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南宋逍遥王》
南宋逍遥王

第191章通商三府赋税严重

不仅是粮食。

就连布匹的价格,也令金国商人为之震惊。

金国境内。

此时,林进仕也收起了嬉皮笑脸,表情严肃的望着船舱外,平静的水面。

金人游牧民族居多,且仍旧处在奴隶制社会。

下面的人没有文化,自然也就没有教养。

导致布匹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穿的都是最低等的麻布衣裳。

而来往金国的大宋商人,哪怕只是小贩,都穿的十分得体引起了金国商人的关注。

“敢问,你们宋人衣裳的布料多少钱一匹?”

因为林进仕的出现,中原十六州已经穿上了化纤布料。

所以价格便宜的近乎于不要钱。

一时间,竟掀起了一阵金国商人疯狂囤积布匹的热潮。

而金国出产的骏马个个膘肥体壮,不管是用来拉马车,还是用来做军马,都是上上之选。

也遭到了大宋的疯抢。

翌日。

林进仕与赵琦儿身着便服走在街上,看着此等繁荣景象心中甚喜。

“若是此地百姓知道,促成两国通商的越王大人正在街市上,咱们怕是走不出这条街!”

看着这等情景,林进仕虽然高兴。

但心中也十分担忧。

表面看着越是繁荣,暗地里的阴谋诡计便越多。

随即,林进仕便停留在了一处售卖女子成衣的铺子前。

“进去瞧瞧吧!”

赵琦儿刚想以自己衣裳够多的理由拒绝,却见林进仕已经快步走了进去。

“将当下时兴的款式,都拿来给这位小姐试穿!”

掌柜的见状便明白林进仕是位大客户,赶忙将人请到了后头的雅间当中,还送上了茶水点心。

待赵琦儿被婢女服侍去试穿衣裳的时候,林进仕便与掌柜的闲聊。

“敢问掌柜的,近来生意可好?”

闻言,掌柜的顿时喜笑颜开。

“托越王大人的福,自从两国通商,小人的铺子里便生意兴隆,只是……”

话说到一半,掌柜的便面露难色。

林进仕瞧出了端倪,赶忙追问。

“可是什么地方遇到了难处?”

掌柜的长叹一声,便将事情的经过与林进仕细说。

原来。

因为两国刚刚开始通商,虽然大方向是好的,但是其中的很多细则因为无人监管,现下乱成一团。

比如对商人来说,最重要的赋税。

在大宋,商税分住税和过税、抽税、买扑以及船舶课。

在林进仕管辖的中原十六州,这种税收制度正在慢慢经历着改革。

可是到了这通商三府,税收更重不说,三府半成赋税都是商人缴纳的,还要缴纳到金国的监司府,然后金国的监司府按月送到林进仕的手中。

缴纳给金国?

因为刚刚开始通商,林进仕并不知晓这些。

细细想来,如今通商三府的商贸情况这般兴旺,将赋税先交给金国监司府,无异于羊入虎口。

而且,这么严重的赋税,就算是生意好,商人所赚的利润也微乎其微。

更不用说是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生活有多么艰难了。

“明昌小儿,居然在这种细枝末节之处耍心机!”

碰的一拍桌案,林进仕起身便走出了成衣铺子。

他直接去了监司府,要求见监司府的主管。

可监司府的人从未见过林进仕,自然不肯让他进去。

“今日若是不让本王进去,本王明日便歹人平了这里!”

林进仕越想越气。

赋税严重不说,还要将钱全部送到金人的口袋里,难道当他是似的不成?

“就你?”

“还是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吧,若是让我们大人听见里你这等宵小也敢在此处叫嚣,定然要将你抓去打板子!”

打板子?

冷眼盯着监司府的衙役,林进仕冷哼一声。

回去的路上,林进仕遇上了匆忙出来寻人的赵琦儿。

见他面色难看,赵琦儿便知道是林进仕遇上了事情,来不及细问先将人带回了客栈。

“岂有此理!”

回到客栈,林进仕还是觉得窝火。

赵琦儿地上一杯茶水,这才开口问道。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你这般气恼,倒也稀奇。”

“通商三府税收严重不说,而且赋税居然要交到金国的监司府去,然后再转手送到本王的手中,商人都觉得苦不堪言,心有不甘,更何况是普通百姓!”

赵琦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她也不知要如何解决。

“明日,本王要亲自去见一见那监司府的主管,看看他这本账打算怎么跟本王算清楚!”

今日,他本想去讨个说法。

但监司府的人不让他进!

明日,那可就不仅仅是讨个说法这么简单了!

瞧着林进仕的脸色,赵琦儿顿感大事不妙。

能让林进仕说出这种话,事情必定不简单。

“有话好好说,毕竟通商之举也是对大宋大有裨益的,若是你弄僵了两国的关系,百姓们也不难做。”

“他还不敢!”

林进仕有信心让金国监司府将吞进去的赋税全部都吐出来!

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再加上大宋虽然军事实力不如金国,可是在经商方面,已经衍生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两种文化凑到一起,最初是一定会产生摩擦的。

街市上,两国商铺鳞次栉比,大街上的叫卖声更是不绝于耳。

大宋粮食产量还算是不错的,价格也比金国便宜了许多,金国商人便从宋人的手中购入大量粮食,再运回金国出售。

眨眼之间,二人便来到了济南府。

“金人民风彪悍,宋人文人居多,自然不容易。”

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不过,他担心宋人会因此吃亏。

“越王大人此举,小女子愧不敢当!”

“如今两国通商,明日咱们便到集市上去逛逛如何?”

赵琦儿正有此意,便点头应下。

自打两国通商,济南府便热闹非凡。

“赵大小姐说说得对,此事乃是小生思虑不周,还望赵大小姐海涵!”

闻言,赵琦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虽说牛羊数量不少。

但是缺乏系统的组织,所以没有大批量生产布匹的地方。

谁能想到,如今大名鼎鼎的越王大人,竟然会对着一个女人点头弯腰?

“我说琦儿担得起,便是担得起!”

“你说的不错,不过你竟敢诓我,若是你没有赔礼道歉的意思,我定不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