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打工人在签到》
大唐打工人在签到

第13章你愿意进宫吗

“此种装置关系到民生,尉迟贤侄如果真制造出来还请陛下准许在大臣面前演示,由大臣们评判输赢。”长孙无忌倒是识货,明白担水装置的价值,可惜他把心思用到了别处。长孙无忌在想怎么让尉迟宝琳丢脸。如今尉迟恭身居大唐右武卫大将军之职,长安周围的军队都在尉迟恭的掌控之下,实际上是皇帝最信任的人。长孙无忌等人始终想消弱尉迟恭的兵权,却无从下手,现在尉迟恭嚣张乱打人被皇帝训斥,然后再加上有一个好吹牛,一事无成的儿子,很有机会把尉迟恭弄的心灰意冷,放松对兵权的掌控。

“就依丞相之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转眼之间年轻一代就成长起来了。尉迟贤侄你努力干,把你的才智都显露出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轻松一下。”今天尉迟宝琳的表现让李世民很是满意。很期待尉迟宝琳能给他一个更大的惊喜。

“多谢陛下的鼓励。陛下和诸位前辈们才智过人,又在战场上厮杀多年,有着我们学不完的经验。”尉迟宝琳倒不是在拍李世民的马屁,历史证明了大唐开国的君臣都不是简单人物。

“干的不错,不要急,慢慢来,要有节奏感。”尉迟宝琳对两个伙计的表现很满意,在旁边鼓励着。

成功一次之后两个伙计找到了感觉,有节奏的一下接一下的用绳子带动着竹篮,竹篮入水和水泼到岸上的声音交替,听上去声音十分美妙。

“这可比用桶担水轻松多了,也快了很多。”一向沉稳的长孙无忌坐不住了,他思考的问题多,很快就算清楚了,担水效率的提高能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好处。

“陛下千万不能让尉迟宝琳进宫陪太子读书。”皇帝还没有表态,长孙无忌急火火跑出来反对尉迟宝琳进宫当太子的伴读。

“尉迟贤侄,你的办法果然不错。”李世民招手把尉迟宝琳叫到身边称赞道,其他人都去围观打水了,反倒没有人注意到尉迟宝琳和李世民的谈话。

“这只不过是一些小技巧罢了,如果能帮到大唐百姓最好了。”尉迟宝琳去过农村,这种打水的技巧还是从老农那里学来的,他明白农民对多打粮食有多么执着。

“我看这个赌可以打,尉迟宝琳努力干,如果你赢了不但长孙丞相输给你一千贯钱,朕还会另外赏赐你一千贯,如果输了也不可以赖账。尉迟贤侄不要让朕失望啊。”李世民倒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但同意了尉迟宝琳和长孙无忌的赌局,还跟着下了注。

“多谢陛下。”尉迟宝琳嘴上说着感谢,心里却在想这皇帝有点儿扣,提水的装置怎么也算划时代的发明,按正常的剧本不是应该封个爵,给千把两金子吗。

“陛下,有些事没见过不等于发生不了,我很有信心研制出向高处连续提水的装置。”尉迟宝琳转向李世民,他不好直接怼长孙无忌,但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同时疯狂的向李世民暗示,我要搞科研,您是不是给拨点儿经费什么的。

“竟然真把水打上来了,这是偶然还是每次都能这样?”李世民吃了一惊,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这个办法肯定能帮到百姓,普通的百姓一家人用这种方法,在有河流池塘的地方定能浇灌出足够大的一块种口粮的田地,百姓就不会没饭吃了。”李世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陛下真是洪福齐天,这么简单的办法就能解百姓疾苦,肯定是上天的庇佑。”长孙无忌及时地上前拍李世民的马屁。

“自古以来都是水往低处流,从未听说过能让水连续的流向高处。你能想到竹篮打水的方法已经很不错了,年青人多读书多学习,不要一天到晚异想天开。”长孙无忌故意打击尉迟宝琳,让皇帝想起尉迟宝琳不学无术的本质。

“在君前不可妄语,说出来的话要真的能够实现。”长孙无忌越看尉迟宝琳越不顺眼了,这父子两人一个嚣张,一个爱吹牛,而且还和他不是一个阵营的,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陛下要不我跟丞相打个赌,一个月之内我要是能制造出连续向高处提水的装置就算我赢,如果制造不出来我就输了,赌注就一千贯钱好了,长孙丞相家大业大肯定不在乎这么点儿钱,就当搏陛下一乐。”尉迟宝琳现在有点儿魔症了,好不容易穿越成了官二代,却要天天起早贪黑的打工还债。他想着乘这个机会,从长孙无忌身上刮下点儿油水,把欠债还上,自己就可以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我还能怕与你个小娃娃打赌吗?只是你想明白了,你们家欠江夏王的一千贯钱还没有还,如果再输一千贯,你家用什么还。尉迟老将军从今往后就不要出门了。”长孙无忌说话专往尉迟宝琳的痛点上戳。

“要是做个更大的竹篮,是不是提水的速度会更快?”李世民在尉迟宝琳的启发下脑洞大开。

“恐怕不行,竹篮太大,打上来的水太多人力就提不动了,也不能连续长时间打水了。不过我倒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水连续不断的往高处流,大幅度提高灌溉效率。”尉迟宝琳打消了李世民不切实际的想法,却又给了他新希望。

“说到学习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太子已经开蒙,请了先生在皇宫内教他读书。今日看尉迟贤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是做太子伴读的好人选。尉迟贤侄,你愿意进宫陪太子读书吗?”李世民虽然是皇帝,同样要时刻为自己的儿子打算。

“陛下,我比较愚钝,怕拖了太子学习的后腿。”尉迟宝琳一听李世民的建议头都大了,太子李承乾今年只有十一岁,尉迟宝琳可不想替皇帝看孩子。而且皇帝还说让他进宫,听到这话尉迟宝琳的某些地方感到凉飕飕的。

作为大唐丞相,长孙无忌要想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不但要想现在朝廷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而且还要时刻思考着权力接班人的问题。从长孙无忌的立场上看怎么也不希望尉迟宝琳这种不是自己阵营的年青人被皇帝看重。

尉迟宝琳听了长孙无忌的话直翻白眼,自己努力地为大唐做贡献,没来由的却被长孙无忌说教了一顿,心里很是不痛快。

尉迟宝琳在边上瞠目结舌,办法是他出的,长孙无忌两句话就变成了皇帝的福气,合着有没有尉迟宝琳都不重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