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北京过往食单》
北京过往食单

第十章 香港炒锅

佾然的起步是从借抄马峰他们之前厨师培训的笔记开始的,各种知名菜谱及制作方法,整个抄了一个昏天黑地,头晕目眩。不过,那字里行间仿如阶梯,加之每天的耳濡目染,遂让他对中厨职业有了初步的认知。

他逐渐喜欢上了老郑炒菜的架势。一只宽大的一号边锅,薄黑铁质地,仅凭一块叠得方正的带手布扣在锅耳之上,并牢牢抓擎于左掌之中,右手执一把可盛放按港秤一斤十六两计水的不锈钢大勺;炒菜之时,边锅架在灶沿上向后依锅底的弧度一下一下顺势拉动,与此同时炒勺向前一下一下推动锅内的菜料,以达到均匀翻炒的目的,其中的协调与节奏感相得益彰,煞是一个有型出彩。

再加上用右膝适时配合开启与关闭,位于灶台下方的燃气连带鼓风的拨杆儿开关,以调节火力大小控制菜的火候,火苗时而冲起多高,时而又偃旗息鼓,豪气火焰与充耳风声交相呼应;并不时伴以向锅内依次投料后,随手且准确地将盛放配料的马兜(不锈钢小盆)扔入桶中的铿锵锐响。其一系列动作娴熟而潇洒,上下翻飞,干净利落,井然有序,一气呵成,又岂是一个刚猛了得,那几乎就是一种虎虎生风、气势夺人的视觉效果,跃然眼前。

在那一刻,佾然忽而浮生要成为一名炒锅的意念,并且是头锅!

一时间,佾然对老郑推崇有加,而马蜂和胖子却不以为然。

而佾然惟剩下了瞠目咋舌......

“这么说来,老几位都是一水儿的高手狠角色呀,那如今都跑哪儿去了?”佾然不禁地问道。

然这对于一个之前在家基本不下厨房,可说是锅勺不碰,菜刀不摸,且菜只会做糖拌西红柿的主儿来说,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你呀,是没见过以前的那帮香港师傅,不论炒锅还是砧板,个儿顶个儿是名厨,那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都是挂了号的,随便扒拉一个就是总厨!”胖子颇为赞叹的说。

“哈,井底之蛙了吧!说真的,现在这帮港(尸从)那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就说那砧板师傅吧,也姓郑。你知道人家是怎么给排骨斩件儿的吗?”马峰信誓旦旦,还故意买了个关子。

“没错,那不是一般的地道!一出手,当时就震撼全场,把哥儿几个都给惊着了,半天没言声!”胖子跟着补充道。

“哼,这些硬茬子要是留下呀,如今的这帮港(尸从)就都不在了!那差着行市呢!嗨,都给开了!”马峰不无惋惜地说。

“呦,那这么好的身手,不能够啊?”佾然大惑不解。

“太能够啦!前一拨儿人的身价太高,每月六万港纸,现在这拨每月三万,差了一半儿呢!那管理集团前期投入太大,估计是花冒了,现在开始紧缩了,他们多会算账啊!”胖子悻悻地解释着,一语道破个中玄机。

“哈哈,屌,黑风双煞什么时候改修炼砧板了?”胖子不由大笑起来。

“你大爷的,跟这儿胡喷!还六脉神剑、易筋经呢,哈哈……”马峰笑着继续说:“你是没瞅见,那老郑一手比着排骨的尺寸,一手抡刀就剁,就是那种大号砍刀,势大力沉,刀刀贴着手指头,一点都不带含糊的!那排骨件儿斩的嘿,根根寸段儿一边儿齐,整个就一艺高人胆大啊!”

“果然骇人听闻?”一个将信将疑。

“当真骇人听闻!”一个斩钉截铁。

“呵呵,不会是用九阴白骨爪生撕吧?”佾然立马跟进调侃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