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五十五天 允禵……

也真是巧了,这两次还都和皇帝有关。

第一次是邬思道应试的那年闹出来的,还是邬思道带头闹的。

第二次,就是胤禛登基后开的这次恩科了。

这件事就是开恩科。开科取士每三年一次,恩科不算在其中, 它是只有在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之后才会加开的。

新帝登基, 当然是必须要开恩科的,胤禛烦恼的不是这恩科具体什么时候开, 他烦恼的是这恩科的主考官要让谁担任。

他想来想去, 觉得能做这个主考官的人就只有张廷玉,至于副考官的人选, 他还要和张廷玉再好好商议商议。

按说这试题绝无泄露的可能,可这试题还真就泄露出去了,考题不仅被泄露出去了,还被人用来做买卖,赚起银子来了。

出了这事允禩就是再不想管科考的事也得管了,他立马就进了宫,向皇帝讨主意去了。

他人还在宫里,皇帝派出去查这事的人已经出宫去了。

好在这事是在正式开考前被发现的,不然这次的恩科就真成了笑话了。

试题自然是要换一个的,倒卖试题的人和买了试题的人也是要抓起来的。

反正新帝登基了之后大赦了一回天下,空着的牢房有的是,抓的人再多也关得下。

允禩虽然不是主考官,可他是负责督办的,出了这种事,他肯定是要担责任的。

现在科举才刚开始,等这事完了,皇帝应该是要召他进宫一趟的。

结果他等来等去皇帝也没召他进宫,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帝这是在他心里又给他记了一笔,等什么时候他真犯错了,皇帝就该给他算总账了。

对于这次的事胤禛是又气又恼的,气的是有些举子们的胆大妄为不知死活,恼的是这事他除了允祥和允礼竟然无人可诉了。

允祥忙着查各部的亏空,还真没空进宫来,他能找的也只有允礼了。

然后他就发现了允礼和允祥的不同之处,允祥把现在的他当四哥,允礼把现在的他当皇帝。

他不是说允礼把他当皇帝就是错的,他只是不想又少了一个能谈心的兄弟罢了。

他也不能总因为这种事让允礼进宫,因此虽然这场谈话多是他在说,允礼在听,他还是说了不少话。

等允礼退下了,他终于觉得心里不再那么憋得慌了。

可说话太多总还是有坏处的,他现在不仅觉得口干舌燥,他还觉得饿。

说来这事其实也怪他自己,他不想被旁人打扰,就吩咐苏培盛,告诉他除非有大事,不然不许进殿。

苏培盛不进来,别的宫人就更不敢进来了。

茶倒是还有,不过早凉了,吃食那就真是没有了。

他正打算叫苏培盛进来呢,就见他已经进来了。他不仅进来了,他还是提着食盒进来的。

这个时候,敢往这儿送食盒的,除了秀玉就没有别人了,看来他又有好吃的了,胤禛想。

这食盒的确是秀玉让人送来的,不然苏培盛也不敢接不是。

不过这食盒里的吃食好不好吃,秀玉可就不敢保证了。

胤禛满心期待的打开了苏培盛奉上来的食盒,然后发现里头就只有孤零零的一碗汤。

胤禛实在没忍住,他抬头看了看苏培盛,又低头看了看那碗汤,然后又伸头往苏培盛身后看了看。

苏培盛又岂会猜不到皇帝在看什么,他这是在看还有没有人送食盒进来呢。

这要是还在行宫,他倒是还敢在胤禛没说话之前先说句话凑凑趣的,现在嘛,他也只能低着头望着自己的脚尖看了。

其实他一把这食盒拿在手里就觉得不对,坤宁宫那边平常到皇上手上的食盒重得他必须双手拿,这回这个可不一样,它太轻了。

他当时就猜到这里头恐怕只有一碗粥并一碟子咸菜,他想着这个时辰吃点粥垫垫肚子等着用膳也挺好,就笑着把食盒给提进殿了。

等皇上把食盒打开了他才知道,他还是猜错了,食盒里头的不是粥,是汤,食盒里没有咸菜,只有一碗汤。

“这食盒,是坤宁宫那边送来的?”胤禛把那碗汤端了出来,然后问道。

“回皇上,这食盒是坤宁宫的晴初姑娘送来的,是直接送到奴才手里的,到了奴才这儿就没经过旁人的手。”苏培盛连忙回道。

别说是皇上了,就是他自己见着这么一碗清汤都要想想这东西他是喝还是不喝,皇上会这么问他,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

确认了这食盒是秀玉送的胤禛便陷入了疑惑之中,他先是想,这食盒里的东西会不会是被装错了,毕竟秀玉从前给他送吃食那一次不是一送就送一桌菜,就送一碗汤这种事还真没发生过。

然后他立马想起了秀玉从他这儿要走的那两个小太监。

这要是还在府上,吃食还真有可能会送错。

这可是在宫里,就算秀玉装错东西了,小冯子难道就是个木头桩子,只知道杵在那儿站着,都不知道要出声提醒一下吗?

如此说来,这东西还真是秀玉亲手装进去的,也并没有送错。

既然想不通,那就先不想了,他倒要尝尝看,就这么一碗汤到底有什么值得她送的。

虽然只有一碗清汤,秀玉还是贴心的给他送了把勺子,不然他就真的只能端着碗一饮而尽了。

这汤入口他就察觉到这汤远不止他看见的这么简单,还好他没有一饮而尽,不然还真品不出味儿来。

这般想着,他赶忙又喝了一口汤,然后他终于尝出来这汤有什么不对了——这是碗鱼汤。

一碗鱼汤,没有鱼,只有汤,就这也值当她派人来走这一趟?

要不是知道送汤来的人是秀玉,他都以为这汤是太后送来的,为的就是膈应他呢。

这会儿他又后悔不该这么早就让允礼回去了,这事问苏培盛肯定是问不出什么来的,也只能问一问允礼了。

然后他立马想到这汤只有一碗,允礼要是留下,这汤不就不够喝了吗,又觉得允礼走得早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胤禛百思不得其解,没忍住又喝起了鱼汤来,然后一碗鱼汤很快就见底了。

直到这会儿他才把注意力从汤换到了鱼上,开始思索秀玉为什么要送鱼汤来。还是没有鱼的鱼汤。

等他把鱼汤都喝完了,他也没想明白秀玉为什么要送这吃食来。

他一门心思只想知道她送这东西来的原因,至于这东西好不好吃,他还真没尝出来。

秀玉送来的,那定是好吃的,胤禛想。

他今日原本不打算去后宫的,这会儿再不去显然是不行了。

他也不是想做什么,他就是想知道这没有鱼的鱼汤到底有什么讲头。

这会儿大概是什么时辰,他还是能估计出来的,反正肯定不是该用膳的时辰,这样一想,他就更好奇了。

要是还是在府上,他肯定马上就去找秀玉了。

可这会儿是在宫里,他也不再雍亲王而的皇帝了,因此就算他心里再好奇得抓心挠肝,也只能忍着等天黑了再去找秀玉了。

张廷玉身上本来就有差事,且还不止一件, 他想了想, 决定让允禩也参与其中。

允禩虽然不能做主考官,挂个名督办一下这事还是行的,他要的就是他做事的细心还有周到,至于他和那些文官们要怎么相处,那就不是他能有闲工夫管的了。

此时的允禩不会想到,这次的恩科会出事,而且出的还是大事。

但凡开科取士,就没有不出舞弊案的,可闹得这么厉害的,胤禩记忆里,这是第二次。

理藩院的差事本来是允禟的,皇帝一登基,这差事就成了他的了。

允禵高兴了, 前朝也就平静下来了,胤禛也终于能腾出手去做别的事了。

他觉得这就只是一件小事, 也没必要特意把允禩传进宫来,就只让人去告知他了一声,这事就算定下了。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允禩正跟允禟在他的书房里下棋,他们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话,话里难免要提起新帝。

皇帝让他督办科考之事,这不就是在找他的麻烦吗?

允禟身上本来就没有爵位,先帝给他一个理藩院的差事都还是看在他是皇子的份儿上,新帝一登基就来这一手,允禟就真成了个游手好闲的了。

他原以为皇帝对允禟的报复就是不给他爵位罢了,结果不但爵位没有允禟的份,他连差事都没能保住。

圣命已下,他自然是不能公然违抗的,好在他只需要负责督办科考,并不是主考,他将此事和允禟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既然他只是只挂个名,那这具体事宜他是不准备认真管的。

其实他以为和宫里的人比起来,他更先见着的会是他那十四弟,现在他没来, 宫里的太监却来了,他就知道这是皇帝打发了允禵,终于能抽空来找他的麻烦了。

他听完了那小太监的话才知道,他说皇帝这是在找他的麻烦还真说对了。

从前的科举舞弊案,不是举子们作弊,就是考官收了银子将那几个他们记得的名字添在了榜上。试题被泄,还真是头一回。

开科取士,试题自然得由皇帝亲自出,在皇帝正式下笔之前,谁都不可能猜到这次科考的考题是什么。

他是被封了亲王不假,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他比从前更忙了。

他本就管着理藩院,皇帝一句话,他身上就又多了份差事。

这下好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们刚才还说起新帝, 宫里这就来人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