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农门团宠小娇娘》
农门团宠小娇娘

第一百二十章 两家人的默契

不知你们二位看裕兴如何?可放心把闺女嫁到我们家?”

赵金莲心想事成,极力压着心里的欢喜,装作犹豫的样子,应道。

“我们自然是信得过老爷子您的,裕兴同我家老三也是多年同窗,一表人才,我们自然也喜欢。

但这事儿不容易啊,哪有家里长辈和善,后生也上进品行好的啊?

这几日,来的媒婆不少,就是没一个合心意的。”

“那你们家里想要寻个什么样的,说说看,说不定我有人选呢。”

孙老爷子就是人精,怎么看不出赵金莲和方老汉眼里的喜色。

说不得,他这孙媳妇儿是十拿九稳了。

甚至说,方家本来低调,突然大张旗鼓给闺女选女婿,说不定就是奔着他来的呢。

“那我先回去晒药了,你们可一定好好问问。

若是圆儿点头,早点儿告诉我,我写信让裕兴的爹娘过来下聘。

这可是我们孙家的长媳,绝不能怠慢。”

方老汉和赵金莲再也忍不住喜色,赶紧起身相送。

老爷子摆摆手,带着满脸笑走了。

赵金莲一把把孙子塞进方老汉怀里,“你哄孩子,我去问问圆儿。”

王氏和刘氏方才偷偷听了几句,这会儿赶紧上前接了孩子,笑着催促婆婆。

“娘尽管去,若是妹子同意可是太好了。

孙老大夫这么喜欢妹妹,孙公子也不错,可是门好亲。”

“是啊,最好成亲后还住在玉容院。”

赵金莲忍耐不住,抬脚就奔去了西屋。

这几日天气晴好,阳光充足的时候,方圆儿都会开窗户换换气。

方才孙老大夫找来,一番话她也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会儿,她坐在窗边,红着脸发呆。

前世,她是个孤儿,没有根儿的浮萍一般。

为了扎下根儿,为了生存,她没少吃苦,一心都在赚钱。

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那个勇气谈个恋爱,没想过嫁人生子。

到了这个时空,家里人待她如珠如宝,她恨不得一辈子不离开家。

但她心里也清楚,总要出嫁,总要去另外一个家庭。

她一直做鸵鸟,不想这件事,就好像这般就能多拖一段时日。

可惜,她也知道这做法很幼稚…

若是当真衡量一下,相对这些时日媒婆来提过的那些农家后生,杂货铺小儿子,或者穷酸秀才。

孙裕兴和孙家也许真是最好的选择了。

起码孙老大夫待她很好,孙裕兴虽然有些清高自傲,品行却不坏。

当真嫁过去,两个人凡事讲道理,老爷子再关照她几分,想必日子也不会太坏…

赵金莲进屋见闺女坐在窗口发呆,突然也是有几分心疼。

当初那么小小的一个孩子,襁褓里嗷嗷待哺,长成如今这么亭亭玉立。

怎么就要嫁去旁人家里,万一人家欺负或者受苦受累,要如何是好!

方圆儿扭头见老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眼圈儿红红,好似马上就要掉下眼泪。

她真是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扶了老娘到矮塌上坐下。

“娘…”

赵金莲回神儿,见闺女眼里都是不舍和委屈,就伸手把闺女搂在怀里。

娘俩半晌没有说话,到底还是赵金莲叹了气,低声问道。

“闺女啊,你不喜欢孙家,不喜欢孙家那孩子吗?”

方圆儿没有回答,反倒闷闷问道。

“娘,为什么一定要嫁人呢,我不能在家一辈子吗?

我不舍得离开家!”

“傻丫头!”

赵金莲紧紧抱了闺女,想笑,但又掉了眼泪。

“哪有姑娘家长大了不嫁人的,你看看娘,不也是嫁给你爹,才生了你三个哥哥,才把你养大。

不嫁人,怎么会过得这么好,是不是?”

方圆儿往老娘怀里钻了钻,不吭声。

赵金莲越发舍不得,轻轻拍着闺女的背。

“当然,你要是当真就想一辈子不嫁人,我和你爹也不逼你。

咱们家里也不是养不起你,至于府衙那边有律法,女子二十必须嫁人。

到时候顶多让你三哥去想办法,给你报个病就是了。

陈大人承了咱们家那么多人情,估计也不会为难我们家…”

方圆儿听得这话,赶紧应道。

“不用啊,娘,我也不是一定要不嫁,就是…

哎呀,算了,娘,别让三哥为了这样的事冒险。

他是要大考的,万一被人拿了把柄,以后总是麻烦。”

方圆儿是当真替哥哥考量,但赵金莲却误会了,以为闺女心里到底有几分喜欢孙裕兴。

她欢喜的眉开眼笑,应道。

“好,好,那咱们就不去报病。

其实说起来孙家真是合适,我看孙家那个小子也算熟悉,孙大夫对你也好,公婆又在京都。

以后成婚,你们就在玉容院住着,那岂不是同你没出嫁一样…”

方圆儿听得无奈,想起孙裕兴那个清高自傲的模样,心里确实没什么喜爱之意,但是也不能说讨厌。

起码比起随地吐痰的,不洗脚不洗头发的庄稼汉,比起满脑子都是钱,吝啬算计的商户子,孙裕兴…还算不错了。

即便没有感情,做个家庭合伙人,一起成家立业的战友应该能胜任吧。

孙老大夫忍耐不住,接过八斤,抱着胖小子,越发打定主意要把孙媳妇儿早点儿娶回去。

赵金莲同方老汉对视一眼,都觉得时候到了。

方才我问了这小子几句,这小子是个闷葫芦,没有说话,只点了头。

这就是喜欢了,否则他可不会点头。

我只有他爹一个儿子,如今在京都开了个药铺,算不得如何出息。

赵金莲就道,“可不是嘛,我们家里舍不得孩子,不想圆儿嫁的太远,所以就想着在附近寻个稳妥的人家。

赵金莲就笑着应道,“其实,我们更希望圆儿嫁个读书人,毕竟读书人懂道理,圆儿也聪明,两人过日子一定不错。

但大家族不成,圆儿这孩子,没有七窍玲珑心,家里人太多,她怕是照应不来。

“那你们看,我们家里如何,我家裕兴如何?

裕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倒是都成亲了。

只有裕兴为了陪我,也为了学业,耽搁到今日。

不过,如今看来,也是他的缘分,拖了这么几年更好,否则也遇不到圆儿这么好的姑娘啊。

孙老爷子越听越是好笑,这说的可不就是他们孙家吗。

真是,芝麻落到针眼儿里,巧了!

但您也知道,圆儿这丫头主意太正,我们寻个机会同她说说,再给您老人家回话如何?”

“哈哈,好啊,好!”

可放心把圆儿嫁进我们家里?

我家人口简单,裕兴自小跟着我,以后也是要给我养老送终的。

最好还是长辈喜欢圆儿,可以护着几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