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祯祥宫》
祯祥宫

第071章教化有力

人们常说,历史之所以经常开倒车,那就是因为当局者不按照历史规律办事,不按照自然规律解决应该及时解决的历史问题。

按照郑督军的安排,孟蹄及时提审了从羌衍国叛变过来的那个中尉,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与谈话,意在争取积极因素,团结合作共赢的未来。

“我现在命令你去死,你是什么感受?难道真的要去死掉吗?”

只要具备了“德”就战领了敌我战争的制高点。

尽管郑督军这么说,可是,孟蹄在心里很清楚,难道你郑督军就真正的占领了“德”的制高点了吗?

你郑督军的行为忘记了是怎么回事儿了吗?

说是绝后的,是因为从古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像羌衍国今天这样出动了全部的军事力量,而且产生了震撼世界的效应,这种效应相信日后再也不会遇见。

“将军差矣,我虽为贱民中尉,但是,我为了正义,为了心中的一个`德`字,我绝对忠贞不二。”

中尉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审讯中,自始至终不说半句软话,而经过孟蹄将军的点化之后,也有了新的想法。

“我赞赏中尉将军的态度,你说的很好,我非常欣赏。从现在开始,只要你心中永远藏着一个‘德’字,那么,你就属于光荣者,胜利者,勇敢者和最大的赢家。”

孟蹄将军不失时机地劝导着这位中尉,结果不出所料,中尉在最关键的时刻,终于选择了孟蹄给他指出的正确道路。

这一点令孟蹄将军十分满意。

是啊,没有“德”,或者离开了“德”,那必将招惹是非,引来杀身之祸。

现在既然人家心中都有一杆满意的“秤砣”,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请孟蹄将军明示,我的出路在哪里?难道我就这么一条路要走到黑吗?黑一点并不可怕,我们前辈们都是在摸索之中前行的,摸着石头过河必定还是有不小收获的。关键在于一直黑下去并不是一个长远办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位中尉出口不凡,讲的都是未来发展的硬道理。

“请你放心,我们吕国的战俘方针就是,老实交代,从宽处理,坚持留下来的,我们一定一视同仁。”

孟蹄的态度非常清楚,显然就是在给中尉指路引航。

他接着说:“如果你现在想清楚了,我可以继续把你留下来做我们的中尉,绝对相信你,支持你,鼓励你。你意下如何?”

孟蹄对这位中尉从原来的高压态势,到后来的诱导态势,再到现在的理顺态势,大约用了小半天的时间。

不得不说,孟蹄将军是成功的,因为现在的中尉已经到了选择给吕国卖命的时候了。

“好,一言为定,驷马难追。我认了,我认了你这位东方教父。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像你这样智慧的人物。今日领教,十分佩服。”

中尉看大势所趋,别无选择,并且很佩服孟蹄的所作所为。因此也就死心塌地留下来了。

在战俘之中有了这个领头羊,擒贼先擒王嘛,有了这个中尉做榜样,剩下的问题也就非常容易解决了。

孟蹄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担心这么多战俘不听他的教化,而返回羌衍囯继续充当作战力量,那样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和风险。

现在看起来是一种说服教育,而实际上相当于和在战场上打仗争取力量一样的效果。

果然如孟蹄将军所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选择留下来的几乎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

当然,这项工作也动用了不少人力,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是吕国军队上下集体努力的结果。

争取了这股力量,无疑就是瓦解削弱了羌衍囯的力量。

这样力量的增减对比,理所当然更有利于郑督军他们吕国。

郑督军对孟蹄他们的工作效果非常满意。

他认为这样的效果更有利于提振士气,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绝对的明智之举,也是一场思想战线上的绝对胜利。

为后续继续征服羌衍囯做了非常必要,也非常有益的铺垫。

当年要不是我孟蹄给你出了这个收复羌衍国的主意,你郑督军能够这么做吗?

现在你侵略人家秦国在先,怎么能够满口胡言,硬说是人家羌衍国却“德”呢?从现实意义上说,你郑督军才是真正违反了“德”,你才是行“德”施善的违背者。

而这种革命与变革,与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不同。

原因很简单,它破坏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破坏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

这对于一个小小的羌衍国来说,简直就是倾其所有,把搬家的本领全部都使出来了。

郑督军的策略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而人家充其量只不过是在国王发丧期间出兵打仗而已。而且还是属于那种自卫反击的行为。

于是,孟蹄想,如果按照你郑督军现在说的理论,判断战争失败的首先不是别人,正是你吕国军队自己。

就在抓获羌衍国中尉的第二天,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变。

本来羌衍国的人口就少,再加上连年与周边国家作战,特别是和契丹国作战,现在的人口总数比原来几乎少了五分之一还要多。

除了人口在减少,更重要的是,土地和牧场也在不断地浓缩和减少。

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数据,这种情况足以说明,现在羌衍国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已经不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生了剧烈冲突,这必然会导致一场深刻的变革。

也可以说他不是不敢,而是自己心目中有一本老账要算计。给郑督军出主意想办法,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小小计谋而已。

孟蹄的猜测一点没有错。

孟蹄严肃地对羌衍国中尉说道,说完这句话,他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这种感慨既是空前的又是绝后的。说是空前的,是因为历史上的羌衍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吃过败仗,而这种败仗打得羌衍国体无完肤,狼狈不堪。

让郑督军没有想到的是,羌衍国竟然动用了全国兵力,黑压压到处都是羌衍国的军人。

孟蹄派出的侦察兵做了一个实地预测,参战人数竟然达到了9000多人。

可是,尽管孟蹄心里这样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不敢仗义执言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