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战国狐出没》
战国狐出没

第269章 这是要天下伐齐了么?(二)

只要给我二十年,赵国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五百万,到时候国外打仗再惨烈,国内的各项生产都不会受到影响,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缺的,只是时间。

还有十四年,我就可以让中国提前四十年统一了。

当然不如!

为什么我们能那么快地打下榆中而你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预备役制度好,随便从哪里出发,沿途征发兵役都很轻松。每个兵员都记录在册,大军启程,自然有快马飞传,根本不用停下来专门征召。

古语常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赵何来到中阳之后,显得十分兴奋。这些年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壮,看得出是赵雍的优秀遗传。我虽然鼓励他吃喝玩乐不要给我找麻烦,但他到底是我朋友的儿子,所以不会用对付赵成的法子对付他,还让巫弓给他讲一些淡泊养身,宁静致远的道理。

因为朝堂上的胜利,巫弓的存在已经不像当初那么重要。我宁可少得到一些机密情报,也希望他能多活两年,所以在沙丘给他起了一个宅子,好好过过田园生活,日趋的身体竟然重焕生机。

实际上他的几个徒弟都不错,看得出巫教有重新崛起的苗头。

赵何也是巫教的信徒。

他同时还是墨社的会丞。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平日里换上麻衣就是一家浆水茶楼的老板,谁都不知道他是赵国的真正主人。这让他很享受身份变幻的乐趣,热衷于扮猪吃虎,总期望碰上戏文里英雄救美的桥段……问题是邯郸在我的治下狱政清明,百姓淳朴,他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夫子,今天见了秦王,真是大快我心!”赵何回到行宫,一进门就是哈哈大笑,鼻涕泡都要乐出来了。

“大王打算打齐国么?”我微笑着问道。

“我倒是想打,就是王后那边可能会伤心啊。”赵何纠结地搓了搓手,抬眼看我,“夫子一定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吧?”

赵何和威后的感情很好,现在已经生了两儿一女,都是很健康的小宝宝。他家的三个孩子,赵括和怀怀的两个儿子,赵牧和小佳的两个女儿,小翼和孔薇的儿子……现在大部分时间在我家。

加上我自己的两个儿子,睿就是幼儿园园长。

每天都能看到一群大大小小的丫头小子在家里跑来跑去,吵闹非凡,根本让人静不下来。徐劫倒是很喜欢这样,以至于鲁连都被抛弃了——送进泮宫读书。

必须补充说明一句,两个儿子在家,并不意味着我只有两个儿子。在过去的六年里,我十分了不起地生了四个孩子。长子狐不疑三岁的时候,师父带着庞焕来我家,当时睿的儿子也刚出生,两个小子放在庞焕面前,庞焕选了狐不疑。

睿对此很欣慰,宁姜也很欣慰。

因为宁姜知道的事比睿阴暗得多,庶出的长子与嫡出的次子总会有些奇怪的故事。

而且能让庞焕肯带走教育,那得多不容易?丫可是候补仙人啊!

庞焕已经几乎都不说话了,但是整个人坐在那里就是自然,怎么看怎么都和环境融为一体。这就是道者的修行,实实在在真实不虚,没有什么神通,但是那种与自然相合的气质足以让人仰望。

师父难得开口吐槽:“狐不疑,那是不疑还是多疑?”

咦,这个问题绝对是我起名的时候没想到的!当时他们都说我多疑,所以我有了儿子当然不希望他重蹈覆辙……这是祖宗的错!姓什么不好,姓狐!

所以刚出生的那个儿子就由师父赐名狐完。

虽然听着还行,但感觉上……总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孩子前些日子被田章抱走了,为此徐劫还很不乐意,私下里给我说田章肯定是孙膑的传承!孩子交给他会被带坏!

我当时觉得吧,能得孙子的传承也很不错啊。

以后狐氏转型去当武将世家,一样可以熬到唐朝成为天下股东。

至于带坏……我更担心老三狐克和老四狐启的教育问题。老三刚会说话,老四连路都不会走,不过挺能爬……现在徐劫走到哪里都要把这两个孩子抱上,但是看看鲁连那副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的样子,我很焦虑。

有了硬质路面之后,大军粮草反倒可以比兵马更晚出动。沿途饮食就食地方,等到了前线的时候后面的粮草已经跟上了。

这些都是修路带来的直接好处。

实际上这次白起带领的重甲步兵,穿的就是其他国家将军才有的铁甲,冲锋陷阵就像是人形坦克一样。有这些重甲步兵列阵对敌,外加骑兵侧翼冲锋,敌后骚扰,什么样的敌人才能打败赵国大军?

之所以我还在等,是因为我们赵国的人口收割期是以二十年一拨算的。

三个方面军的元帅我都选好了,赵奢负责打燕国,蒙骜负责打秦国,白起负责打中国,廉颇作为总预备队,配合攻灭硬骨头。最后合击楚国,天下一统!

“攻城略地之得,岂不如修路么?”秦王不解地看着我。

间接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修好的路需要巡路工天天巡视,哪里坏了需要填补,哪里垮了需要重建,这些都提供了工作岗位,也保证了直道上的必须人流量,使得盗匪不敢聚啸。

宽敞平整的路面,也使得商旅出行方便了许多。尤其是陶瓷产业,因为路面的等级提升,毁损率直接下降。

种种直观的感觉比之GDP之类的数据更可靠,城市国人已经抱怨铜钱不够,以至于铜钱的价值与日俱增。许多商家对于老顾客都使用了借贷经营,统一结算,否则没有能用的辅币进行交易。

以现在赵国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五石,上田能达到六石甚至七石的农业生产水准,粮食已经足够五十万大军征伐一年所用。这还是在不影响国内粮价和人民储粮的基础上,如果狠狠心,再压榨一下,五十万大军打两年都没问题!

这种战争规模,已经足以灭掉一个大国而余量了。

山西的铁、煤资源丰富,在国家补贴之下,农具大规模使用铁器,一点都不给后世史学家丢脸。因为在太原郡发现了露天煤矿,所以金属冶炼水平也要比其他国家高一些,赵国的兵甲在列国中渐渐有了很好的口碑。

固定的维护人员也促生了道路经济产业。他们经营的逆旅、饭肆只要达到卫生标准就可以免税,这反过来刺激了城市的服务行业进步。

六年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家已经有必要统一铸币了!

“大王若是希望赵国一同出兵,只有说服寡君才是正道。”我笑道。

秦王讪讪不言,结束了这次的会见。

这些好处,都是修路修出来的,打仗能有什么好处?

现在人口出生率持续上升,夭折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和我投入了大量金钱发展妇产科有关系。只有赵雍才知道,我之所以憋着劲不惹事,就是冲着“一胜者帝”去的。等天下诸侯发现赵国可以三线作战的时候,想联合起来对付赵国都没用了。

游学的学子只要踏上了赵国的国土,就会发现赵国的道路比其他国家要好许多,这是赵国国家形象的最佳广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