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细讲论语》
细讲论语

第14章 1

“察其所安”的安,皇侃的《注疏》里讲,“谓意气归向之也”,他的意念所归向,与朱子说的“乐”有相似之处,他的意念喜欢做什么。潘维城先生在《论语古注集笺》里说,“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善人恶人,他的心安在哪?如果行善而安于善,已经变得很自然了,天天都行善,则善日进,他会愈来愈善;如果有过错而安之,有过不肯改,安于现状,因循度日,不能奋然改过,就是恶日积,天天在积恶,积累过失,积小恶就成了大恶,最后变成十恶不赦。

我们有恶必须要改,连小恶都不能姑息,要勇而改之,孔子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什么?以恶为耻,知道自己有恶、有过错,努力改正,这是勇者。所以天天要忏悔,天天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天天干。我们用什么来做省察的标准?最好的标准,恩师讲的儒释道三个根: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就用这三篇文章天天对照自己,发现自己的过失。

我们曾经把《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作为功过格,天天省察自己。譬如《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我们把它作为功过格,列出一百一十三条,做一个日期的表格。今天是几号,对照一下,做到的打钩,做不到的、犯错误的打叉,然后数一数今天有几个叉,明天着重在那些打叉的地方改过。一开始,会发现一天有四五十个叉,一百一十三条错了一半以上。发现自己的过失,这就开悟了。开悟之后怎么办?悟后起修,修是把过失修正过来,这叫修行,然后恶日少而善日多,逐渐恶习气都断掉了,就成为一个纯粹的善人,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识人三法视观与察

这一段话是教导我们知人的方法,在“学而篇”里,孔子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我们不了解别人。知人非常重要,这一章讲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个视、一个观、一个察,就是孔子教我们知人的三个方法。

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说,“视、观、察,以浅深次第为义”,这是一步比一步深入。视是从表相上来看,观是看他的念头,察是观他的存心。也有的说,视是看他的当下,现在的表现,这容易观察;观是讲他的过去,他的为人;察是讲他心意的去向,安在哪里?

视为当下表面作为

朱子在《集注》里说,“以,为也”,“视其所以”的“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他干的是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朱子说,“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君子的所为是善的,小人的所为是恶的。从一个人的所为里,就能知道他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第一步,从他的造作、行为去观察。

雪公老人,李炳老引古注解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有一点不同的说法,这个说法也很好。他说,“视其所以”的“以”,三国时代何晏的《论语集解》是当“用”字讲,就是视其所用。皇侃的《注疏》里说,“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的,今天做的事,也就是《谷梁传》解释的,日用寻常之事,看眼前的事,从近处看人。

但是只看现前的事,不足以了解这个人,还要“观其所由”。何晏的《集解》说,“由当经字讲”,就是观其所经从;皇侃解释说,从来所经历之事,从过去所经历的事情,来观察这个人,观察他一贯以来的为人。

“所由虽善”,是他这一念生起来的是善,念头真正是为大众,没有私心,可是他所做的也只是这一次,不是他的心之所乐,他乐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他喜欢这个,不是真正喜欢为善。他这一次所做的,也不能代表他的为人,他还是虚假的,伪就是虚假。做一次可以,做久了肯定就变了,因为他的心不乐于此。只有做到乐于为善、好善乐施、助人为乐、为善最乐,这个人才是真善,他才能做得恒久,为什么?他乐于此。一个人喜欢做,他才会一直做下去。如果他真正明白了,帮人就是帮自己,为公也是自利,那他一定是无怨无悔,天天为善,谁也挡不住他。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观为过去为人做事

第二个方法是“观其所由”,“观,比视为详矣”,观比视讲得更加详细,观察得更加细致。观其所由,“由,从也”,当从字讲,从哪来的意思。“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从事上来看,他的所为是善,可是他的念头,他为善的意念从哪来?是真正为了民众,还是为了自己?是公还是私?要看他的发心是什么,来判断他这个善的真假,公者为真,私者为假。假如他的所作所为,出发点是为了自私自利,那就不善。以不善的存心、意念做出来的善,虽然是有利于大众的,但只能说这个事情是善,不能说他这个人是善,他“不得为君子”。换句话说,他是个伪君子,做出一个样子在行善,其实他的意念还是自私自利,从自己出发的。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可能是为了别人的恭敬赞叹,说他是一个好人,是君子、大善人,他图别人的赞叹,这不能称为君子。所以看一个人是善还是恶,是君子还是小人,真要仔细去观察。

朱子又讲了一种说法,“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由,作行字讲。前面说是从,从哪里来的意思,就是出发点,这是从念头上讲;这里讲行,行其所为,日常生活中,一贯以来的所行所为,从这里去观察一个人。不是只看他今天做什么样的事,要看他一贯以来做什么事,这是进一步的观察。

所以因果教育就很重要,因果教育让人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报应丝毫不爽。真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为善对自己真有好处,我们才会真正乐于行善,真正发自内心。如果不明白这个因果,即使是为善,可能心不真,心有所图,或者是勉强被逼着才这么做,不能够转自己的心。

我们的恩师提倡,要挽救世道人心,必须推广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帮助人生耻心,耻于作恶,也能够乐于为善,因为他以善为荣;因果教育帮助人生畏心,畏惧作恶,不敢作恶,也能乐于为善,他知道善有善报,所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要并重。

识人之要见其存心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官员,他有很多钱,后来退休了,在家乡做了很多好事,修桥补路、周济贫苦,整个乡都称颂他是善人,可是最后没想到他暴病而亡,不得好死,他的太太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先生是个大善人,最后还不得好死?后来辗转问到,原来他先生过去曾经做了大恶,在他当官的时候,朝廷有一次赈灾,由他负责发放赈灾款,但是他昧着良心,把赈灾款贪污了,导致很多人因此而饿死。这个事情除了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连他太太也不知道,后来是他的一个朋友讲出来的。原来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昧着良心得到这一笔赈灾的巨款,拿出一小部分出来做慈善,怎么能抵挡、弥补他的罪业?所以为善,有阴有阳。所谓阴是别人看不见的,不为人所知的;所谓阳是为人所知的。阳善是你做慈善,大家都赞叹你,说你是个大善人,大慈善家。要知道,名也是福,你出了名,就把福给享完了。他的这个福不仅没有留住,他的恶还是阴恶,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积在内心深处,而天地鬼神明了,所以最后报应现前,就像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吾谁欺,欺天乎?”你欺骗谁?你难道还能欺骗上天?

孔子教我们观人,首先我们要观自己。视其所以,先观自己的所为是不是善?再观其所由,看看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善?行善的出发点是不是真善,是不是真正大公无私?要把圣人的教诲先内化到自己身上,反求诸己,不是拿着圣贤教诲去量度别人,首先得量度自己。

察为心意所安之向

第三个方法是“察其所安”,“察”是比观更详细的观察。朱子讲,“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这是更深入了,看他的所安,安当乐讲,他乐于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我们喜欢做的,可能是迫于无奈,看到别人行善,自己不行善不好意思,勉强而为之,这就不一样。

在明朝,袁了凡先生有一篇家训——《了凡四训》,就讲到善有真假、大小、偏圆等等,讲了十个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地细细地读,读了之后,才晓得如何去观人,这里讲的“观其所由”,从这里判断。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