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为官十五年》
[红楼]为官十五年

22. 22、士子三年大比时

乡试首场虽仍未正式开考,但连带着漫长的搜检,考生几乎都是哈欠连天。饷午仍在搜检,暂不发卷,贾珠按照李守中等师长的经验,将被褥拉开囫囵睡了一会儿,起来收拾好时外面已经又是星汉灿烂了。

他将让搜检官侧目的笔墨纸砚并小巧的玻璃灯放在板上,又将稍大些的羊角灯4放在地上点亮,考房内登时明亮起来。照旧热了饭,等待发卷。

许多考生进来的早,却因紧张未能成眠。或是想补觉,又想着首场七道题至少两千字6,时间又紧,考生又害怕一觉睡久了耽搁,想在一发卷便开始写,故而只好强撑着罢了。贾珠刚醒时倒也有些迷糊,只是方才折腾弄那风炉,炭烟扑了一脸,此时又因中秋微寒,含了一块法制紫姜,姜辣直冲脑门,想困也不可能了。

洪隆四年七月,礼部奏请诸省开秋闱,天子诏发各地,江南省从拿到解额的万余生员中取一百上下的举人,乙丑科乡试正式开始。

天子诏、内阁批复同吏部下发的内帘、外帘官的任命公文至江南省江宁的时候,原本已经价高难企的屋院、客栈租赁应声上涨。秦淮河一水连上元、江宁两县县学和江南贡院,故河房水楼几胜寸土寸金。几乎每天都有着襕衫裹儒巾的士子试图进县学拜孔老夫子,连带着栖霞寺、鸡鸣寺、灵谷寺等寺庵香火旺了一倍不止。

至八月初五时,江宁各古寺名刹的僧道入贡院明远楼,设坛打醮三昼夜,上香祭拜的更是昼夜不息。

贾珠将试卷拆开,四书题中《论语》、《孟子》二题必做,《大学》、《中庸》选做一题。他先看了选做题,今年《大学》、《中庸》两题都不甚难,既如此,便先一气写了自己更擅长的《中庸》。

接着看向《论语》和《孟子》时,贾珠却立刻想起孟端和林如海在信中告诉他的两件事:

一是五月时当今天子在经筵后,与翰林、詹士、及内阁抱怨“近科乡试多出熟习常拟之题,以往人皆可拟题幸进,不知实学何由而得。”7孟端因此告诫他要仔细偏难怪题,熟读经注。

二是六月林如海告知江南乡试总裁人选后,同时提到五六月时,天子常因翰林院“乃储才之地”,多次提及选官、吏治等事,并引用了天子一次正式的要求翰林近臣就选官任能上折议论。

无他,素来只出大题、不出小题的乡试《论语》题竟是一道经典的截上下题“切切偲偲怡怡”,而《孟子》题则是大题“汤执中,立贤无方”8。

对于那些久攻乡试、对四书又没有到滚瓜烂熟地步的士子来说,看见《论语》的截上下题只好茫然失措。然而此句因有三组叠字,其实特点鲜明,贾珠磨墨略想了一想,便已经将原句记了起来。

原句中,子路问如何才能称之为士,孔子的回答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接着孔子又进一步解释,朋友之间要切切偲偲,相互督促勉力,兄弟之间要怡怡,相处和气。

《论语》中讨论“士”的要求有很多,这里是从兄弟、朋友之间的相处角度谈论的。而兄弟、朋友属于五伦纲常中的两伦,故而这里又是在告诫为士需要遵守五伦纲常道义、敦伦尽分。

至于《孟子》题,意思很简单,就是讲举贤任能、不拘一格。《朱子语类》中讲到此句“他本是说圣人”,即君王为政要选贤任能。

但贾珠在回忆朱子对此的讲解时,却忽然记起《宋史》中前承程颢、程颐,后接朱熹的龟山先生杨时的列传中,记录过他为秘书郎时面奏引用的这句话,针对熙宁变法以来新旧党争的政治环境,要求行祖宗之法、反对改革,同时反对党争的观点。

而今朝堂之上,天子同内阁变革的田赋,正巧试行之处便在江南。自太上皇禅让、当今御极以来,看似一切安稳,实则天子同样在汰旧选新,四年以来正逐渐将不合时宜的“旧党”无声换去。

此二题,先是让士子论述关于“士”之道,接着又论述“选贤任能”,几乎与如今天子有意整顿吏治息息相关。估计试后呈递至京,天子会很满意石襄的题目吧。

只是想起《宋史》一段,贾珠忽然感觉这位石翰林似乎不怎么支持摊丁入亩此项改革的意思。他的籍贯在哪儿来着?

好像是陇甘地区的哪个县。

……

贾珠赶紧停止了对总裁官的猜度,蘸墨动笔,从是何、为何、如何三方面开始先写《论语》题。知道上下文后题目很简单,动笔极快,几乎一气呵成,又检查了一遍没有错漏方才放置。

接着轮到《孟子》题,贾珠只微微迟滞犹豫了一会儿,便假装忘了《宋史》中杨时的这段面奏,避开了这等有争议的时政,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9为中心深挖题目。

乡试题目难在破题思路和以合乎规范的形式行文,一旦思路顺畅,其实几篇短文耗费时间不长。贾珠将四书题写完时将至饷午,虽然有些饿,但一想热饭时的麻烦,还是继续看起最后四道尚书题。

但他看完却怔了一怔,不是太难,而是太简单了,四道尚书题目都摘自讨论极广泛的名句!

总裁官在想什么?难道是这位治《礼记》的总裁官对《尚书》不熟,所以定下了这样简单的题目?

但这样的名句只要治《尚书》的士人自小都会反复练,不治《尚书》士人多半也能阐释一番。然而五经题定高下,这等难度的题目如何区分文章好坏?

这可是江南!

贾珠一面磨墨,一面猜测这位总裁官的意图。

去岁灾后一系列的任免中,天子针对外放的翰林、詹士、都察等京官,对吏部说过选官要选干臣,不能选更会舞文弄墨的儒生耽误朝政。

第二场的论、诏、诰、表、判等向来只是作为参照,进士及第入翰林后的习学,才是士子们正式大量接触、练习这等公文写作的时候。而第三场是经史时务策五道,“经”为经学理论,“史”乃指历史,“时务”指当下政治、经济、军事等时政,这一场更考士人结合经典与当下时政的能力。

难道这位石翰林是想以第三场定高下?这一场也确实能勉强看出士子务实水平的高低。

……不对,应该还是五经判高下。

会试、殿试也会考策论,会试主考官是阁臣或者六部重臣,殿试乃为天子,他们才有那个能力、威望判断士人关于时政的观点到底符不符合国家大政、到底水平孰高孰低。而派往各处总裁各省乡试的翰林、詹士官们,虽然清贵,终究仍是词臣。

这也是乡试不重经史时务策的缘故,因为它选拔的就是各省治学最好、最深的那一批士人!

贾珠翻了翻其他五经题目,发现似乎只有《尚书》较为简单。

《尚书》佶屈聱牙,《易经》玄妙幽微,两部都是以难以理解为五经之冠,其中《尚书》因为蔡传水平比其他五经更低一些,又一直有古今尚书之争,所以治《尚书》要更难,人数也一向更少。

他想起孟端最开始细讲《尚书》时就对他说过的,治《尚书》要广博。

《尚书》成文年代久远,蔡传水平不高,所以各家注解都要看;《尚书》是与虞、夏、商、周时期君臣相处、为政治民有关的政论书,所以各朝历史也要看。同时,《易经》中对天人的探索,《礼记》中国家的规章制度,《春秋》中的大争之世,《诗经》中的舆情民心,对《尚书》中关于施政也是一重理解的补充。

所以,这场乡试考的不是对于《尚书》诘屈磝碻的文义理解,而是对于《尚书》更幽深的理解、更广泛的联系,而不是止步于蔡传中耳熟能详的解释!

贾珠一念至此,取过试卷,立时动笔如飞。等他全部答完时,才将将燃了一半蜡烛,多数考生仍在埋头苦写。

他拿起卷子,另一手拿着挖补刀,细细检查了一遍并无错漏、犯忌之事,方才小心收拾好笔墨等杂物装入考箱。用红绳将卷子系好装入卷袋,拍门让官兵叫来受卷官收卷。验签缴销出龙门后,在士子们三三两两站着等候贡院大门开启的地方长出了一口气。

这狭窄逼仄的考房他是一刻也不想呆了,天知道他此时已经万分想念府里的饭食茶水了!

可怜这还是乡试第一场,之后还不知要遭多少罪呢!

为您提供大神 兰山鹤 的《[红楼]为官十五年》最快更新

22. 22、士子三年大比时 免费阅读.[www.]

八月初八,夜未央,庭燎之光。

天未明时,着簇新襕衫的贾珠便起身,拒绝了坐马车的建议,仍骑了马,不疾不徐地往江南贡院而去。约摸一二里路的时候,他接过前几天便由小厮、仆人、年长的管家、岳丈那里不放心派来的人一层层检查过的考箱,下马往前行。

搜检三千士子时间并不短,等到江宁县搜检毕后已至午时。纵使在家中已经吃了饭,贾珠此时也难免觉着饿,索性趁还未搜检完毕发卷开考,先填个肚饱。

贾珠将门帘一掀,在对面考生目不转睛的艳羡的目光中,在小巷墙根下支起风炉和合铜锅,按着和厨房上的女人给他教了一周的法子,勉强把饭弄熟,水烧开。烫了一遍号舍发的饭碗菜盘,就这野鸡瓜齑5胡乱吃完。又盛了一盅热水,才又掀门帘进去,将门板支好。

寅正时,鸣锣声响,监门官大开龙门,考生在着红号衣的官兵呼喝下,按县籍一地一地搜检入场。2

九重丹诏下抡才,得意秋风万里来。1

整个通衢大街和秦淮水上的乌篷船中,放眼可见的全是考生和家人、厮仆。全国规模最宏大的江南贡院庄肃地屹立在金秋桂风中,一排排的灯笼高高挂在檐上,耀眼明辉打在考生头顶,仿佛在遥祝诸位鸿运当头。

贡院大门还闭着,从各地来江宁送本县考生的赴乡试的各地知县还没进官廨休息喝茶,正逮着本县的考生耳提面命。唯独江宁县知县身为监临官,只好老老实实地坐在供给所看着乡试后勤补给。

丑初时赞道官兵喝道开路,任乡试提调官的江南布政使、任乡试内监试官的江南按察使、任乡试外监试官的江南巡按御史,并受卷官、弥封官等外帘官及江南省学政一同入江南贡院,监门官、巡绰官、督牌官等早已在贡院开始忙碌的考务官洞开大门迎接。

当初贾珠童试搜检时不过十三岁,如今经过更严格乡试搜检,原本因为秋高气爽而心情愉悦的贾珠不可避免地不爽利起来。只好重新整理衣冠、收拾考箱,与一众如丐如囚的江宁县考生按着指引,一路往自己的考房走去。

考房有优有劣,劣者如臭号、雨号,几乎能使本就紧张不堪的考生奔溃。倒是今日放晴,万里晴空,似乎无风雨之虞,分至漏顶雨号的考生好歹算是松了一口气。

贾珠进入考房后打量了一番,考房顶似乎有些漏,罅缝不大,倒也还好。打量完,他拿出号顶照在号舍顶上防可能会有的风雨,再拿钉锤把油布门帘订好,顺便将对面伸头露脚如秋末冷蜂3的考生好奇视线阻挡了。

乡试首场是初八点名,初九正场,初十交卷离场。晚上两支蜡烛燃尽,仍未交卷的考生则会被监场的士卒强行架出收卷,美其名曰“扶出”。

至于其他凡许自带之物,他实在用不惯供给所提供的,便再未领取。

几乎在他慢悠悠地检查整理好各色文具物什后,只听云板一敲,考房落锁,书吏拿着套封好的试卷自门前一一丢进来。

科举重首场,首场重首题,说的便是这前三道四书题,后四道五经题。四书题定录黜,五经题定名次,解元、亚元出自五经魁,而五经魁通常看的便是同治一经中五经题答的最好的那一人。

云集等候入场的考生登时往两边让出中路,目送一干穿着各色补子官服的人昂然入内,待诸官消失在贡院棘围内,又陡然炸开,“大丈夫当如是”的声音几乎汇如洪流。

就在外帘官一路至公堂,与以乡试总裁官石襄为首的内帘官厮见,并共同至至公堂的孔子像前祭祀发誓时,贡院分三门点入,龙门前监门官将各县时间、何门前点名的规定先期布告。

贾珠在供给所与知县父母官作揖问了好,便同供给所的佐杂官领了蜡烛、号顶等。后者自不必说,这等遮风挡雨之物当然必买,而两支蜡烛是由财大气粗的江南省免费供与。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