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不装了,你爹我是李世民》
大唐:不装了,你爹我是李世民

第40章 把该灭的外夷都灭了!

李崇回道。

李世民问道:“还有什么?”

“这样的话,我大唐百姓在一些酷寒之地定居生活就更加容易了啊!粮食有耐寒的土豆就不说了,现在有了这土炕,百姓们也就不必担心耐不了严寒,这样大唐将来一旦人口增多,土地不够分,影响租佣调制和均田制的时候,就可以将无地百姓迁徙到比较冷但可以土地肥沃的地方去定居,给他们在那些地方分田地,比如幽州以北的这些地方,就可以移民过去,以实边镇!防止高句丽之患。”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王珪这些人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课。

他本以为皇帝会怕与世家撕破脸。

但他没想到,等皇帝真的撕破脸了,反而是许多世家认怂。

接着,李世民就说起朝堂上的事来:“殿试已经由中书省下达尚书省,且由礼部布告天下了,算是正式成为了朝廷选才之制!辞官的事也终究没掀起大风浪,除封德彝外,辞官的都因还愿效忠陛下,也就都不想辞官了,看来我大唐的臣子还是不敢真的背叛陛下!”

“大唐刚刚开国,关陇贵族出身的将门,大多和陛下一起征战沙场多年,忠诚勇武,且经过战争磨炼,治军治民都有能力,自然能制衡这些世家士族,这些世家士族也就不敢彻底背叛陛下,再加上末等世家也会为自己的利益倒戈,所以世家就只能妥协,倒也不奇怪,只是以后的事就难说了。”

李崇说道。

“以后的事?”

李世民颇为惊讶地问了起来。

“父亲,你想,世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他们掌控了天下的学问和人才!”

“科举虽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使天下寒士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官,但是,参加科举考试,占优势的还是他们这些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现在只是很多世家排斥科举,依旧怀念以往的荐举与门荫制度,但等他们一旦回过神来,开始接受科举,他们依旧会占据朝堂上大多数官位的,进而进一步壮大自己士族的利益!”

李崇说着道:“那时只怕后果更糟糕。”

李世民听李崇这么说,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到那时,没有开国的一大批跟着陛下南征北战所以忠心耿耿的武将和大量出身庶族的士子制衡,在朝之君就无法控制他们!那样的话,他们会更加疯狂的兼并土地,横征暴敛!这也就算了,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李崇问道。

李世民点首,问道:“更糟糕的情况?”

“他们横征暴敛后,会使百姓走投无路,百姓必然揭竿而起,而朝廷必然要派兵镇压,要镇压百姓,就得放权于封疆大吏,这些封疆大吏,一旦成了气候,朝廷就无法辖制地方,大唐将名存实亡。”

李崇将历史上大唐的命运给李世民推演了一遍。

历史上,世家给大唐真正造成危害,的确不是在国初,相反是在科举制推行上百年后的唐朝中后期。

因为前期大唐有关陇军事贵族制衡,而且,世家还比较排斥科举,而使得进入宰相层次的大臣还是有很多庶族寒士出身的文人,所以,皇帝还能抑制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

但到唐朝中后期,世家大族开始接受科举,而这些世家大族凭着教育上的优势,通过科举输送了大量族人进入朝堂,真正宰相多为世家大族出身的情况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也就使得土地兼并的情况加剧,使得民乱开始频繁出现,再加上胡乱,朝廷为平叛把权力下放,出现藩镇割据,最终使得大唐名存实亡。

李世民听后直接站了起来,看着李崇,他从未想过自己儿子会想得如此深远,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儿子所言皆有道理。

李世民因此问道:“以你之见,如果你是陛下,在大唐建国初期,该如何做?”

“主要有三件事要做!”

李崇回道。

“讲!”

李世民回道。

“父亲,我想喝水。”

李崇回道。

李世民急忙亲自去给李崇倒了一杯来,拿到李崇,很着急道:“赶紧的!”

李崇喝了水后道:“第一件事,就是趁着国初武力强盛,先把外夷能灭的都灭了!不留后患!”

不过,现在封德彝后悔也来不及。

没多久,他就被禁军侍卫给押了下去,等候处置。

李世民体验后回道。

“父亲,你没有格局,这里面的好处不只这一个。”

“此话倒是。”

封德彝现在有些后悔,但更多的是对王珪、卢定等人的失望。

而李崇这里还不知道他在自己父亲面前的一番闲言,已在朝堂上酿起一番纷争,而还导致世家大族们在皇帝面前暴露出了很大的软弱性,从而给了李世民彻底变成强硬铁血帝王更大的底气。

现在的他依旧在初唐享受着一个贵公子该有的悠闲生活。

不过,这时候,李世民却来了,见他躺在炕上,吃着烤羊腿,倒也羡慕不已:“你倒是挺会享受!”

李世民点了点头,就看着火炕问道:“此台为何物?”

李崇忙解释了一下。

“不错!很暖和,适合推广给天下百姓,这样即便到了严寒天,也可以少冻死不少百姓。”

而苏定方也最终指挥泥瓦匠们给李崇盘好了炕。

现在的他就正躺在自家的炕上吃着烤羊腿。

李崇回道。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倒也有理!为父也听去过渤海的人说过,那一带虽冬天极冷,但土地平坦辽阔,沃野千里,若真使我大唐百姓在那里定居,的确是于国有利。”

“有幸活在国初治世,不享受享受,怎么对得起这太平岁月?父亲前半生浴血沙场,为的不就是今日我这做儿子的能安安静静地在家里啃羊肉,享受太平生活吗?”

李崇笑着问了一句。

而且,李崇还很高兴的是,马周总算是学会了劈柴,且渐渐地喜欢上了劈柴,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明显不像之前那样,劈柴没劈几下就气喘吁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