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五十六天 ……

她知道胤禛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儿小事跟她生气,她倒不是怕他生气,她怕他对这事追根究底,一絮叨起来就没完了。

她没动这桌子菜就是在等着他一起吃,只要他仔细看就知道,这桌子上的菜都是他爱吃的。

这桌子菜不是用来填饱肚子的,是用来堵他的嘴不让他一个劲儿的说话的。

好家伙,感情鱼肉都在秀玉这儿,他就只配喝点鱼汤呀。胤禛想。

也不对呀, 他喝的是清汤, 鱼没有还能说是舀出来了,怎么连米都一块儿没了呢?总不至于连米都被挑出来了,就真只给他一碗汤吧?

他满心疑惑,也就顾不上生气了。秀玉坐着没动, 她的丫头却早就动起来了, 又是添椅子又是添筷子的, 还有一个干脆行过礼之后就退下去了。

“皇上记不记得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秀玉还没想好要怎么开这个头呢,胤禛先说话了,既然如此,她也懒得想了,直奔主题吧。

听了这话的胤禛第一反应不是去理解这话是怎么意思,而是在心里自然的接上了这句话的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

这是在告诉他,官场就是这样的,他就是下在大的决心查,官场也不可能彻底干净?胤禛一边吃着鱼片粥一边想。

他当然知道官场是什么样的,他也知道他就是真下狠手,能动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人。

从前他查这些贪官污吏时有先帝管着,难免束手束脚,现在没人能管他了,他终于能放开手脚了,让他不查,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除了老十,就是秀玉了,因此她送的那碗鱼汤应该不是劝他不要再查下去的意思。胤禛看着终于开始动筷的秀玉,想着。

然后他就想起了这后一句话——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别人的要求太严了,就会没有伙伴。

胤禛算了算,从前能算做是他伙伴的人就没有几个,现在就更少了。

可他现在都是皇帝了,皇帝不就是寡人吗?他都是寡人了,他还在乎这个吗?

不过有一点他必须承认,他不但对身边的人严格,他对自己更严格,不然这皇位也到不了他手上不是。

要说他对谁能不那么严格,排得上号的也就那几个人,头一个就是秀玉了。

他要是对她还这般严格,那她现在又怎么敢坐在他旁边事不关己的用晚膳呢。

他把这事又想了想,觉得秀玉这不止是在劝他对别人不要这么严格,还是在劝他对自己也不要这么严格,免得自寻烦恼。

想通了这些,他又觉得刚才的那碗清汤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吃了。

其实那鱼汤也是秀玉小厨房的厨子用心做的,肯定是不难吃的。

胤禛觉得难吃,不过是因为这鱼汤没有他平日里在坤宁宫喝到的汤那般有滋有味罢了。

也不知是怎的,他本来都觉得他已经饿过了,不会再饿了,可看着秀玉吃得那么香,他又觉得有些饿了。

秀玉原本还怕胤禛会一个劲儿的问她话,结果他就问了一句,然后就不说话了,这会儿更好,他吃上了。

吃吧,美味当前,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秀玉一边吃,一边想着。

秀玉当然不可能知道胤禛这会儿都在想些什么,就算她知道了,她也只会当做不知道。

后宫不得干政,这条铁律太后都不敢犯,更别说是她了。

胤禛要怎么想是他的事,她不过就是给他送了碗汤,就算这汤里没肉,这也不算什么大错吧。

就算有错,她不都立马给他准备了这么一大桌子菜吗,看在这些美味珍馐的份上,他应该也不会再跟她计较了吧。

要是旁人敢这么劝他,这人少不得是要被他训斥一顿的。

劝他的人换成了秀玉,那就不一样了,他不仅不会训斥她,他还听进去了几分。

让他不对自己严格,这他做不到。他倒是可以试试不对老十七这么严格,毕竟老十七还小不是。

当皇帝越过了允禵将他的庶长子封为贝子的时候,朝中大臣们也就知道允禵再无与新帝争皇位的可能了。

皇帝这是在告诉允禵,他们的生死荣辱皆在他这个皇帝的一念之间,这爵位他能给,自然也能拿回来。

这事才刚过去没几天,朝堂上就又出事了。

这事和允礽有关,他的师傅王掞上了乞休折子,要告老还乡。

王掞此人是顺治二年生人,康熙九年的进士,他要告老还乡,倒朕不是在跟他作对,是因为他年纪的确很大了。

他是允礽的师傅,在他被废的时候为了让他复立也是出了大力的,不但为了他多次跪求先帝,还为了他在宫外四处奔走。

虽然允礽到最后还是被废了,不过这也怪不了他,谁让允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呢。

他上了乞休折子,皇帝自然是要挽留一番的,倒也不是他要装装样子,他是真想他留下来,有他在,弘历和弘昼的师傅就不用重新选了不是。

最后因为他多番请求,言明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皇帝才不得不准了他辞官。

官他可以辞,人却是不能走的。自己准了他原官致士,但仍不准他出京,以防真出了什么大事他无人可用。

王掞辞了官,他的儿子这才在胤禛面前露了脸,胤禛虽然没有一开始就重用他,看在他父亲的份上倒也让他进了翰林院。

非翰林不入内阁,他能不能入内阁,就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胤禛有心对身边的人不要那么严格,可这也得看看他身边的人给不给他这个机会不是。

他看着粘杆处的人对科举舞弊案的调查结果,想着。

科考是已经结束了,人他是抓了不少,这些人抓起来后自然是要被问话的。

这一问,还真问出了些他这个皇帝都不知道的事来。

能收买一两个副考官不是难事,只要有银子就行。要弄到试题可就难了。

敢卖试题,以此来赚银子的,那就更难了。

这个难倒不是指他们找不着买家,而是指他们找不着卖家。

能偷到试题,还有这个胆子卖出去的,不用想也知道肯定不是寻常人。

他之前猜这人不是在御前侍卫里有眼线就是在他这个养心殿的太监里有眼线。

现在这个人被揪出来了,的确是个小太监。

御前侍卫保护的是他的安全,因此这些人的身家背景和人际关系他调查过不止一次。

养心殿的太监除了贴身伺候他的是旧人,旁的都是先帝留下的人,他登基这么久了,就只查过两次,没查出来倒也不奇怪。

并非他查不到,他只是觉得查这些宫中内侍用不着粘杆处的人罢了。

这次他动用了粘杆处的人,果然就把这人给揪出来了。

犯了错的宫人自是要被送去慎刑司的,那里头审人的手段可比刑部大牢里的狠辣得多,只要他们想问,就没有问不出来的。

那小太监招供的速度比他想的还要快,不过他招供出来的人却是他没想到的,他说他背后站着的人,是允禟。

他这才注意到这桌子菜,细看之下他才发现,桌上的菜应该是还没动过的,因为这桌上就没筷子。

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秀玉这是知道他要来, 再等他呢。

能进王府的厨子谁没有两把刷子,为了不被御膳房的厨子比下去,就更得使出浑身解数来做这鱼汤了。

因此这鱼汤里才能有味而无刺。

粥就不一样了,别说她就只是不想让自个儿的嘴闲着,时不时都吃上一口,她就是真的吃了一碗又一碗,只要胤禛不抢她碗里的粥吃,这粥她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

胤禛到坤宁宫的时候秀玉正在用晚膳。这一桌子的菜胤禛都懒得去细看, 他就只看见那一碗鱼片粥了。

至于那碗被动过的鱼片粥,那是她等得实在饿了, 在垫肚子呢。

他也明白他为什么见了他连起身见礼都忘了, 她这是吃饱了,懒得动弹呢。

胤禛其实只猜对了一半, 这鱼片粥她的确吃了,不过她不是因为饿了,她是因为看着这一大桌子菜却不能吃, 馋了。

宫里的御厨们做的菜的确好吃,不过要是吃个新鲜那还行,吃得多了,难免就有些腻了。

这个时候她的小厨房就派上用场了,不就是鱼片粥吗,她想吃多少吃多少,想吃多久吃多久。

那碗清汤就是她小厨房的厨子做的,没有鱼肉是因为那是用鱼骨熬的汤。

这会儿在这坤宁宫里的不是她的人就是他的人, 他也就懒得计较了。

他来这儿就是因为这儿待着舒心, 做什么,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呢?

要想让他开不了口,那自己就得比她先开口,她想了想,终于打算开口了。

“这粥……”还没等秀玉打好腹稿呢,鱼片粥先上来了,他也终于逮着机会说话了。

这菜她要是动过了,等胤禛一来,肯定

是要被撤下去的。

要是出了这坤宁宫,他就是做做样子也是得说她几句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