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圣牧纪元》
圣牧纪元

85、大胆构思(求收藏)

“这里将是我的食品集团,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我要借着这次的机会,将奶牛产业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完成一次跨越式的升级!”

国内食品产业和国外有着很大的差异,为此,萧楚早就打算建一个完全超过国际标准的产业基地。

只是限于国家目前的科技水平,现有的条件,萧楚的食品集团目前,也只能达到国际标准。

“周老,我需要这个范围内,具体的地质,物产,人口,经济现状的全部资料。”

“没问题,我让工作人员送来。这两天,你就不要出门了,很快各部要召开会议。”

“我明白!”

国内大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各做各的,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

其他食品企业,没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市场意识淡薄,大部分只在本省甚至本市内发展,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

很多产业,存在盲目发展的趋势,什么赚钱,当前流行什么,就做什么,全然不考虑产品是否具有长期存在的潜力,追求产品数量大于对质量的严格要求。

农业部召开的会议,终于召开,经过广泛讨论后,萧楚再次来到了农业部。

“萧楚同志,耽误你几年时间,我们这次请你来,是想你谈谈如何发展京城西部防风林带项目。”

这个项目,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范围的林带,为了改善京城气候的一个举措。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这个防风林带的整体,也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

“各位领导,我的计划是这样,要想在这片区域完成防风林带建设,首先要依靠铁路带来的交通优势,建立一个适合一定人口定居的区域!”

“只有有了一定规模的人口,各种相关的产业,才能够有可能发展起来。”

“在这块区域,我打算先期要我完成医院,学校,居住区,产业以圈养奶牛为主。”

“逐步恢复当地草场,人工种植苜蓿,黑麦草,花生,地瓜,考虑当地土质结构特点,其中以花生种植为主。”

“以花生油产业,作为资金来源,逐步增加林带项目建设!”

农业部领导,周老等再场的人,都以为萧楚会根据东方明珠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作为依托,发展这块三点五万平方公里的地域。

“萧楚同志,你的计划,似乎脱离了你的战略计划?”

“不,各位领导,这块地方,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薄弱,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农牧业产业开发,必须逐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才能逐步发展农牧业以及相关的深加工行业。”

“最初的三年里,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投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产出,不能完全依靠投资,也不能盲目增加产业。”

萧楚的计划,是要逐步恢复环境条件,这里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沙地,半沙地的荒地,附近有河流,侵蚀土壤,对该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当地,原有的农牧民,已经离开,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三个小村庄。

这三个小村庄,人口不多,经济落后,因为当地环境这些年恶化,并没有什么产业,只是简单的依靠种地,维持平日里的生活。

“这三个小村庄,距离河流不远,我的第一步,以这三个小村庄所在区域,为发展区域。”

“建一个蔬菜大棚示范基地,花生油为主的食用油厂,待有了效果后,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口。”

“到时候,建学校,医院,保证更多人口可以安心居住。”

“经过第一阶段的准备,有了更多劳动力,接下来开始养牛,以奶制品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萧楚的以经济增长,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不断地形成产业链的思路,得到了农业部方面的认可。

这个计划,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的将是一段长期的努力。

再加上考虑到萧楚目前的情况,农业部领导决定这两年,先进性基础性的工作,在这片地方大力推广花生种植,禁止放牧,改变当地人的观念等等。

萧楚返回岛城,找了施工队去小东河村,随后又找到两位姐姐,色雷斯,凯瑟琳返美处理公务,恰好再次来到中国。

五个人经过商量,决定由色雷斯,萧淑妍前往防风林带地区,进行先期的开发。

至于资金问题,暂缓东方明珠产业集团的产能扩大,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投资食用油和蔬菜大棚产业。

同时这两个产业重心北移,节省的资金,用于防风林带地区的经济开发。

一切准备就绪,萧楚留在村里,确定自己上大学前,培育的果树,长势良好,明年就可以大量挂果,安排了蔬菜大棚,等具体事务后,返回岛城准备开学。

谁也没想到,一场潜在的暗流,正在岛城酝酿。关于年底,国家关于国企深化改革方案的传言,正在某一个层面流传。

接任郑耀光成为岛城领导的李富民,这一天,接到了一份报告,海洋学院农业示范园区发生了工人集体上访事件。

李富民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带人赶到了现场,位于岛城市西郊的东方明珠种植养殖示范园。

该示范园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当初岛城市借海洋学院,强塞给萧楚的小企业的职工。

萧楚除了保留五金厂,修配厂,橡胶厂,进行整合成立了运动自行车厂,其他企业全部停工待产,比如火柴厂之类的企业。

这一类企业,工人数量都不多,最多的五百人不到,大部分一二百人。

这些小企业,都是岛城作为开放城市,先行进行改革试点的企业。

李富民到了现场,结果准备要上访的工人,已经自行散去,紧跟着市食品厂开了职代会,要求重新自行生产经营。

当初市食品厂和东方明珠食品厂合资,最初的目的是这样,可结果,经过市政府讨论,有关方面的指示,再加上市食品厂的意见,最后实际上的情况是代管。

也就是东方明珠食品厂对市食品厂进行管理,财务,销售,产品方面的革新。

萧楚回到海洋学院得知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全市这种情况很多。

没有发生此类事件的,也就是萧楚管理下的运动自行车厂,岛城黑啤,以及岛城啤酒这类业绩优秀的企业。

九月初,岛城市教育局陪着教育部的同志,来到学院,颁发助学教育奖章。

萧楚举办知识竞赛的同时,成立了春蕾女童助学基金,专门帮助失学女童。

“萧楚同志,感谢你在民间助学方面做出的表率,为此教育部颁发助学奖章,这位是教育部的许司长!”

许司长面带微笑,与萧楚握手:“我们是老相识了,是不是萧楚同志!”

许司长没官架子,平易近人,与萧楚很谈得来。

周老临走前,显得有些踯躅:

“萧楚同志,我越俎代庖,你一句话都没说,我真是……”

周老离去,萧楚一连三天,留在房间里,构思一份初步的计划。

学校,医院,道路,蔬菜大棚,种植花生,苜蓿,黑麦草,胡萝卜,小麦,畜牧业以圈养为主。

相关产业,饲料产业将会得到跃升式的发展,因此本年度,萧楚要进行海产品事业发展。

萧楚拿出地图,周老亲手在上面划出具体的位置。

萧楚打断周老的话,十分的坦然:“周老,您不必为难,这个计划我很有兴趣,我已经有了经验,大农场现代系列产业化开发,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层面,我想很少有人比我强!”

萧楚在岛城地区,有着七万亩的种植,养殖示范园,堪称国内第一农场。

肉牛,等养殖业,形成了大规模的肉联厂,各种肉类产品,已经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因为鱼骨粉对萧楚的饲料产业,至关重要,大型家畜养殖,鱼骨粉必不可少,而且高级鱼骨粉产品,还是保健,医药产品的原材料,可谓是一举多得。

须发皆白,却精神抖擞的周老,衣着普通,就像是家里的老爷爷。

“萧楚同志,我要是年轻几十岁,一定跟你一起干!年轻真好啊,有活力,有朝气,又有责任心,事业心,难道,实在是难得!”

果树培育,水果加工,水果罐头,果汁,果酱等到所有果树明后年开始挂果,将会正式形成产业化。

奶牛鲜奶,奶粉,各种相关食品,已经进入东方明珠食品集团的生产线。

如果说岛城的农场,是一个农业示范园,那么眼前这次机遇,就是萧楚的东方明珠产业集团完成一次飞跃的契机。

一个大范围,完全可以按照国际标准运作的农业产业基地,将会带给东方明珠集团,一个稳定的产业链。

等到明后年,养殖各类家畜平均存栏数达到十万以上,东方明珠食品集团,仅肉类相关产业一项的产值将会超过十亿。

肉制品深加工,皮革,羽绒,鲜肉等等,以东方明珠食品集团的销售能力,十亿都已经是低估了。

这里可不是只是种出农产品,而是产品加工一条龙。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