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18章交战

选锋营不愧是在关宁军中都能拿双饷的精锐,猛攻一点,很快便杀溃了周围的清军。

后续的部队迅速跟上,扩大战果。

这下好了,本来就在紧急撤退的镶红旗还被关宁军狂暴鸿儒,一下子就被关宁军拦腰斩断,前后军失去了联系。

而他们的作用就是作为将领的亲兵、进攻的先锋、伏敌的精兵。

《纪效新书·行营篇·详启行》提到:“若贼在三十里外,凡经险阻,塘报传来‘请兵过险’,报讫,先发中军家丁精兵驰赴险处埋伏。讫,举号炮一声,点鼓,兵士过险。”

这段话是说明军行军遇到险要地形时,会派出精锐家丁先行深入,占领要隘,埋设伏兵,再让队伍通过,以保大军周全。

导致了军寨之中的士气相对比较低迷,在一次披甲人的猛烈进攻之中,清军甚至差点攻破了张克武所在的左翼。

幸好赵文亲自带队填补上了缺口。

不过这也不是最危急的时刻,赵文真正心急的是自己库房里的银子快不够了。

没银子,哪个京营的兵会跟着你打仗啊。

戚家军,关宁军能发挥战斗力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发够足够的粮饷。

只不过陕西三边的边军已经快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有些都开始准备扯大旗造反,或者干脆加入流贼。

不过在满清八旗面前,似乎农民军和饿昏了头的陕西边军都不那么重要。

农民军还没有能攻打北京的实力,而满清已经拥有了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的实力。

只好先苦一苦陕西的百姓啦。

战乱局限在陕西总比战乱来到了京师好吧。

言归正传。

选锋营猛冲猛打,赵文的火炮发威,被截断的两个部分一直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

岳托自然是希望能带走所有的镶红旗部队,可是被截断的部队却一直联系不上。

但凡想靠近一点点,就有远程武器在打击,人马损失不少,距离却越隔越远。

镶红旗的不少佐领都慌了神,失去了和主官的联系,现在只能各自突围,再寻找和岳托的的联系。

于是果断拿刀怒吼,下令突围,在生存的压力之下,不少八旗兵都涨红了双眼,誓要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而镶红旗的八旗不愧是清军作战序列中的精锐之一。

和选锋营的精锐撞上了,真是精锐对精锐,真刀对真枪。

刀刀见血,每一次碰撞都在激发出来自于血液中的凶狠。

就好像惊涛骇浪的海浪碰上了最为坚固的海岸线。

每一方都想要吞噬对方。

清军想出去,拼了命地砍杀。

明军想赚银子,拼了命地工作。

清军知道自己的前面就是明军的威远炮和将军炮,但是他们还是要勇敢冲锋。

因为铅弹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但是自己若是冲的慢了,杀得不够狠了,后面督战队的刀子可是长着眼睛的。

呼啦哗啦就砍在自己的身上了。

很快,满八旗就在高效又严酷的组织形式之下,轮番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人命真是比地上的泥土还不值钱,满八旗已经杀红了眼了,终于抓住了一个破绽。

考人命的堆叠,硬生生在明军的薄弱处撕开了一个缺口。

后续的人紧接着前方的人用人命打开的缺口,维持住宝贵的出口,而八旗骑兵也马上发动了冲锋,继续扩大缺口。

岳托本部兵马也迅速摆脱了祖大寿的追击。

两部迅速汇合,虽然损失较大,但是好歹保持了镶红旗的有生力量。

将来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眼前的情况,必须先去找皇太极了。

“传令!全军北上,你率先出发,通知皇上,袁蛮子带着关宁军来了,估计有个万把人。”

“奴才遵命。”

身边的一名亲兵拿着岳托的信物率先前往了皇太极所在的安定门。

看到镶红旗已经开始摆脱被分割合围,一路向北。

袁崇焕也下达了命令:

“全军休息,大扫战场!”

千里奔袭的关宁军终于得到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不少人都坐在满地狼藉的战场之上休息。

而申甫和赵文,都不约而同地带着粮草,前来犒劳袁崇焕和关宁军。

“就是你守住了岳托的进攻?”袁崇焕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小参将。

只不过在万历十五年,明廷“革去家丁名色,通将各营精壮军丁送验,改为‘选锋’……月给双粮……又令添设选锋把总,转送该营专领操务”。

意思就是明廷取消了在京营中家丁的编制,统一改为了选锋营。

给了皇帝安全感,皇帝还不得把自己当做恩人来看?

袁崇焕心里还是颇有些得意,自己要展示关宁军的实力了。

所以袁崇焕看到自己的精锐选锋营冲入敌阵的时候心里也是颇为肉疼。

选锋营其实就是明军将领的武装家丁私兵,往往是将领所率领的部队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是全军上下最精锐的部分。

京营选锋兵的月薪是普通士兵的两倍,故又称“双粮选锋”。

拿着高高的俸禄,那你不当前锋谁当前锋。

把部队视作自己的“私属”,人力、财力优先保障,致使占大多数的“常操”部队(主要是守兵)得不到重视,军事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要不是带来京师的全是精锐,袁崇焕绝不会这么打仗。

既然只带了精锐,那就用精锐的打法,一日三战,绝不停歇,在打垮岳托之前,全军不得休息。

打跑了清兵,还怕皇帝不给钱粮银饷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边镇精兵在手,这些手里有兵的将领们渐渐偏离了戍边御虏的初衷。

跑得慢的在后面的,被赵文的火炮用覆盖式的火力喂饱了,赵文向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会杀伤清军的机会。

给自己这么大心理压力的镶红旗要是不用大炮狠狠轰击,赵文可不会同意,更别说这几天以来岳托的猛烈进攻。

每到有了打仗的时候,又偏偏驱使这些老弱病残在前,不愿意消耗自己的精兵实力。

所以打起仗来就像是一坨大便,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是这些选锋营在那些督抚,太监,封疆大吏的手中,真的能发挥自己选锋的作用,勇猛冲杀在前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