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震惊:这个实习医师太逆天了》
震惊:这个实习医师太逆天了

第126章你是我爹

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

负责移植的医生对肺组织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医生对着林帆比了个OK的手势。

现在还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

万一真的如大家所说,肺感染处理不好,那就不会进行手术。

但是如果能处理好,那么就需要马上进行手术。

等了四五年,他终于迎来了生的希望。

可以开始手术了。

林帆对众人宣布。

之后的过程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常规的肺部移植手术。

在这方面,天和医院的技术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成熟。

经历了整整十几个小时的鏖战,患者的肺部移植手术终于成功。

林帆和左一白率先出了手术室。

在手术室门口碰到了从魔都赶回来的老郑。

老郑已经在手术室门口等了整整七八个小时。

而且手术之前他没有时间和林帆做沟通。

一颗心七上八下。

直到见了林帆,听说自己儿子的手术非常成功,老郑一颗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小帆,谢谢你,谢谢,真想不到能救我儿子的人是你。”

林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本来他就打定主意,认为系统的岗前培训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如今手术成功也只是在意料之中。

简单的交代了老郑,患者的手术注意事项。

林帆就和左一白回到了办公室。

左一白一直在搓着手焦急的等待手术室那边的消息。

毕竟林帆心里有底,他心里没底子呀!

直到手术室内部的护士打电话说,患者已经脱离危险。

左一白才大喝一声,真的成功了。

嘿嘿。

林帆笑了两声,那意思是说我早就说了嘛,一定会成功的。

左一白兴奋的要给自己在魔医院的学生打电话。

“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哎呀,真是扬眉吐气啊。”

也确实,左一白从魔都医院回来后,那边的人肯定不明白他的选择。

毕竟在一定程度上魔都的医疗环境,要比上京这边相对宽松一些。

另外就是收入水平。

上京和魔都虽然都是一线城市,但是收入水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估摸着左一白早就想证明自己医院的实力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罢了!

左一白连着给自己在魔都医院的好几个同事都打了电话。

口干舌燥后才停了下来。

我把林帆给笑坏了。

“老师你自己手术做成功,也没见你昭告天下呀。”

“你知道什么?前半辈子,看父敬子,后半辈子看子敬父,这和师徒关系是一样的,我老了当然只能让别人看你了。”

林帆喉头一哽。

不过很快他就压制了这种伤感的情绪。

他只想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对左一白的尊敬和爱戴。

而不是体现在口头上。

面对面的时候,他更喜欢让两个人的气氛轻松一点。

“爸爸你放心吧!儿子我厉害的还在后头呢。”

左一白嗤笑一声:“儿子,你中午请爹吃什么呢?”

“跟前的饭店随便你挑。”

左一白凑上来说道:“好长时间没吃儿媳妇做的狮子头了,不如我们吃狮子头吧。”

“李素雅在上班呀,我给你做吧。”

“你行不行?”

“别小看我,天天看李秀雅做我早就学会了。”

左一白兴奋的搓搓手:“那咱们现在就下班,回家做好饭,正好李秀雅就回来了。”

“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

林帆虽然嘴上说的是会做饭,但是真正到了厨房就傻眼了。

不过有李秀雅这个军师,遥控指挥。

他倒是也做得有模有样。

李素雅和王阿姨带着东东回来,林帆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最后李秀雅负责重要环节。

好歹做出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左一白这个开心呀!

这老爷子估计是经常一个人在家吃饭,猛然间有老有小的围坐在一起,觉得热闹又温馨。

吃完饭左一白偷偷告诉林帆。

“你爸爸我要经常过来吃饭。”

林帆自然求之不得。

他租的是个三居室。

平常家里就东东和王阿姨在。

自己和李秀雅上班都很忙。

有时候总感觉家里空荡荡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反正老师也是一个人在家,还不如经常和他在一起。

自此以后左一白就经常到林帆家里。

而且这里距离医院也就10分钟的路程。

有时候值班晚了,左一白就直接住在这里。

刚开始李秀雅还对这个被外人叫做教授的老爷子很害怕。

时间长了发现他和林帆一样,平时生活里也是,爱开玩笑,没个正形。

后来李秀雅也就放开了。

每天开开玩笑,按时下班给林帆他们做做饭。

生活简单而充实。

而且李秀雅在宣传部也如鱼得水。

现在整形科的宣传细节都是由宣传部在负责。

据他说整形科的宣传已经定的差不多了。

下个月就会邀请娜娜正式到医院配合宣传。

“我们部长说您和夏语冰是宣传策划人,到时候会邀请你一起出席。”

为了节省时间,只好让患者在旁边等待。

其实感染2%的肺组织,通过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即便他能给患者带来致命的伤害。

刚才那会是小心翼翼的将,溶液里的肺组织拿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病检环节。

可想而知,让他盯着那页可能决定自己生死的肺部组织,会是多么的煎熬。

而他和左一白,则在旁边对刚刚从飞机上取下来的肺组织,进行抗感染处理。

林凡将肺组织放到先前配制好的溶液里。

然后所有人都盯着这个玻璃箱。

而且这几年他一直是依靠体外呼吸机维持生命。

“林医生,这样真的可以吗?”

林帆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墙上的钟表。

“时间到了,取出来。”

尤其是患者。

刚才他虽然是被直升机转移到这里,但其实这段时间的舟车劳,已经将他的精力损失殆尽。

林帆和左一白大大舒了一口气。

床上的患者则是喜极而泣。

身体素质早已不能和正常人相比。

就在刚刚从直升机上下来的那几分钟,他就出现了呼吸急促的症状。

虽然他们看不出里边的肺部组织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心情依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烈震动。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