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383章梁国君臣

而来自天南海北,九州各地的商旅,也纷纷运输着货物,往这座天下最中心的城市而来。</P>

汇聚了天下所有财富的大梁城,以及坐拥此城的梁国,也借此辐射天下,施加着自己的影响力。</P>

就如此时,针对梁国西面与南面的变故,如今大梁城内的君臣,展开了一场会议。</P>

自上古华光帝成为第一任人皇以来,便选择定都大梁,以统御中州四夷,此地繁华由此而始。</P>

不过上古年间,仙神并立。</P>

整个九州世界占据主导的,并不是那些如同蝼蚁的凡人,而是那些掌握了超凡伟力,能移山填海的仙神。</P>

“诸卿,如今魏逼于周,周人国都长安,日日闻警,兵戈之声不绝。</P>

同样赵人兴师河内,三十万大军日夜操练,广造战船,训练水师。</P>

大河之上,皆是赵人船影。</P>

其觊觎河南之心,可谓人尽皆知。</P>

以周人现如今的处境,四面皆敌,国内兴兵七载,将士死伤以百万计,民众苦于赋税,往来疲惫,流离失所。</P>

此等景象,已有亡国之势。</P>

以朕观之,周人怕是保不住其河南、南阳地了。</P>

诸卿以为,我大梁是否该有举动,兴兵向西,夺取此二郡,以免为魏、赵、楚等国所取。</P>

也好屏蔽我大梁西境,安稳边疆。”</P>

梁帝的声音威严而庄重,带着一股强大无比的自信和底气,似乎面对魏、赵、楚等三大霸国,也毫无畏惧。</P>

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多大。</P>

但若是深入了解过当今梁帝,便能知晓此并非狂妄,反倒还算是谦逊了。</P>

当今梁帝岁已四十有二,登基已有二十二载,其自继位以来,便连年兴兵,征讨四疆南北。</P>

即位之初,就南征扬州越国,用兵数载,最终逼的越国割让江北广陵三府,并以弟事梁,令这个江南大国屈服。</P>

打服了越国之后,梁帝回国休养不到一载,又领兵东征青州东海诸国,扫灭数个小国,设置了东海郡。</P>

紧接着,又北上征讨来国,花了数年时间,在北边霸主徐国干涉的情况下,消灭了这个青州东北的两郡大国,彻底解决了其统一青州的绊脚石。</P>

随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P>

没了来国阻碍之后,青州东部的一应小国,都没撑过两年,便一一被梁国消灭设置了郡县。</P>

到如今,整个梁国已地拥十五郡,成了青州唯一之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州霸主。</P>

而梁国十五郡之中,则有足足五郡之地,是当今这位梁帝打下来的。</P>

如此威望,如此功绩,再加上连续击败数霸主的战绩,以及如今梁国强大的国力,自然认得这位梁帝有这个底气说出此话。</P>

因为他,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武帝。</P>

开疆拓土即为武。</P>

“陛下,我国统一青州,便已为天下诸国所忌惧,令诸国戒备敌视于我。</P>

而且我等已占据半个中州之地,叫天下诸国来说,所得可谓最厚,天下未来之利,半数已在我手。</P>

盈满则溢,过犹不及。</P>

只统一青州,便令北边赵徐二国,南边楚宁二国,皆虎视于我,觊觎青州之地。</P>

此时若是再夺河南、南阳二郡,那么西边之周魏二国,怕也要立刻罢兵休战,挥师向东了。”</P>

下方群臣之中,梁国名将,昌邑君杨辰,见自家皇帝似乎对河南南阳二郡起了贪念,想要挥兵攻伐,立刻起来劝戒道:“我大梁独占一州,为天下之最。</P>

可一州之地,国力再强,也难抵整个九州。</P>

我大梁周边,北边赵国据冀州,徐国据徐州;西边周国据雍州;南边楚国据扬州;东边郑国据豫州。</P>

同时北边兖州魏国,亦开始大举南下,想要向中州腹地推进。</P>

以上六国,皆为一州之霸主,国中可发百万雄兵。</P>

这四方各国若是联合,稍一动员,便可出三五百万之军,攻打我梁国。</P>

我大梁虽强,可经过这些年休养生息,户口也不过增长到了六千余万,兵马三百万而已。</P>

此等实力虽强,可远没达到可以一国敌天下的地步。</P>

现在各国之所以没有联合攻打我梁国,只是因为周国疲惫于蕃人、魏人之祸,楚宁争霸于江南,赵、徐国北江有胡患。</P>

郑国同处中州,与我国接着各国觊觎,自顾不暇。</P>

各国皆各有麻烦,难以顾及我国罢了。</P>

可如今,周国将亡于魏,楚人已有一统江南之势,赵徐二国已稳固北疆。</P>

我梁国周边,已有四国可以抽出余力,插手青州事宜。</P>

此时他们之所以没立刻动手,不过是因为以一国之力,难以抗衡我大梁,心中有所畏惧罢了。</P>

可等他们彼此串联,沟通愈发密切,迟早能合纵连横,组成联军,共伐我国。</P>

所以当今之时,我国首要之务,绝不是夺占河南、南阳二郡,将附近的最后一块中州之土夺下。</P>

这样会刺激附近各国,让他们加快联合脚步,讨伐我国。</P>

我大梁要做的,是要大力扶持周国,让其帮助正从北边南下,气势汹汹的魏国。</P>

魏国拥地十郡,人口三千余万。举国可用之兵,足有两百万。</P>

另外其还得的了神剑门的全力支持,国中先天宗师,足有二十余位。</P>

放眼天下诸国,魏国是仅次于我梁国的。</P>

若让其吞并了周国,魏国国势还要进一步上涨,届时地跨两州,声势比我大梁还要更上一筹。</P>

到时魏人挥兵西来,怕是凭其一国,就可敌我大梁。</P>

这实在是我大梁有史以来,最为可怕的大敌。</P>

所以,为阻此等局面出现,就必须阻止魏国南下,将它挡在西北,不令其与我接壤。</P>

正好周人疲弊,国力大衰,隐有跌落霸主之位,实力不复从前,再难为我梁国西境之患。</P>

而且周国虽弱,但也还有千万之民,百万之军,先天宗师亦有七人。</P>

所以那个时候所谓的人皇,其实也不过是降服了所有仙神,得到所有修士承认的共主罢了。</P>

上古三帝,只统御仙神,并不直接对凡人进行统治。</P>

自神武七年,攻灭来国,统一青州以来,梁国就常年不兴兵戈,而是专心梳理内政,修养生息,积蓄内力。</P>

如今六年时间过去,随着梁国的深入治理,青州东部五郡的新收领土,早已尽数归心,开始产出大量的钱粮赋税,向东输入大良。</P>

而处于中洲之核心的上古帝都大梁,又是何等之雄伟。</P>

梁国,大梁城。</P>

其是仙神的帝,而非凡人的帝。</P>

而仙神修士,为了修行,多居于洞天福地,处在灵气充裕之所。</P>

就如两千多年前,临海世家南部扬州,定都金陵,以此据点慢慢开发南土。</P>

事实也是如此。</P>

大梁城处在大河之南,周围三水环绕,灌既良田百万余顷,养活之生民以千万计。</P>

整个九州之中,一直都是以青州为首,而占据了整个青州的梁国,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九州第一强国。</P>

所以上古年间,三帝和修士们,对于世俗凡人的治理,其实是没放多大心思的,完全是任其自流,不以为意。</P>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除了中州之外,其它九州之土的开发,都是从近两三千年来,灵气开始极速枯竭,仙神隐蔽之后才开始的。</P>

梁皇宫。</P>

议政殿内,梁帝高坐于首,下方两列群臣各自并座,每个人桉前都摆放着一些资料和奏疏,脸色凝重。</P>

其它雍州、冀州、徐州等地,也多是如此。</P>

由此可见,已经开发了数万年的中州,该是何等之繁华。</P>

此类地方,又往往在深山大泽,远离平原。</P>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