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最后的摸金校尉》
最后的摸金校尉

第二百四十三章掌眼牡丹青瓷大瓶

史大夯抿嘴一笑,给耿长怀解释道:“耿叔,您真是老糊涂了,刚才我师父就给咱们说了,

宋朝时期的龙泉窑,烧制出来的器物,圈足都会有“铁足”或者“朱砂足”的现象,就是不会有窑渣沾在底足上这一说的,只要底足有窑渣之类的残留物,那就是赝品。

因为宋朝时期的器物,都是放在干净的圈足或者圈饼上烧制的,不会像隋唐时期那样,把底足烧制的脏兮兮的。”

平民百姓的实用器物或者祭祀器物,都是黑陶器物或者红陶器物,也就是俗称的那种瓦罐。

到了隋朝之前,才有好多窑口开始给泥坯施以釉料,烧制出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物了,

由于陶瓷器物的器型,就是从青铜器演变而来的,施釉之后一改陶器那种灰头灰脸的品相,

费叶平坦然一笑解释道:“不会的哥哥,元朝和明朝时期,龙泉窑烧制的器物,由于装烧技术的改进,圈足上不会出现铁足,或者朱砂足这样的痕迹了,

只是会出现少量的火石红,什么是火石红呢?它就是泥坯里面含有某一种矿物,经过烈火煅烧产生窑变形成的,

因为其颜色酷似可以打火的火石颜色,所以就命名为火石红。”

费叶平话音刚落,耿长怀就拉长音调说了声:“啊……”

大家都以为他听明白了,谁知道耿长怀来了个大喘气接着说:“还是没听明白!”

一看耿长怀这个老顽童,这么顽皮,四个徒弟当时鼻子都气歪了,

要不是碍于他是自己的师叔,史大夯保准上去就是一记勾拳送给他,看他长不长记性。

这时候,雷碾子从地上拿起了另外一只龙泉窑瓷器——牡丹青瓷大瓶。

双手高举,扯着嗓子吆喝道:“都来看都来看,这只瓶子六斤半,都来瞧都来瞧,瓶子发霉都不长毛!”

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不止,都笑雷碾子是个活宝。

费叶平急忙招招手喊到:“碾子,拿过来,快拿过来,别摔在地上了,这玩意虽说不及五大窑口的器物值钱,可是它到年代了,换两桌酒菜还是绰绰有余的。”

师父这么一说,其余三个师兄弟,也跟着嚷嚷着:“碾子慢一点,要是弄碎了半月的口粮就报销了。”

“轻拿轻放啊碾子,这可是两桌下酒菜啊,”

“碾子,你要是把这两桌酒菜弄黄了,我非把你架到火上烤的吃了不可,”

“众怒难犯啊,”雷碾子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然后把牡丹青瓷大瓶放在了桌子上。

费叶平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然后拿起牡丹青瓷大瓶,里里外外仔细查看了一遍,这才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

随手拿起水烟袋,点燃一锅子烟丝,慢悠悠的抽着水烟,脑子里面极力搜寻着有关唐代牡丹青瓷大瓶的有关记忆。

史大夯他们几个这才借机拿起牡丹青瓷大瓶,轮流观摩一番。

牡丹青瓷大瓶,敞口口径一尺四寸不足,高六寸不足,圈足直径四寸有余,

器型硕大,胎体厚重,敞口高颈带有弦纹,底足露胎粗糙,

器身通体施以天青色釉料,有刻花牡丹纹饰。

雷碾子看着看着就问到:“师父,这个牡丹青瓷大瓶的圈足,咋和牡丹缠枝纹盒不一样啊?上面不但有窑渣,还有这东西是什么呀?”

景铁锁也凑到跟前失声喊到:“就是啊,烧制的这么粗糙,圈足又这么脏,该不会是仿品吧?”

费叶平闻言放下手中的茶杯,伸手接过牡丹青瓷大瓶,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说:“不会是仿品!此物虽然圈足粗糙,却符合龙泉窑特色的露胎工艺,

其器型胎壁厚重,器身釉色厚润,造型线条流畅,尤其是颈部转折非常自然,有神韵,符合龙泉窑特有的风格。

再加上器身的刻花牡丹,婉转流畅,自然生动,这种高超的纹饰技艺,不是一般做仿品的庸手能够做到的,

至于你说圈足上粘的不像窑渣,我告诉你,那就是窑渣,

都是因为没有垫烧,圈足在窑内粘上窑渣,烧制时圈足部位受热程度不同,才造成这种有颜色差异的现象。”

这时候,外行人耿长怀又问道:“那么贤弟我问你,像隋唐时期的仿品应该是什么品相呢?”

费叶平笑了笑,先给耿长怀竖了一个大拇指,赞扬一下他的进步,

然后才解释道:“隋唐时期龙泉窑的仿品,市面上几乎没有,因为那时候瓷器处于起步阶段,高仿的作坊还没有衍生出来,

到了元朝之后,就有一些小窑口,开始生产龙泉窑的高仿品了,

但是烧制出来的作品器型呆板,线条生硬,过于刻意作品的规整,而导致整个器物神韵尽失,釉色也是浮光隐显,缺乏真品那种內敛的厚重感,

那品相,别说让我过手掌眼,就是哥哥你一眼也能辫出真伪来啊!”

费叶平一口气普及完龙泉窑仿品的常识,临收尾时调侃了一下耿长怀,

顿时把大家都逗笑了,耿长怀也不好意思的默默脑袋说:“哼,我以后要是遇到这种仿品,我就不用看,只要用手一摸,器物的线条生硬,有棱有角过于规整不自然,那就是仿品对吧贤弟?”

话音一落,费叶平刚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水,马上笑喷了出去。

四个徒弟也被耿长怀的话语,以及费叶平笑喷的画面,笑的前翻后仰直不起腰。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最后的摸金校尉更新,第二百四十三章掌眼牡丹青瓷大瓶免费阅读。https://

变成了光亮洁净,富贵华丽的品相,所以一经问世就颇受大众喜爱,市场的需求量也是日甚一日,

从此打开了青铜器的换代时期,垄断了所有实用器的市场。

几个徒弟听完之后,由衷而发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这时候,外行人耿长怀又冒冒失失问道:“贤弟啊,那么到了宋朝时期,龙泉窑烧制的器物,底足又是什么品相呢?”

“啊,原来是这样的,知道了师傅。”

费叶平抿了一口茶水,舔了舔嘴唇说:“众所周知,唐代之前有权有势的家族,无论实用器物,还是祭祀器物,用的都是青铜器物,

这股销售热潮使得普天之下所有的窑口,都开始烧制这种上釉的瓷器,当然龙泉窑也不例外。

由于当时烧制瓷器的技术,是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说烧制的器物底足,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瑕疵的。

所以说只要是遇到唐代龙泉窑的器物,最好的辨别方法就是看底足,

“长见识了,师父要是不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这种牡丹缠枝纹盒的品相,定会让我沦为高仿品或者是赝品。”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这是因为当时的装烧技艺,还没有发展到用垫饼或者垫圈来烧制器物,而是直接放在窑口里面烧制,

所以圈足上就会粘上窑渣,也就是燃料燃烧完的废渣,经过高温烧制之后,就残留在圈足之上,

耿长怀白了史大夯一眼,低声训斥道:“就显你能!这点常识我能不知道吗?你以为我真是那种,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人吗?”

训斥完史大夯,又接着问费叶平:“贤弟,那你说元代龙泉窑烧制的器物,底足会不会也是铁足,或者是朱砂足呢?”

如果底足干干净净的,那么恭喜你,遇到高仿器物了,也就是赝品了,

因为唐代之前龙泉窑出来的器物,当时没有垫饼或者垫圈那种技术,烧制出来的器物,底足就没一个干净的,知道了吗?”

比如我手上的这件牡丹缠枝纹盒,你们看它的圈足部位,是不是非常粗糙,和器身施釉部分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