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后赖上宦官男友》
穿越后赖上宦官男友

第11章乡试风波上

看着大家都没有表态,老太太一下子急了。“怎么,我现在说话不好使了?你们过两天就把钱拿来。”

听到这话苏家老二苏泰的媳妇不乐意了,“娘,我们去哪给您凑这么多银子,别说手里没有这么多,就算是有也是家里全部的钱,现在还是春天,秋收还早着呢,这半年您是要饿死我们不成。”

苏白宣这位二婶是出了名的泼辣,却没有坏心眼,苏白宣对她的印象一向不错。

饭后苏白宣翻箱倒柜,终于在衣柜的最下边找到了自己最破的那件衣服。灰色的粗麻布衣,样式老旧,材料廉价,上边甚至还有两个补丁,是那时候苏白宣想上山砍柴时给自己特意备下的。

又在镜子前捯饬了一会儿,把肤色调的略微黑了些,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头上别的那只木簪子粗糙的像刚从树上折下来的枯树枝。苏白河河边洗漱回来一看,觉得自己活脱脱见了鬼一样。他肤白貌美的妹子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了,造孽呦,估计她心里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苏白宣,你……哈哈哈哈,这是要去要饭不成?”

苏明沉默半晌,不禁想起那时和苏母刚结婚,他这位娘别说是给他们钱了,恨不得把他媳妇的私房钱都要过来给老四买纸笔用,他们家的日子,险些过不下去。

分家这些年,他靠着有个木匠的手艺,给孝敬老太太的钱比其他几房都多得多,就算这样,除了要钱,这位娘也不跟他们家多说一句话。

“我也没那么多,这几年卖豆腐没几分利,都用来盖房子了。况且以后豆腐卖不成了,还要给白河准备聘礼,宣儿准备嫁妆,娘十两,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极限了。”

老太太这一听,心里哪能愿意,这一个个的都不想给钱,这不是断送她志儿的前途吗?

“没钱,没钱你盖什么房子?没钱白河再过两年取媳妇就是了,实在不行找个聘礼少的,农村人娶什么样的媳妇不能过日子。至于白宣,小姑娘准备那么丰厚的嫁妆有什么用?左不过是便宜了别人家。”

苏明多年来对老太太言听计从,这回也不愿意了,前些年孩子还小,苏志也是他亲弟弟,给了就给了,考取功名毕竟是光宗耀祖的事,但是这么多年都没考上,这事就跟个无底洞一般。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万没有再为了兄弟委屈自己孩子的道理。他咬了咬牙,还是坚持重复了句:“没有。”

苏白宣白了他一眼,“少见多怪。”

踱到两个老人屋里,挎着苏明便出门了。对于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儿,苏父是一点招也没有,不管她怎么闹,他都会说一句好,并且举双手赞成。

老太太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瞬间冷了。二十两,去哪的盘缠需要二十两呀,四年前村里刚闹过饥荒,今年才稍稍缓了过来。十两银子便够一个普通家庭阔阔绰绰的过一年,除了苏白宣,他们谁家都拿不出来这些钱呀。

苏明的脸色也很不好,他在纪宅修复院子,一天的收入也不过就是五十文,一个月也就一两多一点。

“没有,三婶,我娘身体好着呢,只是我祖母不待见我娘,我让她在家休息呢。”这么一说她哪还有不明白的。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苏白宣恶狠狠地说道。

苏白宣的四叔苏志,是苏家唯一从小供到大的读书人,十几岁便考取了秀才,此后苏家老太太就觉得自己这儿子定会高中,入朝堂,封侯拜相。苏志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干过活,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

苏白宣记得就在她六岁那年,祖父过世,本该跟着他们大方过的祖母说什么也要跟着四房,分家时也偏心多给他们两亩地。十年过去了,苏志不但乡试没过,地里的活他不干,娶的那位四婶更是觉得自己身娇肉贵,没办法,总不能让老太太和小孩子干吧,于是这些每年就都落在了其他各房身上。

这柳燕模样长得虽然不如苏白宣那样明艳,也不如苏母气质那样温婉,但也胜过大多数的乡野村妇,苏白宣可是记得娘亲说过,当年她祖母为了给她四叔娶这么个十里八乡都觉得好看的漂亮媳妇,生生卖了一亩地和一头牛才凑够的聘礼,娶回来之后更是觉得自己以后定是诰命夫人的命,十指不沾阳春水。

苏明当年是违背父母意愿坚持娶的苏白宣她娘,就因为这个原因老太太没少欺负她,分了家后苏母就就很少在她眼前晃悠了,三婶心里觉得宣儿真是难得一见的孝顺孩子。

见苏家兄弟都到齐了,老太太坐在炕头上,精明的扫视了这些人一眼,便直奔主题的开口了。

“今天叫你们来,是想商量一下老四参加乡试的事宜,今年和平常一样,路费你们给均摊一下,一家二十两银子。”

哼,上了两天学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蛀虫,苏白宣今天就没打算放过他们。

约莫一刻钟的的时间,苏白宣和苏明就到了苏志家门前。苏志的媳妇叫做柳燕,出来给他们开的门,看到苏白宣的装扮穿戴,眼里是藏不住的嫌弃。

“哼,我不管你们是卖儿卖女还是出去借钱,我只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这钱必须给我送过来。”复又看了苏明一眼,她可知道他们家这两年卖豆腐挣了不少。

“老大,你是什么意思?”

所以过了这么多年,她娘亲和其他的婶婶都为生活变得日渐苍老,皮肤粗糙,这位四婶养尊处优竟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进去之后苏白宣才发现,二叔二婶,三叔三婶也都到齐了,面色都不大好。苏家三婶一向和苏母关系不错,拉过苏白宣悄悄问了一句:“你娘怎么没来?莫不是生病了?”

要是这些也就算了,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句话真是生生印在了老太太的脑子里。苏志乡试,不靠真才实学,每次都想着打点乡里和考官学士,那花销更是翻倍往上涨,苏志自诩读书人,提钱污了他的名声,次次哄得老太天跟她们各房要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不愿或者手头拮据时,不明事理的老太太更是会以死相逼,说他们不孝。这两年看他们大房盖了新房,还不得狠狠跟他们要一笔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