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31章莽古尔泰的灾难二

数十门威远炮和将军炮分批次开火,保证要有绵延不断的火力能够对清军造成杀伤。

只要伤亡率不断上升,那么清军自然会选择停止进攻。

但是赵文很明显小看今天正蓝旗的进攻了。

临时打造的进攻器械也配备到了这一次的进攻当中。

从盾车到投石机,进攻的正蓝旗也拥有了一定的远程防护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

虽然和15世纪的蒙古人进攻一样落后,但是在部分清军指挥官的战术思想看来,两百年前的进攻技术到了现在的大明也许依然有用。

此时的赵文还不知道,这一次的进攻队伍里有着他们的正蓝旗都统,莽古尔泰。

这也是为什么赵文感到清军今天的进攻会如此地悍不畏死。

只不过李武是个眼尖的,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一个身穿豪华甲胄的大汉。

周围围着不少人,都在保护这个大汉,李武觉得这可能会是一条大鱼啊。

“参将大人,请看那处。”

李武说话还是这么小心翼翼,他用手一指,就指出了莽古尔泰在进攻队伍中的位置。

只不过赵文暂且还不知道:

“你小子还真是个眼尖的,我一看就知道,这指定得是一条大鱼!”

“去把沈安给我找来。”

赵文仔细注视着莽古尔泰所在的位置,心里盘算着干他一炮。

而清军的投石车好不容易才到了进攻范围,十几架投石车还没来得及发射石头,就被明军的火炮给炸的粉碎。

清军昼夜不分打造的进攻器材在明军眼里和玩具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你拿15世纪的工具,打我17世纪的明军?

真是贻笑大方。

关宁军一线的把总,百总都笑出声了,这种场面,他们只在听书的时候才听说过。

这些投石车就算能打出来,准头也很差,山上的明军隐蔽得很好,关宁军的主力甚至还在隐藏,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唯一有些用的,也就是盾车了,厚实的盾车为清兵提供的很好的防护能力,小口径的火炮根本打不穿。

也就无从提起杀伤清军了。

而大口径的火炮也没有继续瞄准这些躲在盾车之下的清军。

一是效果也不算大,二是沈安被赵文召见,赵文给他重新找了个目标,要充分发挥沈安打的准的优势。

“看到那个穿蓝甲的没,身边围着一大堆人,我有预感,那是条大鱼,搞不好就是这次进攻的主官,你想想办法,给我干他一炮。”

“打中了,我赏你五百两银子。”赵文可是下了血本了,这五百两真是赵文的私房钱了。

“遵命,参将大人。”

沈安是个明事理的,反正他就是个指挥大炮的,赵文让他往哪打他就往哪打。

这批火炮的质量好的出奇,打了这么久都没有炸膛,也不会让沈安担心会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赵文向来喜欢集中火力使用,大炮放的很近,一旦有一门大炮炸膛,都很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大炮殉爆。

沈安劝过,但是赵文却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来攻的不是清军,而是农民军,赵文是绝对不会这么紧张的。

沈安深吸一口气,仔细寻找着感觉,他打炮靠得就是这一种感觉,感觉来了,自然是指哪打哪,要是感觉没来,那他指挥火炮的准头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山下的清军也是喜欢密集步兵阵型冲锋的,沈安再怎么打空,也能打中他们,造成杀伤。

“感觉来了。”沈安跟着自己的感觉,仔细瞄准着身穿蓝甲的清军指挥官。

他亲自操刀一门大炮,身后还有二十门将军炮一起跟着瞄准,保证莽古尔泰的周围都有明军的炮子。

仔细搓好火绳,塞好药包铅弹,沈安才终于开炮,周围的炮手也一起开火。

炮膛内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把铅弹送了出去,经过十几息后,铅弹在沈安的预计地点旁边三丈的地方降落了。

砸死砸伤了一大片保护莽古尔泰的侍卫。

而赵文也一直关注着沈安的炮弹,见着它偏离了预定位置,没有砸死那个穿着蓝甲的清军大官。

气得赵文当场大喊:

“沈安!你他娘的打歪啦!”

其实按照沈安估计,炮弹是完全能砸死莽古尔泰的,但是今天风大,炮弹被吹得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沈安没有气馁,换了一门清理好的大炮,继续填塞药包,搓火绳,这一次再加上对大风影响的估计,沈安完全有把握能够打中莽古尔泰了。

“参将,我这次一定能打中!”

沈安还大吼一声,为了给自己壮壮胆,也是给赵文一个保证。

山下的清军大官好像对刚才的炮弹不闻不问,哪怕周围人都抱着他,不愿意再让他继续冲锋,但是他还是一心向前冲锋。

还有一些八旗兵丁为了保护这个清军大官,在他的头顶上举起了盾牌。

“真是找死。”

沈安心里默默说了一句,这不就是一个移动靶子了吗。

找好了角度,沈安再次点燃了火绳,炮弹再次被打出去。

沈安死死捏着拳头,盯着炮弹的降落地点。

而这一次,沈安神乎其乎的大炮技术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两百年前大宋打输了,但是两百年后,大明可不一定会输。

火器犀利,这就是赵文敢于防守的底气。

只不过眼下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思考了,他现在要指挥第一线明军和清军相作战。

使用着15世纪古老战术的清军很快就尝到了来自17世纪明军的大炮的威力。

按照清军的脾气,尤其是脾气暴躁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是不会吃这个亏的。

莽古尔泰拍马出阵,浩浩荡荡的进攻队伍踏上了向山里进攻的征程。

火器方面有熟悉火炮火铳的赵文三千京营。

近战肉搏方面有袁崇焕的精锐关宁军,威名赫赫。

只不过到了现在,参与围困的清军都还只有正蓝旗一旗。

这都没有出动乌超真哈,那肯定是有皇太极自己的打算。

赵文心中把乌超真哈重炮营给吸引在西郊群山的想法给落空了。

既然乌超真哈这样火力的都不参与围攻袁崇焕,那么又会被用在哪里呢?

山上更有好几处水源,是不用担心清兵会往河里投毒,他们要是投毒,也只会毒到下游的清军。

而且,现在的形式已经一目了然,援军就在路上,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算披甲人再怎么被炮子打,倒下多少人,他们都依旧在推进,披甲人的后面跟着不少身穿重甲的正蓝旗步兵。

这样的地形真是完全不适合骑兵作战,向山上的路冲不起来,自然骑兵的威力会大减。

这不禁让赵文怀疑皇太极的真实作战意图。

正蓝旗连续三天不计伤亡的猛攻,把自己搞得很疲惫,明军反而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

远近结合,依山而守,相当于有了天然的屏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