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细讲论语》
细讲论语

第5章 2

前面是用眼来做比喻,耳也是一样的。孔子在六根当中挑出耳这一根,他说耳顺,也就是耳闻声的时候,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执著,更不会起贪染、憎恶的心,这是耳顺。顺什么?顺我们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也叫法性。顺法性,不顺妄想分别执著。顺妄想分别执著,叫逆法性。现在顺了,叫耳顺。

境界再往上提升,“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就会起六识,六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眼见色就产生眼识,耳闻声就产生耳识。眼耳鼻舌身意都产生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六识。到七十岁的时候,孔子就觉悟到,原来六识里也含有如来藏。妄想分别执著里怎么会有如来藏,怎么会有真如本性?有。??如本性遍一切处,当然也周遍妄想分别执著,就在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种种烦恼当中,要明了,都不离法性,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来藏。

佛法里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跟菩提不二,菩提是什么?真如本性的智慧,在哪?烦恼中有,妄想分别执著里也有,它不二。这是入不二法门,所以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得心自在了。心自在,在《华严经》里有定义:“谓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能入无量诸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是名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心里头只生智慧,他入无量诸大三昧。无量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转成智慧。烦恼也是智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这叫心自在。

蕅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就是背尘合觉。尘就好像身上穿的邋遢的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了,现在把那件邋遢的衣服脱掉,恢复自己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了。

觉什么?“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孔子三十而立,三十岁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了。什么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破掉了,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了,他能够返妄归真,见得本性,这是知天命。

“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身体里的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么?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六识是六根里的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著,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这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了了,妄里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

孔子说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不敢自称圣和仁,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孔子的真语实语,圣人不会打妄语,不会说不实语。不实语叫绮语,花言巧语,圣人不会说不实的语言。《金刚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孔子说的都是老实话,自己是什么境界,他就说什么境界,没达到,绝对不敢去冒充这个境界。冒充是大妄语,所以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谦辞,不是谦虚,真的是这样。若说他谦虚,就冤却大圣一生的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么?就是《大学》里讲的,欲令一切众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复真如自性。孔子给我们示现这个修学的过程,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们不要满足于他的境界,还要向上。

孔子的这个境界,这一章里面说得比较简约,而这个境界之高远,又不是我们凡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蕅益大师引用《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来诠释孔子的境界,他讲到“返闻闻自性”,这是观世音菩萨修的耳根圆通法门。

孔子耳顺观音圆通

观世音菩萨,我们大家都只知道他能够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他怎么修学的,怎么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

《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修的是耳根圆通。为什么菩萨六根只选耳根,不选其他根呢?

观世音菩萨过去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叫极苦,极苦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是极苦世界。为什么苦?因为迷得很深,造业很多,感得苦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中耳根最利,最聪明。譬如眼睛跟耳朵,耳就比眼睛聪明,眼睛看书,未必能读懂那个意思,可是耳根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听懂,耳比眼睛聪明。所以孔子一生讲学,是用音声来传授圣贤之道。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下来,才是《论语》。孔子自己写的文章并不多,多半是用音声来教学。只是为了传世,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要保留音声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写下一些著作来传世,但是教学的手段,以音声最好,最能让学生觉悟。

“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这个寿命。什么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么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

“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这是他的真实语,他明了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就冤枉了大圣一生的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让我们不能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

现在明了了,六根里面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藏在我们六根当中。现在它没有起作用,所以不叫如来,叫如来藏,藏是含藏,藏在里面它不显作用。怎么才能让这个如来起作用?让我们的真如本性恢复出来?当我们用六根的时候,用它可以,但不要起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用六根中的根性,这个性就是如来,就是真如本性。

譬如我们的眼睛见到外面的色尘,看到之后就清清楚楚,这是第一念。可是常人马上起第二念,“这是什么东西”?譬如我这本《论语》,我一看到它,第一念里没有分别执著,看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念,“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这就是分别了。“这本书印得不错,很好”,这又是分别了。“因为它很好,我很喜欢它”,这是执著,马上就起妄想分别执著,速度非常快。第一念刚起,马上第二念、第三念就起来了,念念相续的就是分别执著。因此如来藏性就显不出来,是被自己的分别执著给挡住了、覆盖了。现在我们觉悟了,觉悟之后,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不起分别执著。我们明了了,六根中原来有真如本性,只要不起妄想分别执著,就能用这个六根中的根性。

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什么?不被迷情所动,一切的烦恼、情执都叫迷情。迷情是动相,它会把我们的心拉跑掉。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的心放出去之后,在迷妄的境界里染着,就产生迷情,现在把它拉回来,不为外面这些境界所动摇。自己心里不动迷情,不生妄想执著,这是有根、有力,就能立起来,要到这个境界才可以出山,才能够去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如果还会为境界所动摇,就不能出山,老师不能放我们走,我们没学成。

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学字。学是什么意思?不断地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么障碍?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障碍。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么时候我们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么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么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亡所,把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相现前了,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里称为阿罗汉,《华严经》里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楞严经》里,是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觉了。能觉所觉,又是一个能所,觉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后面还有,空所空灭,有一对能空所空,这是觉空了,空的境界现前,把空也灭了,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

蕅益大师判定,孔子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这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

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成圣之道就是一个学字。“学者,觉也。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

孔子到三十岁学成了,可以去历事、涉事了。到四十岁,不惑之年,不惑是没有疑惑,能破微细疑网,微细的疑惑都破掉了,也就是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疑惑什么?对宇宙人生真相没有疑惑,完全能明了,这是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功夫要向上,叫悟后起修。修什么?能突破真妄关头,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动的相是虚妄,静的相也是虚妄。

三十岁的时候,不被迷情所动,是不为动相所迷。譬如眼睛见到外面的色相,见到好的,自己不会生贪爱心;见到坏的,自己不会生憎恶心,就是不被它所动。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不会贪爱;不好听的声音,也不会讨厌;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会得意洋洋;听到别人毁谤自己,也不会起瞋恚心,这是不为迷情所动,这些外面的相都是动相。等到把动相舍掉了,静的境界现前。静的境界现前,也不能为它所动,也不能生贪爱。这里面很微细,如果在静的境界里动了心,生染着了,那就堕入了微细疑网当中。从这里要突破,才能透真妄关头,动静二相都是虚妄,都放下,我们才能入真,这叫知天命,我们的觉悟层次又提高了。

再进一步觉悟到六根皆如来藏,这是耳顺。我们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种感觉器官。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触物,意能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凡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一定会起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色,就判断它是美的、是丑的,这是分别;对美的起贪爱,对丑的起厌恶,就是执著,爱憎之心起来了。六根接触六尘,就起这些妄想分别执著。

蕅益深解圣贤次第

前面我们只是很粗浅地把孔子这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分析了出来,这里面的境界非常微细、深广,这对我们了解圣贤境界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细细地领会、消化。由此我们知道走这条路,每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境界,心里有数,走起来就比较踏实。另外,也知道境界高远,不可以得少为足、不可以半途而废,要加工用行,早日成就。下面我们结合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并且引用佛门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对照地来详细说明,我们就能更加明了。

无量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译成华语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动摇,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么?起的是烦恼。凡夫的享受有五种,身上的享受有苦乐两种,心里的受有忧喜两种,身的苦乐、心的忧喜都离开了,这个受叫舍受。舍受是高级的凡夫才有,得了很深的禅定,他就能有舍受。但是这个定功不能长久,它会失去,一失去,就会有苦乐忧喜的感受。如果这个舍受不失,就叫三昧,这是正受,永恒的,不会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这境界相当高,在佛门里就称为菩萨。

蕅益大师说,孔子还没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想得到法自在这样的境界,可能要到八、九十岁,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这个境界没能达到。在法自在这个境界里,《华严经》说,“谓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这是于法得大自在,他能够自在度化众生,度众生要用辩才,辩才无碍。辩才不一定用语言,身教、言教,种种手段方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其说法,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任何障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这是蕅益大师对此章的注解,注解得相当精辟,大师为我们把每一个阶段的境界都点出来了。十五有志于学,志就是念念背尘合觉。本觉,我们本有的,正如一个人身穿无价宝衣,可是现在自己不知道,外面套上一件很邋遢的乞丐衣服,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什么时候突然觉悟了,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叫学。

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背尘合觉。尘是比喻我们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产生了,盖住了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像一个如意宝珠被覆盖,光明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要把这些灰尘擦掉,这叫背尘。合本觉,与本觉合起来,这是觉悟,这是立志。什么时候完全恢复本觉了,就是究竟觉。究竟觉,我们的本心完全显露出来,我们就成就大圣了。

这一章是孔子为我们示现一生成就圣道的次第。这一章非常重要,为我们指示出如何成圣成贤的过程。古人称这章“是夫子一生年谱,千古作圣妙诀”,所以这章对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