她对自己的婚事还是一头雾水。

娘所说的那些东西她都没一点准备。

看着夏家府宅,他内心惊了一下,这可比晚上所见更为壮观。

这些年,夏家的变化可真大。

“其它的到还好,可这嫁衣你可得自己上手。”这是规矩,每个女子的嫁衣都得是自己亲手缝制。

一些大户人家,让绣娘绣一半,剩下的就让新嫁娘自己动手补齐,也算是全了一翻心意。

夏家的家底他又不是不知晓,出嫁的嫁妆他也要为她准备好,十里红妆不是说说而已。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