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孝经》
《孝经

第112章 一事可称 行成名立

“但不致毁伤”,这是讲的最初级的孝行,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讲到始,最初下手爱护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生,“身有伤,贻亲忧”,不能让父母忧虑,要爱护身体。不仅爱护身体,也爱护自己的品德,不能毁伤自己的名节,而让父母忧虑、悲伤,这叫自爱,是不可毁伤的意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是“孝之终也”,始和终这里都讲到了。

“安其亲,忠于君”。“安其亲”是在家里行孝,让父母亲能够安乐,安享晚年。出外工作“忠于君”,忠于祖国。“君”在我们现在民主时代代表人民,过去是君主,现在是民主,所以主换了,我们把君换作是祖国和人民。八荣八耻前两条:热爱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提升了一个层面。开宗明义章讲到“始于事亲”,就是“安其亲”;“中于事君”,提升一级就是“事君”,这是忠于祖国、人民;“终于立身”,终极在立身,这也讲到终始的问题。可是事无终始,“一事可称,则行成名立”,不管你在哪一个角度上、角色上来行孝,真正尽心竭力的做到,哪怕做到一件事,一个孝行都能够传颂千古。“行成名立”也就是你的行圆满,你的名也就会扬名后世。

《二十四孝》中的吴猛,是个孩子,家里很穷,都买不起蚊帐,夏天炎热,蚊子很多,父母无法安睡。这个孩子想了个办法,把自己的上衣脱掉,光着膀子,把蚊子吸引到自己身上,蚊子在身上叮,都不敢去赶它们,为了保证父母那边没有蚊子叮咬。这件事情,他做到了至孝,行成则名立,《二十四孝》传颂千古,他也做到了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就做到了“孝之终也”,他能够在这一事一行上面做到圆满,是因为他的孝心是圆满的,所以说“不必终始皆备也”,不一定把天子的事情、诸侯的事情,卿大夫、士的事情都做出来,就一件事情,也足见真挚的孝心。

最后“此言行孝甚易”,行孝难不难?不难,很容易,没有“不及之理”。只怕发心未到,就找出种种理由不肯真正行孝,真正发了孝心,他就没有理由,不讲条件,肯定做到。

邢昺《正义》云:“经言孝无终始,谓难备终始,但不致毁伤,立身行道,安其亲,忠于君,一事可称,则行成名立,不必终始皆备也,此言行孝甚易,无不及之理。”这是在讲《孝经》的“孝无终始”,实际上是讲,行孝很难做到终和始都圆满,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是一定的。譬如说我是个平民,不可能真正像在天子的地位,而有一些事相上天子行的孝行,我们没办法做到,这是讲的“难备终始”。“始”是天子,“终”于庶人,虽然在事相上不一定做到那么圆满,但是心上是圆满的,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以一颗至孝的心来做,那就是圆满。所以,理上圆满,事上也能称为圆满,理上没有障碍,事上也就没有障碍,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关键自己心上不要自设障碍,不要认为自己做不到就不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