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最后的摸金校尉》
最后的摸金校尉

第二百四十五章玉柄青铜剑秘史一

费叶平这么一解释,雷碾子第一个蹦起来说:“哈哈,我现在相信古时候,真的有记载瓦砚的古籍了。”

史大夯也举手发言:“我像佛祖发誓,我也相信了。”

雷碾子一脸嫌弃之相看了看史大夯说:“就你这点屁事,佛祖都懒得理你。”

四个活宝这才停止了争吵,喘着大气静等费叶平接着讲解。

这时候,耿长怀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问道:“贤弟啊,你是越说我越糊涂了,刚才听你说什么瓦砚,过了一会又听你说砚瓦,你倒是给个明白话,到底是瓦砚还是砚瓦呀?”

四个正在喘大气的徒弟,马上一边鼓掌一边说到:“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想这么问呢?”

“嘿,说来说去,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再变来变去,也是瓦和砚两个字,在那里变来变去的,你们说对吧?”

“我去,还是你看的明白铁锁,一针见血呀,”

“这不叫一针见血,铁锁这一招叫揣着明白装糊涂,跟着咱们起哄了大半天,

最后抛出这个杀手锏,让大家觉得他与众不同,你说他这是不是在阴咱们呢?”

“对,他这种行为,就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真踏马阴啊,”

“真没想到啊,铁锁你竟然是这种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早知道你是这个样子,你那次骑猪难下的时候,就不应该救你。”

景铁锁被几个师兄弟说得一无是处,几次想争辩,但都无从插嘴,只有长叹一声闭嘴作罢。

看的费叶平,耿长怀和戴子瑾三个长辈,强忍住笑,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三个人才仰天大笑起来。

史大夯抬起头看了看三位长辈,扭头对几个师兄弟说:“看来师父他们是闲得慌了,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希望他们就不会盯着咱们笑了,”

“对,我支持师兄的提议,”

“我也赞成。”

“我也无条件服从你们的决定。”

四个人都达成了共识,可是给师父找个什么活干呢?几个徒弟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过了一会儿,史大夯诡秘的一笑,双手一拍,站起来拿起玉柄青铜剑,

走到费叶平跟前说:“师父,劳烦您给这柄玉柄青铜剑掌掌眼呗,我们几个都非常期待这方面的知识!”

费叶平抬起眼皮看了看史大夯,再看了看其余三个徒弟,知道这是四个徒弟挖个小坑埋汰他呢,

于是他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懒洋洋的接过玉柄青铜剑,从剑柄一直仔细看到剑身,

又从剑身看到剑柄这才说:“说起青铜剑的历史,那可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众所周知,青铜剑的铸造技术始于商朝,那时候的青铜器皿铸造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可是对于铸造冷兵器这一领域的技术,乃是一片空白,铸造出来的青铜剑,实在是一言难尽,

品相十分粗糙,器型也是难以言表,比现在这把剑的剑身短而宽,就像三月天的柳树叶子那形状,

就是如此不忍直视的冷兵器,在那时已经是象征权利和地位的标志,

只有身份显赫,权高位重之人才能佩带,退一万步来说,也只有这些人能佩带的起,”

费叶平说完就把玉柄青铜剑放在了桌上,

雷碾子马上拿来木尺,来给玉柄青铜剑量量身高,一尺下去,玉柄青铜剑的长短宽窄众人皆知。

剑身长二尺不到,剑身中间呈凸楞形状,剑身侧面呈棱状,呈现出剑刃光滑锋利的品相。

剑柄长四寸不足,宽一寸有余,剑柄与剑身中间有一隔板,剑柄成圆柱状,上下各有一道园箍牢牢固定住,

剑柄上面镶嵌了象征身份的玉饰品,故名玉柄青铜剑,又被称作“玉首剑”。

雷碾子放下木尺,拿起玉柄青铜剑说到:“师父,您说青铜剑像树叶子,可我咋看这都不像树叶子啊?”

费叶平还没说话,几个师兄弟就开始调侃雷碾子了:“碾子,你是不是早上起来把脑子丢在炕上了,师父刚刚普及过得话,你这么快就忘了,真是不长记性啊。”

“他这叫没心没肺,活的不累,哈哈哈……”

“说的不对,他这叫记吃不记打!”

“你说的有点过了,这句话可是用来形容猪的,”

“我形容过了?我哪点过了,你扭头仔细看看,碾子那长相不适合那句话吗?”

三个师兄弟都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雷碾子,非常默契地继续说到:“卧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句话用在碾子身上,那是在贴切不过了。”

“嗯,我感觉那句话就是为碾子量身定做的。”

“这句话再合适,也不能拿碾子和猪比较啊,拿他和猪比较,简直就是再侮辱猪。”

史大夯这句话刚一落地,雷碾子手持玉柄青铜剑就冲到他跟前,声嘶力竭的喊到:“史大夯你个傻子,我要杀了你!”

史大夯拔腿就跑,雷碾子手持“凶器”,紧随其后追了出去。

戴子瑾刚要站起身去劝说,却被费叶平拦住了说:“贤弟,你不要去管他们的事,这几个活宝要是嬉闹,你就装作没看见,他们打闹累了就和好如初了,不信你走着瞧!”

既然作为师父的费叶平都下了这话,作为师叔的戴子瑾也不好强出头了,只有和耿长怀两个人,默默地等着雷碾子和史大夯回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最后的摸金校尉更新,第二百四十五章玉柄青铜剑秘史(一)免费阅读。https://

“对,我也不明白,师父说的到底是瓦砚还是砚瓦!”

“想知道就别吵吵了呗,听师父给你普及普及吧。”

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著作来看,不难看出,各朝各代的叫法都不同,有叫砚瓦的,有叫瓦砚的,民间还有俗称瓦头砚的,

所以说遇到这种器物,叫它瓦砚是正确的,称它为砚瓦也是合情合理的。”

古籍最早有关砚瓦的描写,唐朝文人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有诗为证,描写就是有关瓦砚的那点事。

费叶平看到四个徒弟闹得不可开交,就放下水烟袋劝到:“静一静,静一静,咱们说的是瓦砚,不是秦砖也不是汉瓦,你们几个大可不必为此大动肝火啊,”

费叶平一手拿着水烟袋,一手朝着大家挥了挥说:“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关于这个瓦砚的叫法,自古以来就有两种叫法,

一种是叫砚瓦,一种是叫瓦砚,有关古籍上记载说是砚瓦,民间俗称就叫瓦砚。”

这一幕被耿长怀捕捉到了,他笑眯眯的对费叶平说:“贤弟,你就放下烟袋给孩子们说说呗,看把孩子们都难为成什么样子了,”

以及唐朝诗人贯休写的《禅月集,砚瓦诗》,里面写到“应念研墨苦,无为瓦砾乐,”说得也是砚瓦。

再追溯到宋朝时期,文豪苏易简写的《百宝总珍集-瓦砚》

明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汉末未央宫瓦砚记》里面的叫法是瓦砚,

史大夯也跟着起哄到:“就是啊,这瓦片弄出来的东西,还值得记载到古籍上去吗?说出来我都不相信!”

杨树根双眼冒着精光,看看史大夯他们,再看看费叶平,几次想张嘴说话,但是又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景铁锁和杨树根也掺杂其中嚷嚷起来:“真是难以置信,一个破瓦片制作的器物,竟然让那么多人竞相描写,真是不可思议。”

“写来写去还不是瓦砚,砚瓦,来回变换着位置写,有啥稀奇地呢?”

费叶平看看四个徒弟那期待的眼神,放下水烟袋说:“砚瓦即瓦砚,古时候长取古宫殿瓦为砚,或取屋顶之瓦为砚,故称瓦砚,或者瓦头砚!

但是瓦砚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是应该叫它瓦砚还是叫它砚瓦呢?这就要用历朝历代的古籍来考证了。

费叶平话音一落,雷碾子就站起来,指着桌子上的瓦砚说到:“师父,您说古籍上记载着这破瓦片,哎不对,记载着这瓦砚台?这古人也真的是闲得慌,没什么写了弄个瓦片做文章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