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马师的三千死士

诸葛亮没有在几个月后的碎片之中,看到项羽的身影,因此认为项羽根本不在西楚。

诸葛亮、范仲淹等人也推算过项羽的武力,从薛仁贵等猛将,与飞虎将军李存孝的较量来看, 项羽如果真的出现, 一个人或许可以血洗一座城池。

“孔明, 你在看到风林火山军团何时出动?”

诸葛亮结束推演,神色凝重。

威胁来自于范增建立的西楚。

黄月英少有看到诸葛亮这么严肃。

“西楚的范增,不亚于司马懿, 是西楚为数不多的智囊, 还擅长精神攻击, 即使是猛将,遇到范增, 也务必要当心。”

“李绩、范仲淹守宋州,张须陀攻长社,牵制晋军。大战将即, 可以临时招兵买马, 扩张编制。”

诸葛亮传达张华的意思。

张华调走中原部分兵马之后, 允许这些军团武将, 临时从各座城池募兵,以应对关东群雄。

西楚风林火山四大军团, 给范仲淹他们带来的压力太大了,仅仅凭借这点兵力,远远不够防守中原地区。

张华给三大军团的编制, 提升至20万人。

只要他们能够守住中原,那么一切便宜行事。

许昌城, 在一间昏暗的密室中,一盏烛光, 三十个死士首领列席而坐,听候司马师的号令。

司马师的天赋是阴养死士。

“父王即将攻取中原, 我对你们有恩,你们又陆续为我招揽了三千死士,这些死士都直接或间接,蒙受了我的恩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你们报恩的时候到了。”

司马师向这些死士首领索要回报。

他司马师收揽三千死士,为自己效力, 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司马师挑选的死士,要么是死刑犯,要么司马师帮助他们报了杀父之仇,司马师通过恩情, 对他们进行拉拢,这些死士的忠诚度,远远超过使用黄金白银雇佣的刺客。

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大都是为了报恩或者大义,这才会豁出性命。

如果只是金钱,还无法做到让这些人死心塌地。

司马师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司马师才会刻意收买人心,阴养了三千死士。

这三千死士,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但也正是如此,这些死士隐藏在市井,难以发现。

当他们收到司马师的命令之后,报恩的时候也就来了。

其中一个死士首领问道:“不知道主公这次,要我们做什么?”

密室内的烛光几乎静止不动,坐在主位上的司马师,一半脸颊隐于黑暗之中,语气低沉而危险:“刺杀诸葛亮。”

“是!”

三十个死士首领,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们是司马师的死士,蒙受了司马师的恩情,这些恩情,只能以死相报。

司马师要他们刺杀诸葛亮,他们就去刺杀诸葛亮,绝不拖泥带水。

“你们联络散布在各地的死士,组织刺杀。诸葛亮亲**民,深得人心,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而且根据父亲大人的推测,诸葛亮的奇门遁甲,虽然可以预测未来,但只能看到碎片,被诸葛亮察觉刺杀计划的概率,不高。”

司马师长期追随司马懿,对诸葛亮这个老对手,并不陌生。

诸葛亮的优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是破绽。

例如诸葛亮事必躬亲,会因此劳累过度,提前病逝。

司马师利用的是诸葛亮亲**民的特点,组织刺杀。

死士首领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死士首领出面问道:“还请主公明示,该如何设局刺杀诸葛亮?”

“如此这般……”

司马师低语。

各个死士首领知道难以企及司马师的智谋,于是耐心听从安排,默默点头。

“按照我的计策行事。以诸葛亮的头脑,正常的计谋,他不会上当。但如果利用其性格,那么刺杀,十拿九稳。”

“不仅刺杀诸葛亮,除了罗士信等难以刺杀的武将,其他夏军的高级将领,全部刺杀。”

“你们前去部署吧。”

“是!”

三十个死士首领在回答之后,从密室消失。

“诸葛孔明,如果能够杀了你,说明我的谋略,已经接近父亲大人。”

司马师在死士离开之后,也从密室出来。

他的三千死士,终于派上了用场。

陈县、阳翟、许昌、大梁、宋州,司马师蛰伏的三千死士,陆续收到司马师的命令,这些屠户、猎户、工匠、商人,聚集在一起,组织对夏军高层的刺杀。

这说明接下来要面对的局势,相当之凶险。

“西楚的风林火山,四大军团。风军团,主将钟离昧,其疾如风。林军团,主将未知,其徐如林。火军团,主将龙且,侵掠如火。山军团,主将季布,不动如山。”

如果西楚霸王项羽出现,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军团。

“如果夜不收和锦衣卫的情报没有出现差池,恐怕就算范增,也不知道项羽的下落。否则以西楚的国力,再加上项羽的武勇,西楚的领地,绝对不会局限于现在的地盘。”

“风林火山四个军团,必定会率先攻打宋州。”

“我看到了西楚的风林火山四大军团,以及血流成河的战场。”

诸葛亮对西楚四大军团,如数家珍。

四大军团长,都是楚汉相争时的西楚名将。

“火、风两个军团部署在彭城,木、土两个军团部署在亳州。”

范仲淹提前设想到西楚的风林火山四大军团的进攻方向。

“项羽应该还没有出现吧?”

张须陀提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孔明大人,众多文臣武将,已经来了。”

亲兵来报,范仲淹、李绩、张须陀,镇守中原的三大军团长,聚集在阳翟城,商议对付西楚的范增,以及西晋的司马懿。

“十天之后。”

“看来,司马懿已经知道关中那边即将爆发发大战,因此决定趁虚而入, 攻取中原。司马懿还是一个棘手的家伙。”

“司马懿的晋军,驻扎在许昌。”

“赵匡胤的宋军,驻扎在小沛。”

英布背叛之后,虽然范增更换了一个军团长,但战斗力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