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细讲论语》
细讲论语

第25章 2

这是孔子对子路点示,直向本体点示,直指自性,让他回归,不要再向外驰求了,让他把狂心歇下来。狂心一歇下来,一回光返照,本体就现出来了,那才能得到真知。

孔子这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里面充满着禅意。孔子是让子路认得自己真知之体,要回头,回光返照自性,认得自己真知之体,就认得自性了,这叫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之后,就发现更无二知,二知是什么?有二肯定有一,无二知说明只有一知。什么是一知?眼前见到的就是,这叫一知。我们不起心不动念,就没有二知。起心动念,就落到第二。圣人的秘诀在哪?保持第一念,不用第二念。永远保持在第一知,没有第二知。就像我们前面举的例子,这本书我一举起来,你就看见了,看见的当下,第一知。你也看得清清楚楚,你也明明白白,那个时候心里还没动念,这个刹那是第一知。很可惜我们不能维持住,马上第二知就起来了,“这是本书,这是《论语》,这是好书,我喜欢它”,妄想分别执著止不住。

《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佛门里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古人称开慧的《楞严》,读《楞严》能开智慧。蕅益大师引用了这部经的一句话,“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什么叫“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其实这句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只要稍微解释一下,大家就能明了。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迷惑。本来自性是遍照、是觉照,没有丝毫迷惑颠倒。现在我们迷惑了,就是无明,就会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会造业,造业就一定要受报,受报就有苦。凡夫的苦,根本原因就在无明。无明一破,我们就大彻大悟,苦都没有了,我们也不造业了。

无明的根本在哪?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点出来了,“知见立知”。知见,是自性本有的能力,自性本有见闻觉知的功能,这是本来就有的能力。现在我们去运用这个能力,可是一用就用歪了,怎么歪了?知见就好了,我们非得在知见上还立个知,就用歪了。就像这本书,我们一看到,我们就知道了,这是自性的作用现前,这叫第一念。如果我们停留在知见上,不立知,就是圣人。凡人是什么?见到这个东西,马上想到“这是《论语》,是好书”,立知了,一立知,就立刻堕入妄想分别执著,落在妄心里,真心就迷失了,这叫无明。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看到了就看到了,不要再立个什么知见。有知见都是邪知邪见,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它,保留自己的知见就好,这就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是梵语,古印度语,翻译成中文叫灭度。灭是灭烦恼,度是度脱苦海到圣人的彼岸。怎么得到涅槃?不是说死了以后才涅槃,当下我们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对一切境界能知、能见,但是不再立什么知见,也就是不动念头,我们就证得涅槃了。所以转凡成圣,不就在这一念之间?凡圣之分,就在于此。

第二个公案是“骑牛觅牛”,也很有意思,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唐朝的长庆大安禅师,他在拜会百丈禅师的时候问:“欲求识佛,何者即是?”我们怎么样去认识佛?百丈回答说:“好像骑牛觅牛。”大安禅师又问了,“那认识佛陀后如何?”百丈禅师回答:“如人骑牛回家。”大安禅师听了之后,大概有悟,就问,“那不知如何保任?”我怎么保持这个境界?百丈禅师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其犯人苗稼。”于是大安禅师听懂了,回头修止,心不再往外驰求,后来他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禅师。

认识自性转凡成圣

圣人只有知见,没有立知。凡夫有知见,再加个立知,这叫头上安头,多余。本来自己的头已经在脖子上了,还去找个头,再安个头在上面,不就多余吗?《楞严经》的这几句要旨,与孔子点拨子路的点示配合起来看,意味无穷。若不是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们读《论语》,随口滑过,只停留在很低的一个理解层次上,怎能知道圣人启发弟子,手段原来如此之高明,语言之微妙?圣人道脉之妙,实在妙不可言。

我们要想得到真知,从哪得?就从自己的所知上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在能知与所知相会的时候,不要再立一个什么知,这就是不强不知以为知。如果知见上再立个知,就是强不知以为知,自己已经不知了,还以为知。第一念就是知,舍掉第一念再别去求什么知,那叫多余。

在那个时代,禅林有五百宗师,佛法大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多,成就的人多,这个法就大兴,在法眼座下开悟的人也不少。这个公案我们听起来好像一头雾水,听不明白,到底他悟了什么?本来讲禅门公案,有一个忌讳,就是不能把那里面的境界分析出来,要是分析出来了,就把我们的悟门给堵上了,悟不出来了,这些话我们得自己去悟。悟通了就是自己的境界,悟不通,存疑,有朝一日会再悟。

“骑牛觅牛”这个公案,类似前面讲的“丙丁童子来求火”。大安禅师问的话,也跟前面那个监院法师问得差不多,说我怎么样求得识佛,认识佛?百丈禅师讲,这就像骑牛觅牛。这个公案我就不讲解了,大家自己参。

第一个公案叫“丙丁童子求火”,讲的是中国五代时期,南唐的一位禅师,法眼文益禅师,他是法眼宗的祖师。有一天,法眼禅师问寺院里的当家师,当家师就是监院,监院好比道场里的总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务。道场就像学校,学校里有校长、教务、总务,道场里的教务叫首座,总务叫监院,和尚就是住持,住持和尚是道场的校长,法眼是和尚。这位监院的名字叫则,法眼禅师说,“则监院为何不入室参请”?你怎么不进来参一参?监院法师说,“和尚你不知道,我在青林处有个悟境”。青林是另外一位禅师,监院说自己在那里学得一个妙悟,悟了点什么东西。法眼说,“好,那你说说看,你悟了什么?”监院说,“我向青林禅师请教,如何是佛?”什么是佛?青林回答一句“丙丁童子来求火”。这话富有禅机,我们听懂没有?懂了就懂,没懂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不懂怎么样?可以存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疑叫疑情,先存着,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突破疑情,拨云见日,大彻大悟。

法眼禅师说,“那好!这话讲得好,就怕你领会错了,你来谈谈你怎么理解的?”监院说,“丙丁童子来求火,丙丁是属火,”在天干里面,丙丁属火,“丙丁童子已经有火了,他还来求火,以火求火,说的是我已经是佛了,现在还要去求佛,要去成佛,就这个意思”。我们一般人听到,觉得悟得不错,马鸣菩萨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我们本来是佛,本来觉悟,现在去求佛,要成佛,本有的本觉当然能恢复;不觉本无,本无的当然可以把它消掉。本无的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行。所以我去求佛,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能成佛,说了这话。结果法眼和尚听了之后叹气,说,“你果然理解错了”。监院听了很不服气,“道理讲得这么清楚,怎么会解错了?”他很生气,气呼呼地渡江走了。法眼和尚说,“如果这人回头还有救,他不回头就没救了”。走到中途,监院心想,法眼是一代宗师,大彻大悟的真善知识,他怎么会骗我?他说的话一定有道理,大概是我错了,我还是回去再参,又回到法眼和尚座下去请教。法眼说,“你再来问我,我给你解答。”监院就说,“如何是佛?”他问同一句话,上次问青林禅师,现在又来问法眼禅师,如何是佛?法眼说:“丙丁童子来求火。”回答是一样的。结果这位监院法师言下大悟,开悟了,明心见性。

这是在五代时期,古时候,人的根性好,心清净,容易悟。佛法讲有三个时代,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正法时代以戒律成就,人持戒就能得定开慧;像法时代以禅定成就,他参悟,也能大彻大悟;我们现在属于末法时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时代有一万年。佛灭度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了,按中国人的算法是三千多年,所以怎么算现在都是末法。修禅想开悟不容易,这个悟门,可以说早被堵得很难再通了,所以佛教我们净土成就,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到了极乐世界,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在那里开悟。在这个世界,不要妄求开悟了,难。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这个境界说出来,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大概也是知见立知,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而已。

监院问如何是佛?什么是佛?青林答一句,“丙丁童子来求火”。监院就想,这是以火求火,我现在是佛,更去求佛,他马上生出这些念头来。本来听到一句话,假如不起念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会说这话吗?他说,“我是佛,现在更去求佛”,这都是多余的话,当下就是佛。这叫什么?知见立知。听到了就听到了,听到之后还去想,把这个道理讲出来,知见立知,这是无明本,这就不是佛了,所以法眼说“你理解错了”。等到第二次则监院再来问,“如何是佛”?法眼回答一样,“丙丁童子来求火”。这个时候,他没有再立知,知见上不立知见了,“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就证得涅槃了,言下大彻大悟。这是第一个公案。

蕅益大师举了两个禅宗的公案。第一个是“丙丁童子求火”,第二个是“骑牛觅牛”。这两个公案很有意思,我们有必要说一说,我们听的时候,要学着不要知见立知,我们就认认真真地听,不要打妄想,听懂了就懂,听不懂也不要去想它,想它就是知见立知,想出的还是自己的东西,不是真知,那叫强不知以为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