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奇双传》
奇双传

第23章

“明知道有人作恶,却讳莫如深,唉——,颐安啊,难啊!”

颐安低声地说:“我——我设过誓的!”

“我知道。”老者用手捋着蚕丝,蚕丝反射着日光,闪闪发光:“我只有另外设法了,就看能不能起了效用。”

元乾缩回了手:“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啊。”

邰振子接口说道:“是呀,说起来你还不应该进来,沾了生人气息,只怕琴制成了,却只是个摆设。弹不响,奏不鸣。”

“有这么严重么?”

“好,邰振子爷爷,让我来。”

“小心些,不然,几十天的功夫就白费了。”

颐安的目光在邰振子脸上一掠而过,同时,低声地说了一句:“白费就白费了,那样倒还好了!”

老者笑笑:“颐安,你是怕我太早离开千竹苑么,总说这样的话,叫人听了,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邰振子爷爷,我再说深一些,希望你能懂得了,如果没有那琴剑合一,一定是天下太平!”

“哦,似懂而非懂。”

“我知道,邰振子爷爷其实你都懂!”

“懂了八分,还有两分,有待于弄懂。其实,说来说我,不过就是三个字:做坏事!”

“这就是一大半了!”

两个人协力把蚕丝拿到了洞外,天空中一丝云彩也无,太阳已上了半空,明晃晃的,中心发白,四周像是镶上了一道金边。轻风掠过,草地上的草叶随风起舞,摇摇摆摆,此起彼伏。草丛中,出没着无数的毒蛇,它们往来穿梭,不时把头探出来,在草叶上摇头晃脑,三角形的脑袋,黑豆一样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

老者看颐安定定地看着草丛,问道:“颐安,怕么?”

“不怕。”

老者“嘿嘿”一笑:“不怕,就是声音有些发颤。”

颐安不好意思地笑了:“邰振子爷爷,说个老实话,世上不怕毒蛇的人,可能找不出来几个。”

“是呀,它们是元丰的好帮手,却是我们的大敌,日后,只恐交手毒蛇阵是不可避免的。”

“雪遇哥就不止跟它们交过一次手。”

老者点点头,喟叹道:“雪遇啊,此刻你在哪里?!”

抬眼看去,远处,群峰叠嶂,起起伏伏,碧绿如染,一道河流,在山峰下蜿蜒穿行,远远看去,像是一条银带,反射着太阳的金光,波光粼粼,如同撒上了一层金箔。岸边的芦苇成排成行,在风中摇曳。

老者夸道:“好景致啊!”他随口吟道:

“黄芦岸白蘋渡口

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

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两个看守紧随在他们身边,凑趣地说:“老爷子好兴致,吟的诗十分押韵,只可惜我们一句都听不懂。”

另一个说:“我倒是听清楚了三个字:不识字。这不就是说的我们么?每日里只知道舞枪弄棒,斗大的字,认不得三升。还是老爷子不得了,真正是一身的本事,能制琴,还能吟诗,可能会的还多,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老者说:“就是苦中作乐而已,想起了还是自由身时,常年在山中来往,春来了踏青,夏来了观花,秋来了赏叶,冬来了踩雪,好不惬意。如今却是不能够了,免不了吟诗怀旧,想念从前的时日,却让二位见笑了。”

两个看守异口同声地说:“河水困不住蛟龙,山林藏不住猛虎,这说的正是老爷子。放心,早晚老爷子都是要出去的。”

老者“呵呵”一乐:“那你们可要把我看好了,万一我像蛟龙像猛虎那样跑了,你们可不好交代。”

“老爷子怜悯我们,可怜我们,知道我们的差事不好办,哪里会给我们找麻烦。既然早晚都要出去,何必费事跑呢?你说是不是,老爷子?”

“能跑不跑,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傻子,所以呀,你们要盯紧了,千万不能让我跑了出去。”

这边说说笑笑,那边元乾和上仙正对坐在亭子里。上仙手不释卷,翻阅着那些琴谱,元乾陪着他,正说着邰振子:“上仙兄长,我越想越觉得邰振子有些儿诡异,连着颐安,都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怎么了?”

“要说的话,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但是,看他们的神情,又总觉得有什么诡秘之处。”

上仙停止了翻动琴谱:“这个颐安,越来越让人不放心了。”

“是,好像跟我们是越来越离心离德了。我去了,他好像无话可说,看守的人说,他与邰振子,倒像是越来越多话了。”

上仙自失地一笑:“唉,随他去吧,反正他也当不得大用,就当是当年我没有收留他,是邰振子收了他。”

“就是怕他把我们的机谋透露给了邰振子。”

“这倒不必多虑。”

“是,兄长以前也曾对我说过,说你养大了颐安,也深知他的脾性,忠厚有余,机智不足,答应了的事情,绝不会不守信用。对于你的养育之恩,深深感念,因此,不可能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情来。”

“我是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海深可测,人心难料。就怕颐安跟着邰振子,受了他的蛊惑,变了心肠,跟他坐到一条板凳上去了。”

“这一点我对颐安还是放心的,他在我身边长到了二十多岁,二十多年也不算短吧,他还从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任何事情。”

“唔,这就好。”

“即使是他把我们的机谋透露给了邰振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邰振子不可能活着走出千竹苑,就是他什么都知道了,也是枉然。”

“兄长说得有理。”

“现在,我忧虑的是绿英儿,出去好几个月了,一点音信也无,按说她早就应该回来了呀。”

元乾笑着说道:“也请兄长放心,绿英儿武功过人,机敏勇猛,又兼着道法深厚,能打得赢她的人,没有几个。也许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但请兄长勿虑,或许过个三五天,她就意气风发地回来了。”

“期望如此。”

“不是哄你的,还记不记得在蟒山时,师父制琴,所有的人呢都不能进去,最后装上琴弦时,还要斋戒三日,焚香沐浴,方可把琴弦套上岳山,再净手三次,焚一炉香,供在孔子像前,才开始调音,调弦,一切齐备后,便可开始第一次弹奏了。”

“记得第一次听师父鼓琴,那音色那音律,如同天籁之音,令人沉醉不已,当时年幼,只觉得好生奇怪,怎么在几根线上竟然能有如此绝美的声音。师父从弦上抬起手来,那声音还袅袅绕绕,经久不散,和着线香的青烟,在房中回荡盘旋,我们一个个都呆了,以为自己上了天庭,刚才听见的,是唯有天庭才有的音律。”

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与颐安探讨。老者说:“他习蛇道,元丰习诡道,他们搅在一起,倒是旗鼓相当啊。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想,一直也没有找到答案:他们追逼我,要我交出师父留下的东西,到底意欲何为?”

邰振子用探询的目光看着颐安,颐安急忙避开了他的注视,轻轻地摇摇头,好像在说:我知道一些,但是,我不能说得再多了。

老者挽留道:“我们今天等着蚕丝沥干,再拿到外面去晒,上午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元乾师弟再坐坐,我们再说说蟒山,好久不曾跟人说起,今天师弟开了头,我的谈兴正浓,你怎么可以走了呢?!”

元乾伸手去摸刚刚才抽出来的蚕丝,颐安急忙阻拦道:“元乾爷爷,丝才刚刚抽出来,易断,不能随便摸的。”

老者也沉浸在回忆之中:“师父的琴道,炉火纯青,美不胜收。师父的道行,也如那琴音一般,飞旋缭绕,深不可测,清冽如深潭之水,高洁如天空之云,入了门,百念清新,邪不可侵,再深入,万念在怀,一心向善,心忧天下,胸有乾坤,倾全力驱邪魔,还世间一遍清明。”

元乾笑道:“元振师兄不愧是师父最得意的弟子,对琴道了若指掌,娓娓道来,听师兄一席话,好像师父的琴音又响在了耳边。也身不由己,好似又回到了莽莽苍苍的蟒山之上。”

“其实,也不怪我们,只怪师父的道行离世太远,修了半天,也见不到什么效用,因而大家有点不耐寂寞,才走了旁门。”

“以后吧,以后吧,今天确实是有事,不能再陪你说蟒山了。一说起蟒山来,话就多,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等有了功夫,沏一壶好茶,我和上仙兄长陪着你,说个尽兴,说个痛快!”

元乾溜溜达达地走了,老者对着颐安一笑:“颐安啊,这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看看,头也不回,就走了。”

“说到他的痛处了,他对不上话了,只好一走了之。”

元乾有些脸红:“说来说去,又说到我们头上来了。”

“只是提提而已,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不是有话说嘛,人各有志不能强勉,自己的路自己走,谁也勉强不了谁。即便是身怀绝技的明道子师尊,也没有责罚任何人,只是遣散了作罢。”

颐安无语,深深地埋着头,额上暴露的青筋,手指相互捏来捏去,证明他内心波澜起伏难以平定。

老者站起身来,把抽出的蚕丝小心翼翼地搭在手臂上:“走,颐安,帮着我,把蚕丝晾到太阳下头去。”

老者笑着摇头:“心有灵犀一点通,心中有了魔,魔就不请自入,心中无魔,魔从哪里钻得进去!”

元乾不能对答,转过身,看看洞外的太阳:“咦,转眼间,太阳都这么高了,我该走了,不耽搁你们做事情了。”

邰振子摇摇头:“只可惜呀,师父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却抵不过三两邪道的邪魔之力,使有的人忘了本性,忘了求师问道的本来目的。师父无奈,也无能为力,只能从此关了山门,隐身山林,不再做课徒之想了。从此,世间多少仰慕师父清修的后生,只能是望洋兴叹,再也不能投身蟒山,亲领师父的教诲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