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华娱之行》
华娱之行

第60章 呸!恶心!

童丽娅高亢的声音低了下来,略带半分讽刺:“更何况你不配。”

一席话,直接将陈之行的幻想全部戳破,“你在怼媒体的时候这条路就已经堵死了。”

“哦。”

这俩人是真的让他走投无路了。

“你知道为什么《致青春》剧组选定了吴签而不选你么?”

“因为他粉丝多呗。”

开始了么?

已经结束了...

这娘俩挺有意思的,一个毁了我演技派的路,一个毁了我流量派的路。

“你得努力。”

还好,童丽娅不是怒喷一遍后拍拍屁股就走的人,她还是给陈之行留下了办法。

童丽娅语重心长,“现在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流量明星的制作模式刚刚兴起,等到大行其道的时候,你想抢占资源就晚了。”

“流量明星虽然压榨了你们的资源空间,但是也将这一行的收入抬高,你只要闷着头赚钱,总还是能出头的。”

陈之行深吸一口气,“有没有可能我多赚那么一丢丢?”

看着他那不死心的模样,童丽娅也叹了口气,“流量和演员中间差着一堵墙,但是也衍生出一个灰色地带...”

她还没说完,陈之行顿时明白:“我懂了!就是选片问题呗!选那些口碑好的积累人气,然后再选择一些赚钱的作品不让粉丝失望。”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仿佛面前出现了一条康庄大道:“年轻人都去当流量,新生代青黄不接,属于我的基本盘就大大增加。

这样就能建立路人好感度的天然优势位,而且我不和这些流量抢资源,他们也乐得我继续宣传。虽然放弃了赚快钱的流水线市场,但是在各位大导的心目中选择率肯定大大增加。

长久来看,不光赚的钱不少,并且也不用被人戳脊梁骨。”

后来那些流量明星火了,只要不是流量的,都会受到路人的追捧。

一时间还有些过犹不及的趋势,而陈之行的目标就定在这些年轻一辈的戏骨身上。

就像新生代的彭玉倡,横向对比是新生代的扛把子。

但是纵向对比呢?22岁出道只是《太子妃升职记》里的一个小配角,上一个新生代扛把子黄大暗这个年龄出道就是男一;再往上,夏宇17岁威尼斯金马奖双料影帝。

只是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少看到好东西了。

他一个在浮华娱乐圈中依旧努力的人值得鼓励。

嗯,陈之行做出决定,他也要站着把钱挣了。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没有了,你想的比我还多,你简直就是天才。

看着他这一点就通的模样,童丽娅没有半分欣慰,而是气的耳根子都泛红,掐着陈之行的胳膊就不松手:

“你说你演技上怎么就没有这种悟性呢?”

......

《唐人街探案》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是原主演刘浩燃却没有被流量一词缠身。

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有童丽娅的助力吧。

她看的很清,比陈之行这个重生者都清。

流量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被她三两句说清,陈之行的心思也被她三两句打消。

说实话,她不当经纪人都可惜了。

“你这么看我干什么?”童丽娅感受到陈之行热切的目光,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她生怕和陈之行愈发纯粹的关系中沾染上感情的杂质。“发乎情,止乎礼。”

男女之情当然是情,周公之礼也是礼。

陈之行虽然在演技上稍弱一筹,但是在这种事上可谓是天赋异禀。

至于童丽娅,人家毕竟是大姐姐了,不会如梁媛那样的小年轻一般天天让陈之行做选择题。

“放心,我只走道,不走心。”

童丽娅一愣,“什么道?...呸!恶心!”

陈之行没心情和她掰扯这种事,站起身准备迎接自己的下一场戏。

陈之行哼了一声,他再接几部像《唐人街探案》这样的剧,估计粉丝数跟他也能差不多。

“因为他可替代。”童丽娅摇了摇头,“不是他融入了市场,而是资本选择了他。”

“你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惹怒任何一个金主。每一秒都要挂着笑容,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人操纵着。”

“回不了头,直到榨干最后一丝价值。”

“就算再退一步,你真成了流量,后来的人会怎么看待你?”

演戏天赋没有张紫枫高,走流量这条路还被童丽娅喝断。

成思辰当导演,当编剧,就是想从打工人变成资本的一方。

当他想拒绝陈之行,而在资方的威逼中妥协后,他这种心思就尤为迫切。

“你只看到了成功的那几个人,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在这条路上摸索着,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都伴随着一个流量孵化基地的覆灭。”

童丽娅字字逼问:“你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你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你只是一个金装粉饰的艺术品,被那些推手送到高台上的一只猴子。”

“不光凭借自身努力的人会看不起你,就连后来的流量也同样看不起你,究其原因,你们都别无二致,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前一秒风光,后一秒就被抛弃。”

“说穿了,现在的流量市场就是一条流水线,他们想看到的是赚钱的机器。”

童丽娅凝着凤眼,一字一句戳到陈之行心尖,“既然是流水线,那最重要的就是可替代性。每一环上的人,都尽量在掌控之中,就算不能掌控,也要可以随时换掉。就像流水线上的螺丝工,换了这一批还有下一批。”

一瞬间,童丽娅如同连珠炮一般,信息量大的惊人,陈之行所幻想的美好国度被瞬间打破。

他过山车一般的心路历程就像那无痛人流的广告词一样。

“虽然走到最后被推到台前的那个人会卷入复杂的关系网,出了差错尾大不掉,但是可替代性永远是入行的敲门砖。”

“张三凉了,就有李四,李四凉了,还有王五,观众能看的永远是市场想让你看到的。”

耳濡目染之下,童丽娅对这一脉了解的也是颇为深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