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748集

此外,早期华侨和华工,以及后来的华侨和华人还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俗和文化(如服饰、烹调、过春节等)带到拉美,把生产技能(如水稻的种植、茶叶的栽培、中医中药的使用等)传授给拉美人民。在古巴等国的华侨还同当地人民并肩战斗,流血牺牲,为这些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重要作用。

1974年11月,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威廉斯访华时,专门谈到19世纪华工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所做的贡献。他说,华工及其后裔”在法律、医学、工商业、教育、体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积极地和具体地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三、文化交流促进中拉友好关系的发展

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与拉美国家的文化关系。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巩固中拉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和建立21世纪中拉友好合作关系中,与中拉政治、经贸关系并重,为不断加深中拉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增进彼此的团结和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同拉美许多国家都是先从文化交往开始,逐步增加和扩大其他方面的接触,最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文化交往架起了一座连接中拉人民友谊的桥梁,对推动中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起了功不可没的开路先锋作用。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同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契约华工、华工、华侨和华人对促进中拉文化联系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数十万契约华工和华工组成的劳动大军,同拉美各国人民一起,共同进行农业、矿业开发和交通建设,对各侨居国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拉美的繁荣。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咖啡、棉花种植园的发展以及智利硝石和秘鲁鸟粪的开采,巴拿马、秘鲁和墨西哥等国铁路的修建,都凝聚着华工的血汗。

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已经从民间到官方、再到官民结合,中国已同约20个拉美国家签订了数十项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或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和合作协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拉美之间的文化交往和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文化交流为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例如,2000年9月,在墨西哥举办了”帝王时期的中国:西安王朝文物展”;2001年,墨西哥文物展”神秘的玛雅”先后在中国西安、广州、北京和上海举行。2006年5月,”相约北京”活动以墨西哥为主宾国展开;6月;”墨西哥绘画:从壁画三杰到当代”、”墨西哥现代建筑展”和”墨西哥当代陶器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7月,”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2006年4月至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秘鲁国家文化委员会在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展”。2004年5月25日,北京大学成立巴西文化中心,巴西总统卢拉出席了成立仪式。2005年7月,玻利维亚wenhuabu举办了”中国文化周”。2006年2月,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了古巴和哥伦比亚等国;5月,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对巴西、古巴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2004年,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率中国社科院代表团访问了古巴,中古社会科学学者已举办了两次双边研讨会。此外,21世纪初,中国社科院代表团还出访了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等拉美国家。

中拉文化交流在中拉关系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拉在”文化上密切交流,成为不同文明积极对话的典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从中得到更多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理解,共同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增光添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