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巴国传》
巴国传

第18章有城难进

神偷杨说:“我们可以装扮成农夫、屠夫、渔夫、猎夫和樵夫,但我们不是农夫、屠夫、渔夫、猎夫和樵夫。”

小杨子说:“你说过无数遍了,我们是剑客、刺客、侠客,是壮士、志士、义士。”

神偷杨说:“我反复提醒你,是要告诉你,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不成为朝廷命官也行,但你得有保护伞,朝廷里要有你的人。”神偷杨说。

“我只有你这一个朋友,别说朝廷,哪里都没有我的人。”小杨子说:“难道你朝廷里有人?”

“我是在说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社会的现实、现实的社会。”神偷杨说:“不过朝廷里真还有我一个好兄弟,这次来到都城我是要找他的。”

震霆和巴蔓子正带兵在南方边境平乱,战争已大获全胜。

震霆担任这次平乱战争的总指挥,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治军实践,全军将士正在喝庆功酒。

“第一碗敬大太子,大太子威武勇猛、足智多谋,尽显王者之风,我们永远跟随大太子!”巴蔓子带领龚铁木、顾索格、丁帅、彭腾等一干武将举碗敬震霆,说完一饮而尽,向众将士亮出空空的大碗。

“我们永远跟随大太子!”全体将士端起酒碗大声附和后,也一饮而尽,亮出空空的大碗。

震霆端起酒碗:“此战离不开大将军的鼎力辅佐,更离不开众将士的浴血奋战,胜利属于我们,胜利属于父王,胜利属于巴国!”

震霆说完,仰头一饮而尽,亮出空碗环绕一圈。

全体将士齐声高呼:“我们永远跟随大太子!”

因为都知道震霆是王位继承人,把宝押到他身上,此举不属逾规越矩。

接下来,震霆接受武将的敬酒,每一名武将敬三碗。

接受结束,震霆一一回敬各位武将,回敬每一名武将也是三碗。

三乘以二,再乘以人数……不去统计喝了好多碗了,只能说震霆好酒量,肚子真能装!

人逢喜事,千碗不醉。

酒正酣,气氛正浓,喝得正是高兴时,都城“王危、速归”的紧急军令传来了,震霆和巴蔓子只得扔下酒碗,向南方望了一眼,带军迅速返回。

巴国的南边是夜郎国(今贵州省)。

没错,就是夜郎自大的夜郎。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派使节到西南探寻由长安到印度的通道。汉使到达滇国,滇王炫耀,汉孰与我大?汉使到达夜郎国,夜郎王也炫耀,汉孰与我大?这就是夜郎自大的典故,也是妄自尊大的代名词。追根溯源,“汉孰与我大”的专利当属滇王,夜郎王不过是步了后尘,背了黑锅。

怎么会王危呢?

这个军令打了震霆一个措手不及,震霆清醒了,没有有醉意,牵挂着父王的安危。

巴蔓子也觉得奇怪,巴王好好的,怎么就有了危险?是什么危险?

返回路上,震霆不停地问巴蔓子是怎么回事,巴蔓子不停地安慰震霆要淡定不要乱了方寸。

震霆和巴蔓子带领大军回到都城,却只能驻扎城外,不准进城。要进城可以,只准震霆一人进宫。守城将士已经换人了,不是巴蔓子的亲信。对于平民百姓,验明身份后是可以进出城门的。

这又打了震霆一个措手不及,震霆享有的太子特权和巴蔓子享有的将军特权没有了。

震霆准备孤身进城,身边人立即阻止,说宫内情况不明,进城有危险。

巴蔓子的几个亲信跑来将这几日宫内宫外发生的情形说了出来,震霆和巴蔓子这才知道巴王遭受了刺杀,生命有危险。

这几个亲信请求震霆和巴蔓子注意生命安全,有人追杀。

巴蔓子挺直胸膛:“本将军随大太子回城,这一路走来,没有谁来追杀我们呀!再说谁敢追杀我们?”

一个亲信说:“城内将士都在传言,是庹大人下令追杀大将军和大太子的。”

“你说官兵追杀我们?”巴蔓子嗤笑一声:“笑话!所有官兵都是由本将军统管的,庹大人怎能下令追杀我们?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要说追杀,也是本将军下令,提取庹正执的首级!”

“追杀我们不成立,父王完全信任我们。”震霆说:“这里面可能有误会,事实证明,没有追杀,如果有,也只是你们听到的口头追杀。”

有位武将说,在回城的路上,遇见过好几拨行迹可疑之人,他们打探过大太子和大将军的行踪,但见有众多护卫随行,他们随即离开。

震霆得知有官员怀疑自己是幕后主使,巴蔓子得知自己成立快意堂谋害巴王,两人气得说不出话来,真正的幕后主使太阴险恶毒了,诬蔑栽赃,这分明是置自己于死地。好在巴王明察秋毫,识破诡计,明令放过他俩,否则召回令就是追杀令。

震霆不相信巴蔓子作乱,但还是责问:“大将军成立了快意堂?”

巴蔓子满脸委屈:“冤枉呀,我也是第一次听闻快意堂这个组织。还有,我也不相信大太子是幕后主使。”

震霆喃喃自语:“本太子相信大将军,正如大将军相信本太子。那会是谁作乱呢?真有快意堂这个组织?本太子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在战场上,震霆冲锋在前、明察秋毫、决胜千里,体现的是机警、敏锐、果敢。面对王宫突生的变故,震霆的表现是笨拙无能、反应迟钝、不知所措。这也难怪,震霆习惯于在军队中下达命令,在宫廷中耍手腕不会,在朝中安抚大臣更不会。

巴蔓子不甘心,再次来到城门外:“你们把我当空气了?当我不存在了?我是大将军,保卫都城是本将军的职责,进城不进城,应由本将军说了算,本将军被拒之城外,这要是传出去,本将军就闹出天下的大笑话。”

“进城不进城,你说了不算!”督易图没有生气,在城墙上高声大喊:“国家没有规定大将军就不能闹大笑话。你是大将军,我是副将,我是你的下属。但请大将军谅解,大王病危,特殊时期,特殊规矩,你不能进城,我是在执行庹大人的命令,我相信大王的口谕。”

都懂的,三太子才是未来的大王。至于大太子,就让他做一辈子的大太子好了。

巴蔓子知道督易图一向自负,总是看不起别人。说穿了,督易图看不起巴蔓子,认为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大将军。当然,督易图是身经百战的武将,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能当上都城第一副将,也是靠本事立足的。

巴蔓子接受不了巴王的口谕。不对,一定是哪里发生了误会。半年前,巴王让我一步不离大太子,目的就是保护大太子的生命安全,不能让王位继承人遭遇不测。巴王私下还给我说过,大太子一旦继位,无条件支持大太子作出的任何决定,要全力辅佐大太子建好国家,我也向巴王信誓旦旦地保证,必将保护好大太子的人身安全、执行好大太子的任何决定、全力辅佐好大太子治理国家,难道口谕是假的?

震霆更接受不了父王的口谕,难道父王不信任自己了?不对,肯定是哪里发生了误会。因为父王在各种场合指定我是王位继承人,文武百官也认可王位继承人是我,我也想过有朝一日继位作大王,但父王的口谕却是传位三弟。王位易主,突然就与王位无缘,从天上掉入深谷,这个打击太残酷了。

震霆还是接受不了父王的口谕,父王究竟是怎么了?父王私下给我说过,一旦继位,有两件事赶紧做,封侯是其中之一,立即封二弟、三弟、四弟为侯,驻守阆中城、枳城、巫邑,抵御北方蜀国和东方楚国。父王还一再叮嘱我照顾好二弟、三弟、四弟和五弟,兄弟要精诚团结,骨肉同胞,切忌自相残杀,否则天打雷劈。父王丑话在前,诅咒的话也说了,怎么就把王位传给三弟了?我是当着父王的面发了誓的,时刻谨记教诲,一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难道父王老糊涂了?但父王并不老,才五十来岁呀。

震霆紧握拳头,咬紧牙关,恨不得剥了督易图的皮吃了督易图的肉:“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王位继承人是本太子!”

小杨子说:“寻求他保护你?”

神偷杨说:“我是需要保护的人吗?我只是想跟他说两句话。”

神偷杨和小杨子在城内东南方向一偏僻处买下一处空宅,算是把家安定下来。白天官兵挨家挨户搜查,对过往行人一一盘查,他俩要么躲在家中不出来,要么乔装打扮出门避难。

他俩不管怎样装扮,装过父子,装过父女,装过母子,装过母女,装过爷孙,模样滑稽可笑,大大方方地进城出城,走在官兵面前无人认识。甚至走在督易图面前,督易图也不认识,督易图的手下夸下“三日内必定抓住”的海口自然作废。

小杨子用手推了一把神偷杨:“去你大爷的。”

“搞错没有?我们是无辜的平民,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地成了朝廷要犯,这是朝廷在跟我们作对。”小杨子说:“难道你还想成为朝廷命官?”

小杨子说:“你的好兄弟就是我的好兄弟,到时见面认识认识。”

神偷杨说:“必须认识。”

神偷杨说:“行不通、行不通,那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你想,官兵见了美女,还是两个美女,你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神偷杨说:“你是哥哥还是妹妹?”

如果用网络语言表达,则是:“你是GG还是MM?”

小杨子说:“我站起尿尿,你说我是什么呢?”

“我也这么想,我们是搭档。”神偷杨说:“我可以打扮成中年妇女,我们装成母子俩,也不是通告上的一大一小两男了。”

小杨子说:“我们都可以打扮成女的,装成母女俩,两男变两女!”

“我的身份是要做一名真正的好人。”小杨子说:“你那位好兄弟呢?”

神偷杨说:“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会让你们相识的。”

小杨子说:“好坏,坏人!”

“我不是坏人,坏的人不是我,是那些欺负良家妇女的官兵。”神偷杨说:“我最好打扮成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就不是通告上的中年汉子了。我俩在一起,就是爷孙俩。”

“这些朝廷狗官就知道欺负人。”小杨子说:“官兵好对付,我打扮成小姑娘,我们装成父女俩,这就不是通告上的一大一小两男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