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奋唐锦绣》
奋唐锦绣

第17章效法太宗

他也是深有触动,“陛下有心,臣原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到李载义,李正源二人的表态,李炎很是满意,“皇叔暂加河东道大总管领河东道全境,负责抵御回鹘。河东节度使,河中节度使,还有昭义节度使一并除去。”

“臣谢过陛下。只是昭义节度使刘从谏……”

李炎现如今对藩镇没有太多惧怕,一来便是宪宗遗泽。虽说近几年来河北三镇总是有些不听话,但是这没关系。

李炎相信只要他将这京都的部队练好,再是用些名将终归是能平定那些叛乱的。

李炎看着李德裕,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朕加你为中书侍郎,带着朕这意思去政事堂吧。”

李载义着实有些惊于李炎的谋划,心中更是佩服不已,看来这位陛下还真有明君雄主的模样。

“不过皇叔,河东道的军权你可以用,但是有关将领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各州刺史等官员的任命财权,政权朕必须收回,粮草调度由中央统一调配。”

“一切都听陛下的。”

李炎点了点头,就是宣布了对李正源的任命,“好,皇兄拜左神策军中郎将负责左神策军日常训练,希望朕视察神策军之时,神策军能够有一番模样。”

神策军乃是长安精锐,自己担任左神策军中郎将,这可是莫大的赏赐呀!

李正源心中那叫一个激动,“陛下放心,臣觉不负陛下所望。必将左神策军训练的以一当十,成为精锐中的精锐。”

“那就希望你能做到吧!朕这次不能为你封爵,待将来你立下来功绩,朕再赏赐于你。”

“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于是李炎又是对二人吩咐了一些事情便是叫二人退下去了。

看着李载义和李正源离开的背影,李炎重新回到自己的坐位之上,转头对杨钦义吩咐道:“叫李扶元过来吧。”

李扶元,武威郡公李光颜之子,其父为元和中兴立下赫赫战功,其人曾任左龙武军大将军,知军事兼御史中丞,不过丹凤门之变后,李炎重整禁军他也便是被革职下去,独独剩下了御史中丞的职位了。

时间不长,李扶元从另外一个方向被人带了进来。

“臣李扶元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吧!”李炎看着李扶元,笑着说道:“丹凤门之变后,朕整合长安各处禁军,你被罢免左龙武军大将军,你可曾怪朕?”

李扶元听到李炎的问话,脸上的表情一滞,吓得有些半死地就是道:“陛下说笑了,雷霆雨露仅是君恩,陛下行事自是有陛下的道理。”

李炎听了苦笑一声道:“你到底还是心里有气,不过朕不怪你,心中有气这才显得真实,也正是这样朕才会儿用你。”

说罢,李炎看着李扶元,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你说说吧,朕任用李玭为左骁卫大将军,统原凤翔节度使,邠宁节度使,泾原节度使下9州,却是将九州财权,政权都是收回中央,这是何意?”

用是要用的,但是做事之前考问一二还是有必要的,首先必须让这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是好让他们在自己的安排之下走下去呀。

李德裕一愣,他没想到陛下会将此事交给自己处理,更想不到自己这么就是重新入主政事堂了,不过愣神之后李德裕连忙躬身道:“臣领旨!”

看着李德裕的身影离开,李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让李载义,李正源父子二人进来。”

李正源少年意气很快便是行礼道:“臣愿辅佐陛下重现太宗之时伟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要说重整大唐江山之心,李载义也是有的,可惜的以往君王大多为宦官所控,他这心也就是淡淡冷却下去了,可是如今的君王李炎除宦官手段之绝亘古未有,重兴大唐之心坚定果决。

这个问题如实答不是,蒙混着答也不是,李载义默而不言,相比之下李正源正处盛年,义气也是风发的很,这般顾忌倒是烧伤许多:“有些日薄西山,远不可和太宗之时比。”

唐朝藩镇之祸早有根源,安史之乱的爆发不过是让这流露于明面之上,代宗李豫姑息而至河北三镇等藩镇愈发嚣张,割据愈重,德宗几削藩镇却成效不大,重用宦臣终至阉奴为祸,宪宗几削藩镇,终使大唐局面扭转,藩镇实力大为减弱,所统之地不过一州之地。

时间不长,李载义,李正源从另外一个方向被人带了进来。

李载义,原卢龙节度使,武威郡王,原太宗长子李承乾之后,曾伐叛破狄,只可惜属下叛乱被驱逐回京了。

李载义,李正源父子二人听到李炎的问话,脸上的表情一滞,不过还是坦言道:“陛下说笑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往事了。”

见自己儿子这么回答了,李载义生怕李炎怪罪,忙就是请罪道:“小儿胡言还望陛下赎罪。”

“皇叔说笑了,如今大唐就是这般模样有何说不得。朕欲重整大唐江山,重建太宗之时的伟业,不知皇叔与皇兄可愿为朕之河间,任城。”

河间,任城曾为大唐开国郡王当中功名最盛两位,李炎以此为说其意不言自明。

李载义,李正源走进来之后,虽然感觉大殿里面的气氛有些古怪,但是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两位免礼吧!”李炎看着李载义,李正源二人,笑着说道:“按照关系论,你们一人也算是朕的皇叔与皇兄了,是吧。”

“皇叔什么意思朕懂,元和七年刘从谏早已是真的人,也是愿朕登基之后将其调回京都的,所以,皇叔无须担心。”

元和七年,刘从谏早已经归附陛下。

李炎摆了摆手就是说道:“此言谬已,不管怎说皇叔和皇兄都是太宗之后,当得起朕这一生皇叔与皇兄之称。”

“二位以为如今我大唐和太宗之时比,怎样?”

“臣李载义,李正源参见陛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