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176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七十六天 ……

这话也就四个字——急事,速归。

他家福晋不是那等不知身份的人,看来府上的确是出事了,他想,如此,他也只能出宫回府去了。

等回了府他才知道,是昨夜在青楼丢了命的那人的家中长辈找到他府上来了。

他没忍住偷瞄了一眼还跪着的十四爷,见他开始动来动去了,就知道他这是在想着旁的事了。

他这是觉得万岁爷比他想得要好说话, 所以干脆就再求他一次?苏培盛想。

他难道不知道有些话说出来容易, 想收回去就难了?别看万岁爷这会儿答应他了,且看着吧, 这事过后十四爷怕是有的受了, 苏培盛腹诽着。

他们也还算聪明,知道不能大张旗鼓的来找他,只是让家中长辈来叩了叩他府上的大门,留下姓名和事由,说是下次再登门拜访。

他们这样做可比大吵大闹有用多了,毕竟就凭他们家和乌雅家有旧这一点,自己还真会给他们几分面子。

他可没忘了昨晚还有一人受了伤,现下丢了命这人的家中长辈找来了,另一家人怕是正等着看他对这事的态度呢。

他要是让这些人进了府,那也就代表着这是他揽过来了,他要是不让这些人进府,那就表示这事还是由该管的人来管的。

他是打算把在事揽过来的,别看他在宫里说得那么轻松,这事有多难办他是知道的,因此他还是下着要去找允禩商议一下。

第二日他的马车都套好了,却没能去成廉亲王府,不是他有什么事耽搁了,是没必要再去了。

他要保是人死在了刑部大牢,他还去廉亲王府做什么呢。

他会这么快就知道这事是因为刑部尚书和他八哥交情不错,那官差还问他,这事查还是不查。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人跟他上过战场,又是他带回京的,现在人没了,当然要查,可他立马就想到这事要真查下去恐怕会查到他意想不到的人身上,因此便犹豫了。

最后他还是告诉这官差,得查,不过这事得由刑部的人查,他是不会插手的。

想护的人他没护住,想见的人又见不着,允禵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按说都一命抵一命了,这事就应该算是了了,结果丢了命的那家人没再来他府上,受了伤那人家中的长辈却是找来了。

他府上的门房对前头那家人礼敬有佳,那是因为那老者一上来就说他家与太后家有旧。

门上的小厮觉得这种话不可能有人敢胡编乱造,所以立马就将此事报给了福晋。这才有了之后的那一幕。

这回找到他府上的人可不一样,同样是自报家门,这次来的人可比上次的人要趾高气昂得多。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人显然是没有把他这个“官”放在眼里的。

他能去给上次那位老者通报,那是因为知道他家中的小辈没了,这回嘛,除非他能等到他家爷回来,还能和他家爷搭上话,不然这人趁早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允禵之前说这事他揽下了,这话绝不是说说而已。他这几日实在烦得厉害,这事也就被暂时搁下了,没成想就这么几日,这家人就急了,都敢找上门来了。

一次有人找上门,他还能瞒住,次数一多,别说是皇帝了,就连太后都知道了。

这下允禵也顾不上教训那些敢闹到他跟前的人了,因为太后的病又重了。

按说有秀玉照顾着,胤禛关注着,太后的病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到了这个地步的,谁让太后有事宁愿吩咐她身边是嬷嬷也不肯告诉秀玉呢,太医药医得了她的身子,医不了她的心不是。

太后的心病其实也就两件事,一个是她的小儿子,还有一个就是她心心念念想要住进去的慈宁宫。

慈宁宫她是肯定住不进去的,她的小儿子她肯定也是见不着的,胤禛不让允禵进永寿宫,是因为他能猜到太后要是见了允禵会说些什么,所以他才一直没批允禵的折子。

为了这个皇位他们兄弟相残,他是真的觉得应该到此为止了,想要到此为止,太后和允禵就不能见面。

秀玉倒是能理解太后听说允禵那边又出事了会再次倒下。在太后心里该坐上皇位的人是谁那是不言自明的,允禵没能坐上皇位,在太后心里恐怕要归咎于他的心机还不够深沉,手段不够狠辣。

这样的允禵,就算是做不了那把椅子,也是可堪大用的,绝不是像现在这样三天两头就惹祸的。

更何况这次丢了命的那人家中还和乌雅家有旧,这就让太后心里更堵得慌了。

依着太后的性子,那种手里沾了血的奴才肯定是不能再保的,可允禵偏偏要保,为此她这个额娘的感受他都顾不上了。

为了一个奴才,允禵就能这样,以后要是真出了什么大事,他又会如何呢,都这样了,太后不可能对允禵半点失望都没有,这一失望,她的病可不就愈发的重了吗?

也不知道太后在对允禵感到失望之后有没有觉得后悔,后悔她这些年对胤禛的漠视和对允禵的偏宠。

不过就算她后悔也来不及了,别说她的病是真的好不了了,就算她的病真的好了,难不成只要她想,胤禛就能和他再把母子之情找回来了?

在这一点上她是真的不能理解太后,当初拿胤禛换嫔位的是她,后来胤禛的额娘没了,想把胤禛接回来的还是她。

先帝大概也是见着胤禛这么小就没了额娘,觉得他可怜,还真问过胤禛要不要去德嫔那儿住。

胤禛多聪明呀,立马就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去德嫔那儿住,和回德嫔那儿去,这里头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胤禛那时候还小,又刚没了额娘,脑子乱得厉害,就没有一口回绝先帝,这倒是给了德嫔接近他的机会。

从前德嫔是见不着胤禛的,好不容易能见着了,当然是想把所有能给他的都给她的。

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甚至还有小孩子才会玩的玩具,那时候的胤禛都从德嫔那儿收到过。

德嫔送的东西胤禛虽然没动过,可也没让人扔出去,他都把这些东西收下了,然后让底下人收着。

他没把那些东西扔出去,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一旦被扔出去,那德嫔就不可能再接着送东西来。

他不是贪她的那些东西,他是想看看德嫔接下来又会送他什么东西。

不过他可不能让十四爷再开口了,不然今儿的朝会非得误了不可,因此苏培盛只能硬着头皮提醒万岁爷, 时辰不早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看错了, 他觉得他说完这话之后万岁爷似乎颇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就好像在夸他提醒的对似的。

允禵原本想着他好不容易进宫来了,今日他就是赖着不走也得再见着他四哥,只要能再见着人,他肯定是能去永寿宫的。

结果他还是没能留下,因为他家福晋的人找来了,这人进不了宫,却能托人传话,这么一个托一个的,这话还真传到他这儿来了。

结果还真让他们找着了,十四爷正跟张廷玉张大人站在一处说话呢。

苏培盛见这二位爷都不说话了, 就知道万岁爷这是答应要替十四爷保住他的手下了。

这,苏培盛还有什么不动的, 万岁爷这是知道十四爷接下来要说些什么,正愁要如何提前结束这场谈话呢。

这个时候他跳出来了, 可不就是正正好嘛, 苏培盛想。

老臣门还好,有那年轻的大臣, 一踏进养心殿就开始东张西望。

对于他们这些初入朝堂的大臣来说,张廷玉张大人那就就是比他们的授业恩师还要让他们尊敬和畏惧之人,他往那儿一站,还真没人敢在他二人眼前晃悠,如此,朝会开始之前允禵都在跟张廷玉说话,倒让他少费了不少口舌。

直到朝会散了,张廷玉又追出来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才明白过来他为何今日盯上他了。

他四哥这是怕他应付不了哪些大小官员,给他找了个挡箭牌呀,允禵想着。

他觉得在这种事上他四哥都能松口,那他要进永寿宫也不是什么难事,今日可是大朝会,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被人看笑话,他还是得强打起精神好好应对那些看热闹的人才好。

昨晚的事的确是已经传开来了, 虽然还算不上街知巷闻,可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家中小辈出了事,他们求告无门,也只能斗胆来他府上讨个说法了。

俗话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虽然昨晚动手的是他的手下,可要是没有他的默许他的手下是不敢动手的,这么算起来,他们来找自己其实也没错。

从前他们这样,这是在找与自己相熟的官员,好聚在一处说说话。

今儿他们这样,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这是在看十四爷在不在呢。

允禵本来刚想好要跟他四哥说什么,被苏培盛这么一打岔他想说什么也来不及了,只能恭送皇上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