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市井风月》
市井风月

第60章黑吃黑

那男子连忙否认:“没有了,没有了!我就住在这船上。”

李卷土注意到,他说的是“我”,不是“我们”。

李卷土又看向那个女贼,问:

港岛海边一座棚户屋内。

三个身穿黑衣的人,六目相对。

两个躺在地板上,一个坐在一张旧椅子上。

李卷土淡淡地说道:

“不说是吧?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男贼赶紧回答:

“我说,大侠我说,求你放过她……”

李卷土微微点头。

男贼赶快说道:

“她是我妹妹,这次偷东西,是我让她去的,我是主谋,所有后果我来承担,不关我妹妹的事。”

兄妹?

貌似还挺有担当。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我叫林飞虎,我妹妹叫林仙儿。”

林仙儿?这名字她也敢叫?父母什么文化?难道都不看的么?

李卷土接着问:

“你们是干什么的?”

林飞虎回答:

“我是跑码头的,我妹妹是老师。”

呵呵,老师?

什么老师有这么好的身手?

这女子的身手并不差,肌肉匀称有力,显然是练过的,如果不是遇上李卷土这样的变态,等闲七八个壮汉恐怕都近不了她的身。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所以她觉得自己栽得委屈,还没怎么发挥呢,就被放倒了,很不服气。

“你们为什么去偷东西?……得了,我也懒得问了……”

李卷土起身,拿过来女贼偷来的包袱,翻找了一下。

东西还不少,有几副手镯,翡翠的,两枚戒指,钻石的,两条项链,珍珠的,还有几捆钱币,有港币,也有美元。

当然,还有一块玉牌。

李卷土捡起玉牌,把其他东西都丢在了一边。

“看你们也挺不容的,那些东西我就不拿了。”

说完,起身就往外走。

屋内两人满脸惊愕!

这就放过我们了?!

难道他不是鲍家派来追杀我们的?

那他是干什么来的?

就只为了那块腰牌?

这么多钱都不要?

难道那块腰牌很值钱?

就算是玉的?那得是什么玉啊?

我们不会摊上什么大事了吧?

……

拿回玉牌,港岛这个破地方,就没啥值得留恋的了。

李卷土沿着海边,寻了一个无人的地方,直接跳海了。

李卷土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京城。

好像没必要再原路返回了,换了大巴倒火车的,不够麻烦的。

李卷土一个水遁,直接来到了津门港。

津门港已经结冰了,李卷土不得不破冰而出。

水遁当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耗费了将近一颗灵石。

水遁就是快。

李卷土抵达津门,天还没亮呢。

他悄悄上岸,寻了一块无人的礁石坐下,掏出了玉牌。

这是八卦阵盘之一,震阵盘。

震者,雷也。

这只震阵盘的状态非常完好,是李卷土之前最喜欢的利器之一。

控雷引雷生雷。

开山劈石,无往不利。

这方天地状态良好,里面山河壮美,生机盎然。

只可惜,阵盘属于折叠空间,相互之间不能互相自由收纳。

如果强行收纳,较弱的一方空间就会坍塌。

坍塌了,那也就算报废了。

如今,十三块阵盘,已经找回来三块。

嗯,这一世的运气非常不错。

天光逐渐放亮。

李卷土准备返回京城。

春节将近,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三了。

北方小年。

从津门到京城,已经相当近了,交通也方便了一些。

不但有火车,还有长途客车。

李卷土没有选择坐火车,而是选择了长途客车。

春运期间,客车的车次也密集起来,几乎随时都有往返两地的客车。

尽管是小年,但是今天坐客车的人还很多,都是大包小包的。

李卷土空着两手,只挎着个,看着就像个走亲戚的学生。

京津两地,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大客车晃悠了三个多小时,才到站。

回到京城,已是中午。

李卷土正想回四合院,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回来的太快了。

比他提前回京的吴巧云,此时应该还在火车上咣当着呢。

要不自己先回松江省?

算了,别折腾了,这年头的交通状况,让人牙疼。

李卷土晃悠到邮电局,先发了一封电报,告诉家里,学校有点事,自己不回去过年了,正好温习功课。

这个年代,通讯落后,写信根本都来不及,电话村里根本没有,还是电报靠点谱。

四合院还是要回的。

反正只有豆豆和她妈在,另外一家人已经回乡下老家过年去了。

那俩好糊弄。

既然决定在京城过年,就要置办点年货。

李卷土出了邮电局,就直奔农贸市场。

一通采买。

猪排骨,猪肘子,猪蹄,白条鸡,冻带鱼,冻豆腐,芹菜,大葱,辣椒……

大冬天的,也不用担心放坏了。

一次也采买不全,明天还要再来一趟。

他拎着大包小袋,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

杨春花正在做晚饭。

豆豆穿着花棉袄花棉裤,像个球一样,正围着灶台转圈,等着菜熟。

“哎呀!卷土哥哥回来了!”

一个胖球,卖着小短腿,奔跑过来,直接抱大腿。

杨春花正在往灶台里添柴。

“卷土你回来了?南方的事情忙完了?”

李卷土两手都提满了东西,没空搭理杨豆豆,应了杨春花一声。

把采买的年货放到厢房库房。

库房是常温的,全天零下十几二十度,年货冻上了也不会化。

今天过小年。

杨春花原本做了酸菜白肉,窝了一盘鸡蛋,主食是白面馒头。

李卷土回来了,又加了两个菜,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尖椒干豆腐。

凑够了四个菜。

每到逢年过节阖家团圆的时候,杨春花和杨豆豆就显得很孤单。

杨春花几年前就租住在这个四合院了,那时候的房东还不是李卷土。

李卷土成为新房东之后,了解到,她是一个小寡妇,自己带着一个孩子出来单过。

说是丈夫死了,婆家也没人了,娘家兄弟姐妹多,家里住不下,自己才出来租房子的。

看豆豆现在这年龄,杨春花应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一拨人,后来从乡下返城的。

当时返城的人太多,无法全部安排工作,只能自食其力了。

杨春花和女儿杨豆豆,基本已经无家可归。

一年多来,李卷土也没见有什么亲人来找过她们娘俩。

早餐卖煎饼果子,这门营生还是李卷土成为新房东之后,帮杨春花张罗的。

之前她一直在打零工,在街道办的厂子糊过火柴盒,属于临时工,计件工资,那玩意糊十个才赚一分钱。

那时候,一盒火柴才卖2分钱。糊个火柴盒能赚什么钱。

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允许个人做点小买卖了,杨春花就开始干了个体户。

走街串巷卖早点,当然也是个体户。

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每个月赚的比国营正式工人还多。现在的国营工人,平均每月才几十块钱工资。

这里必须讲一下平均数字,因为工资是有差异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最低的学徒工,每月十八块五,转正才二十几块钱,高级工和干部,也就七八十块钱。

当然,干部也分了很多个级别,据说有二十几级,工资都不一样。

改革开放七八年了,虽然工资普遍上涨了一些,但幅度并不大。

杨春花现在卖早餐,每月收入几百元,哪怕是在京城,也已经步入高收入人群。

卖早餐当然辛苦,但是杨春花感到很充实,干劲十足。

吃晚饭的时候,李卷土说:

“现在来不及回老家了,今年咱们一起过年吧。”

听到这话,最开心的就是杨豆豆了。

“好啊!好啊!卷土哥哥,明天咱们就去买糖,妈妈还没买糖呢。还要买糖葫芦,还有桂花糕,还有桃酥,还有……”

这个胖小孩,想到的除了吃的,还是吃的。

李卷土不想破坏胖小孩同年的美梦,说道:

“好,明天我带你去。”

杨春花说:“京城好多单位都没放假,明天我还要出摊。”

小个体户,好像一天不去赚钱,心里就不踏实。

学校是放假了,但工厂还没放假。

很多单位,可能要等到年三十才放假呢。

躺在地上的是一男一女。

男的三十多岁,中分发型已经散乱,鼻青脸肿的,狗搂着腰,捂着肚子,貌似伤得不轻。身边还散落着一根铁棍,两尺来长。

不应该啊?

随口问道:“你们还有别的据点吧?”

见对方终于老实了,李卷土没搭理他,四周打量了一下。

第60章:黑吃黑?

女的也是披头散发,蒙面的纱巾已经不见了,年纪也就二十岁出头,秀气的脸上全是愤怒,眼睛里都能喷火。

唯一坐着的黑衣男子,脸上依旧蒙着黑巾。

黑衣女子狠狠瞪着李卷土,默不作声。

这个棚户屋,是一艘旧渔船改造的,就建在海上。

海浪起伏,还能感受到屋子在晃动,支撑的柱子显然不怎么稳固。

李卷土有些好奇,这对雌雄大盗,看起来也不怎么富裕啊。

李卷土翘着二郎腿,问道:

“还跑吗?”

“你们什么关系?你又住在哪里?”

女贼狠狠地别过脸去,不搭理他。

躺着的黑衣男子,艰难回应:

“不跑了……大侠,我们认栽……你想怎么处置?”

从他那招牌的轻蔑的眼神中,确认是李卷土无疑。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