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西游仙话》
西游仙话

第11回知人知面不知心

随即心里有些微微转怒,回首但见颜如玉在人群后缓步而行。眼神一扫,众长老低眼看地,并不看这边。

随即刘圆生望向颜如玉,只见颜如玉先一摇头,后单手做一掐诀状又微微点头。

刘圆生会意,施法向双足助力,努力迈开小步,与几个汉子博劲。

紧随身旁的颜如玉上前贴住刘圆生,耳语道:“夫君但走无妨。”

刘圆生从没与人耳语过。但觉耳边酥风阵阵,浑身发麻。

但听得此话内心意志却坚定起来。便不再犹豫,迈开步子朝村外走去。

“恳请刘仙人赐福青平乡,保此地风调雨顺。”

众汉子闻言松开了刘圆生下半身,退回人群中。

刘圆生便撤了法力,回头望向一众长老。正与开口解释误会。忽闻村外传来一阵人声。

“宋大人到,哪个是刘圆生,快快出来。”

刘圆生闻言不悦,这还没完?!

只见众乡民退去,但仍作跪拜状,刘圆生便知此跪是向这位宋大人行礼。

“众乡亲请起。”

一个面有福相的官服男子走来道,其身后还跟着大约七八个衙役,众乡民闻声不再跪。

刘圆生放眼打量,心里暗忖道:“想必此人便是宋大人。”

“见了宋大人,为何不跪。”

宋大人身后一个衙役说道。

“刘某本不是武平国人,故而不跪。请宋大人恕罪。”刘圆生道。

“无妨。本官是牛山镇司掌税收的小官。何敢受刘先生跪礼。”宋大人皮笑肉不笑道。

刘圆生见此深感不好,但也无奈,便行了一个拜礼。以表歉意。

“听闻青平乡有一教书先生,尚未入册。故此前来,是为公事。”宋大人道。

“不必劳烦了宋大人为在下登册,刘某今日过后便不再青平乡居住了。”刘圆生道。

“唉?这本官可不曾听闻,今日不是还没过吗。在其位,谋其政,今日本官行的是为国为民之善事,不知刘先生可有见教?”

“不敢,刘某自当依从。”

刘圆生十分无奈!

说罢,宋大人与刘圆生一问一答,刘圆生所答之事无非姓名年龄出身一类,皆被一名师爷记录在册。随即师爷与宋大人耳语了几句。

宋大人点点头,师爷方退到一旁。

“本官其实无意为难刘先生,全是公事公办。刘先生来青平乡已久,也未入册。今日登册,按你在青平乡谋职三十年计算。且纳税银三十两。”

宋大人面色一本正经,俨然公事公办。

刘圆生微微一笑,大感宽慰。既然花钱能解决,那就放心了!

刘圆生这三十年不止在青平乡谋职得银,在他处也得了不少银子。

但四处求书,花费甚大,三十年的积蓄也仅有七十余两。

“即便交出税银三十两,剩下四十两也不少,足够用作盘缠远行一次了。”刘圆生这般想到。

随即刘圆生取下身背包裹,伸手进去掏出一些银两。

只见一红脸衙役上前接过银两。

红脸衙役身板笔直,举着高高的头颅,眼睛上挑,似是在看天上的飞鸟,一副高高在上睥睨万物的样子,竟比那宋大人还像官。

又有四个衙役不知从哪抬出一众器具。刘圆生细看,有深锅,木柴,量秤,火钳,似是一套铁匠铺子的器物!?

刘圆生不知衙役一行这是要作何,只能听任。

红脸衙役拿着刘圆生的银子先称重,报了个三十一两。

随后这位红脸衙役取一宽厚剪刀,剪下一点碎银。

再一称重后,报了个三十两。

随即便把碎银还给刘圆生,刘圆生不接,但红脸衙役硬塞给了他。

然后红脸衙役将三十两银子倒入一深锅,另有一黑脸衙役生火续柴,一矮胖衙役掌风。

热风呼呼的吹向众人面庞,但没人有所动。

少顷,一名瘦高衙役将深锅中的银水倒入一合适模具中。

但不知为何,瘦高衙役狠狠踹了盛放模具的器物一脚。随即抱着脚揉了又揉,想来是用力不小。

银水在模具中略一冷却定型后,一名白脸衙役用火钳夹起一块热气腾腾的银锭浸水降温。随即便将银锭交给红脸衙役再次称重。

这一套动作下来,一气呵成,甚为熟练,竟不消一刻功夫。

红脸衙役称重后,报:

“除去火耗,所纳税银十五两!”

刘圆生闻言神色大变。

“这人间竟有如此荒唐之事。什么火耗?!竟能除去白花花的银子一半重量。可是我观书甚少,从未读到过这等奇事。看来今后还是要博览群书,勤读苦练。”

书呆子刘圆生这般想到。

宋大人见此,满意的道:

“刘先生,税银未纳足。是当下缴纳,还是来年再补?”

刘圆生道:

“不知宋大人所言当下与来年有何不同?”

“刘先生这般问,或许是有所不知。官银纯足,但是民间银子掺假颇多。火耗实为除去杂质,乃铸银入官库过程中不可避免之事。”

宋大人略一顿,神色淡然,乍看竟有一副清正廉洁之风骨。

“但每批银子掺假不同,来年火耗或许只有十之一二,百之一二都说不准呢。”

刘圆生方明白,这宋大人必定是村中长老招来的。以纳税银火耗为手段,克扣钱财,逼他暂时留在这青平乡!

“我刘圆生岂是贪恋钱财之人!你有这武平国法,我遵之便是!”刘圆生心想到。

于是刘圆生开口问道:“恕刘某愚钝。敢问宋大人,这火耗除去银子重量一半以上的情况可有吗?”

宋大人闻言面色一变。

“不知者不罪。刘先生万勿再言一半以上的火耗!我武平国有律令,各地若是发现一半以上的火耗可是要杀税官头的!”

“原来如此,请恕刘某失言。”刘圆生道。

虽然刘圆生并不知晓这律令设立的缘由,但是只知一半火耗是上限便可。

刘圆生伸手摸了摸包裹中的银两,稍一计算。

“不必来年,当下便缴。”

随即又掏出大概十五两银子。

红脸衙役接过,称重后报了个十五两四钱,将多余四钱还给刘圆生后。

只见众衙役又是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

“除去火耗,所纳税银七两五钱。”

。。。

刘圆生就如此一直补交银两。

。。。

“除去火耗,所纳税银三两七钱五分”

。。。

“除去火耗,所纳税银一两八钱七分五厘”

。。。。

红脸衙役便这样一直报了下去,每次都有火耗,每次都是一半!所纳银两越来越少,但不见断绝。

刘圆生心焦,望了眼日头,天色已然不早。

这时,有一人走来,对宋大人行了个礼,随即伏在宋大人耳边耳语。

刘圆生随即施法聆音,听得一句。“。。。差不多得了。。。”

宋大人听完便唤来红脸衙役,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红脸衙役随即转身,报:“综上所得,刘圆生纳税银已足三十两。”

刘圆生也没言语。只见宋大人和一行衙役,也不管众人议论。

待众衙役收拾完一堆器物后。宋大人一行自顾自的离开了。

青平乡众长老见此,纷纷面露失望之情。

一位长老上前正欲言说道:“天色已晚,刘先生何不。。。”

“不必多言。刘某不怪。”

刘圆生立刻回复道。

随即向颜如玉招手,二人便徒步离开了青平乡,奔牛山镇而去。

一路上刘圆生也不说话,似是在想些什么。

方一到牛山镇已经入夜,便与颜如玉投了一家客栈。

第二日,刘圆生雇了一辆马车,简单交代了一番。

马夫驱车便向城外驶去,路过一个叫蔡记的裁缝铺子稍作停顿。刘圆生下车进了铺子,少顷便走了出来。

此后马车便出了牛山镇,一刻也不停的绝尘而去。

尚不知马车驶向何方,且听下回分解。

刘圆生身边的一众长老,见刘圆生脚下生风。便招呼众长老齐跪,同时喊道:

“刘先生请留下!青平乡愿为先生修祠。”

人群中一些精装汉子跪挪到刘圆生身前,一汉子忽一把抱住刘圆生下半身,其他汉子见状也上前一把抱住。

刘圆生下身被这几个汉子一抱,竟动弹不得。

众位长老又大声齐喊:

上回说到刘圆生受众人跪拜,正不知如何是好间。

众乡民看见长老们此言一出,仿佛得了令一般。

原本跪于赵府左右的众人,都向刘圆生身边移动,把刘圆生团团围住,只余一个尺许圆形空地。

但看众乡民恳切渴望的眼神,便双目视天,并不与众乡民对视。

“恳请刘仙人留在青平乡!青平乡愿为刘仙人修庙供奉香火。”

刘圆生听罢,便知是自己这不老容颜疏漏了,但此间无法解释。便不言语,继续走着。

众乡民听得长老所言,像是得了令。

颜如玉见此,停下跟随,任乡民围住刘圆生。

刘圆生虽脚下未停,但走的慢了。

只见刘圆生下身合抱几个大汉,但仍被刘圆生小步拖曳前行。

众长老见此,知是拦不住刘圆生。便再一齐声喝道:

刘圆生就这般一直走,众乡民就一直跪随,颜如玉与诸位长老便在人群后方缓缓而行,可见众人目标并非颜如玉。

过了良久,快到青平乡村口,眼见刘圆生就要走出村去。

众乡民也不起身,跪在地上用双膝挪动。刘圆生近前所跪乡民,边挪动,边双目凝视刘圆生,露出恳切的神色。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