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细讲论语》
细讲论语

第4章 1

我们问问自己,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老教授,他告诉我们,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来的?”他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在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什么?古人讲,替天行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心,有这种志向,那恭喜,也跟孔子一样,立志了,也必定有一天,能知天命。这是孔子跟我们讲,他自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要我们自己直下承当。不能说这是孔子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那就枉费了孔子的苦心。

雪公讲,“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孔子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那我们呢?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

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么说没知?因为没真干。真知了就真干,一定是知行合一,没有行就还是没有知。那怎么办?要老老实实地向圣贤学习。首先信赖圣贤,信赖圣贤的教诲,然后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一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

十五志学一生不辍

根据皇侃和邢昺两位学者的注疏,这一章是说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孔子是圣人,圣人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示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人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示现大圣,不用学就知道,生而知之,那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孔子隐圣同凡,把圣人这一面先掩盖起来,示现一个凡夫的样子,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

孔子到六十岁,“六十耳顺”。郑康成的注解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么叫耳顺?耳朵是听言语的,听人讲话,能从他的言语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至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都能明了。

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但闻其言”,一听到别人的话语,马上就能了解里面细微的意思,这叫知言,知言就能知人。“所闻不逆于耳”,耳朵真正是聪明了,一接触到言语就能明了。耳这个器官叫耳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耳顺,耳根顺了。顺的意思很深,不是顺着所闻的声音,顺什么?顺自己的自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音,就跑到外面去了,这不叫顺,叫逆,为什么?逆着自己的自性,自性不在外面。顺自性,才叫耳顺,所谓返闻闻自性。后面我们会引佛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来诠释,什么叫耳顺,耳顺就是耳根圆通。

朱子解释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人有六根,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都能感知。这里举耳根为例子,其他五根,也就可以推论而知了。耳根,耳对声,耳是听声的,声入耳,心就通了,这是耳的功能通达了,能通顺自己跟他人的心里,一听到就通,“无所违逆”,功能没有障碍了,全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这是“知之之至”,我们感知的能力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而得,思是念头,不用起心动念,一接触就明了,这叫不思而得,耳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了。耳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接触就能明了,孔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七十从心不勉而中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当随字讲,随心所欲;“矩”当法度讲,也是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逾越法度,不违反规矩。

朱子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逾越法度,这叫安。安就是《大学》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孔子七十岁达到“安”这个境界了,后面还有境界,“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证明,他上面还有境界,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能活到八十、九十岁,他后面的境界全能通达。但是,孔子能做到“安而行之,不勉而中”,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么?自然合法度,不起心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自然。不勉而中,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了。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心动念了。

觉悟本心由学而至

朱子引程子的解释做一个小结,“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其实孔子是圣人,他是生而知之,虽然他自己谦虚,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但实际上他是示现。示现什么?由学而至,学习有次第。首先是志于学,立志,立定根基,然后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耳顺,最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为了勉励我们后进的学人,示现一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子讲,“立,能自立于斯道也”,立定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自己所志向的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知道如何处理,就是行权方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能够尽一切事物之性。“耳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知,他是通了,通达无碍,宇宙万物一切理全通达了。到了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那是完全自然,没有丝毫起心动念造作,而都能行中道,都不逾矩了。

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的学者,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这也是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的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虽然我们现在是凡人,但是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循序渐进,这叫学圣。不断地学,就是不断地觉,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

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它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被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干净了,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大放光明。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的过程,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地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那么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是穷理。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就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这个自性性德起用,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胡氏又讲,“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成就的过程,一个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地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我们想跳级、冒进,这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恒心。

雪公引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朝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子的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孔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一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就踏实了。这个作圣的阶梯,孔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孔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一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

这章是孔子自述学习、成就的过程。“吾十有五”,十有五,“有”念又,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孔子就有志于学了。朱子的《集注》里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十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十五岁是入大学的阶段。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这个志叫“心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心趣向哪?志向。心趣向圣贤之道,就是志于学,这个学是《大学》的学,大学之道。《大学》里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不厌就是不满足。

李炳南老居士,号是雪庐,我们尊称他雪公,雪庐老人。雪公的《讲要》里说,志于学就是一心趣向圣贤之学,专心求学的意思。孔子从小就好学,《史记·孔子世家》里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是祭祀时放肉的几案,小桌子;“豆”是祭祀时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是学习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孔子在童年的时候,就很好学,他不会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疯玩,他是在玩,也是在学习礼仪。

刘宝楠先生讲,“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周朝初年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圣贤出世,孔子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孔子五十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自己非常谦虚,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没有大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他完全懂得自己来这世间的使命。

天为什么要生孔子?为什么要赋予孔子这样的使命?孔子知道,孔子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生,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十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立命,才能受天命,这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里,觉得孔子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么孔子能受天命?因为他自己能立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他以此为使命,就是自己立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天不会有一个意思说我选择一个人,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是无私的,没有念头,没有思想。我们真正要立志感格上天,圣人不敢推辞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

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行权方便的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就学随缘,就不是随缘不变了,就会随缘随着变,没有根基,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的行权方便变成了下流,变成了祸害,为什么?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十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结束了,孔子的心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他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没有退惰。所以学圣学贤,第一个是要立志。我们问问自己,志立了没有?如果志没立,学也不可能有成就。孔子之所以一生能成就圣人,就是因为他早年就立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耳目的,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十五年,“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学业有根

“不惑”,西汉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一世。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

五十知天承载使命

到了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引汉朝董仲舒的话,“天令之谓命”,天令就是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

五十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么是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里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知道天命的人,知道自己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无缘无故在这凡间出生的,“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孔子到五十岁,他知道自己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么事业。我们现在都明了,孔子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称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非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

四十不惑行权方便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入不惑之年。

真正知天命的人,那才真的叫做替天行道。

六十耳顺返闻自性

雪公在《讲要》里引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的一段话,程树德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的《论语集释》非常广博,他讲,“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自己不疑惑了,才能真正立,如果自己的心里还有疑惑,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么能说立?为什么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个回答非常好,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么叫立?“立,守经也”。立,是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才能守得住,才能立得起来。

“不惑,达权也”,达权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比立要高,立是什么?雪公解释说,“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是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执著、没有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行权方便,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孔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我们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我们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

到三十岁,就立了,立是什么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了三十岁已经成立了。立就是学有根底了,有力了。有了根有了力,就不会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一棵大树,在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了,枝干也粗了、壮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是三十而立。简单地讲,他学成了,可以毕业、出山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