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17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于无声处听惊雷

官军将士正在专心致志地调整自己的阵地,没有防备到汉军的突然袭击,一下子猝不及防,慌乱起来。

等官军缓过神来,汉军三千敢死男儿,已经迅速地突到了新军的中军大营之前。

汉军将士,个个皆如猛虎下山,虎入羊群。

要是贼酋刘縯率领的汉军主力,攻破了宛城,然后乘着得胜之势,大举前来,支援昆阳汉军,对我军发动两面夹击,我军岂不是就会腹背受敌吗?”

大司空王邑,忧心忡忡地对大司徒王寻说道。

“大司空大人言之有理,我们不能不加紧防备,堤防汉军偷袭。”大司徒王寻赞同道。

此时,天上阴云密布,雷声隆隆。

刹那之间,天空昏天黑地,突然昏暗了下来。

新军各营,变换阵势,临时移动,将士们四处乱奔,寻找各自的阵营。

移动之中,人多势众,人喊马嘶,一片混乱。

新军将领们指挥失灵,大声地吆喝招呼,也无能为力,各部将士之间,相互混杂,根本就不能相互照应。

有的新军将士,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阵营,究竟转移到了哪里。

加之天色昏暗,视线不清,官军主将大司徒王寻,骑在马上,站在高处,指挥击鼓鸣金,也一时不知所措了。

大司徒王寻,眼见队伍一片混乱,根本就无法发出新的正确指令,无法指挥军队,有序调动,顿时陷入焦虑和紧张之中,只得下令旗鼓手,停止发号施令。

没有旗鼓手的指挥引导,官军更加混乱。

霎时之间,数万官军将士,顿时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不知所措的混乱恐慌之境。

眼见官军的阵势,越发混乱不堪,机不可失,刘秀当机立断,再次挥军,奋勇向前,直扑新军大司徒王寻的中军大营所在地。

汉军后续的各路兵马,也跟在邓晨、邓奉叔侄身后,齐头并进,从四面八方,猛烈地攻击新军大司徒王寻的中央营垒。

太常偏将军刘秀,奔跑在队伍前列,紧紧地盯住小山上敌军主帅大司徒王寻的一举一动。

刘秀亲率邓晨、邓奉叔侄,任光、王霸、李轶、宗佻等智勇双全的将领,带领英勇无畏的汉军将士,向敌人主将大司徒王寻的中军大营所在地,迅猛无比地冲杀了过去。

大司徒王寻,那时正在心无旁骛,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官军的队伍,派兵布阵。

汉军的诸位英雄豪杰,刘秀,邓晨等,已经突到了大司徒王寻的眼前,将在小山上指挥新军的大司徒王寻,包围了起来。

大司徒王寻不禁大吃一惊,疾呼卫士们保护。

而莽军将士正在排兵布阵,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主将,大司徒王寻已经被汉军将士重重包围。

眼见汉军豪杰杀气腾腾地冲到自己眼前,卫士们已经被杀得四零八落,大司徒王寻,立时手忙足乱起来,慌忙仓促应战。

几个回合下来,骄横跋扈的大司徒王寻,就被汉军勇士邓晨、邓奉叔侄二人,斩落马下,当场殒命。

听到主帅大司徒王寻的惨叫声,亲见主帅大司徒王寻,顷刻间在汉军将领的刀剑下毙命,官军将士,这才反应过来,赶来救驾。

然而,为时已晚。

邓晨、邓奉叔侄二人,手起刀落,已经将大司徒王寻的头颅割下,高高悬挂在长矛之上示众。

官军将士,眼见大司徒王寻的头颅,大惊失色。

刹那间,军无战心,阵势立时崩溃。

官军将士,纷纷向后溃退。

大司空王邑,毕竟久经沙场,见大司徒王寻被杀,局势不利,他急忙骑上战马,深入战场,左突右冲,挥动自己的大刀,命令督战队,制止官军将士的溃退。

无奈,兵败如山倒,兵如潮水,大司空王邑,根本就无力阻止,只得惊慌失措地退归自己的大营。

退归自己的大营之后,大司空王邑,情绪稍定,急忙大声地呼喊道:

“来人啊,传本司空军令,命令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垒尉巨无霸等,立即集结自己的队伍,对汉军展开反攻,不得延误。”

传令兵不敢拖延,急忙冒着箭矢,出去传达大司空王邑的命令。

此时,昆阳城里正率领汉军将士,抵御官军攻城的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等,见官军的攻势减弱,知道城外官军遭到了打击,急忙登上城楼,仔细查看战况。

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卫尉大将军张卬、执金吾大将军廖湛等,看到官军溃散,一片混乱,知道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逆转,都认为适宜发动反攻。

于是,成国上公王凤,擂动战鼓,命令各部将士,主动打开城门出战,反攻城下的官军。

城里的汉军,与城外的汉军,遥相呼应,一起夹攻官军。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惊动四野,撼动天地。

官军将士,在夹击之下,伤亡惨重。

受伤士卒声音凄厉,一个个魂飞魄散。新军将士,兵无战心,就要面临崩溃。

眼见汉军将士,势不可挡地突击官军中军大营,一个个如猛虎下山的气势,新军其他各部将士,也惊恐不已。

顿时,新军各部将士,都陷入了心惊胆战,心胆俱裂,六神无主,不知所从的境地。

此时,战场混乱,官军各部的统领,并没有接到主帅大司空王邑,派军接应的命令,恐惧违背军令的严厉惩罚,不敢派军,救援大司空王邑。

官军各部将士,作壁上观,保守自己的阵地,既不敢贸然派军,去支援中军大营,更不敢贸然出击,去反攻汉军。

新军垒尉巨毋霸等将领,就在中军大营附近,却已经听见了大司空王邑,声嘶力竭的叫喊声。

新军垒尉巨毋霸,见官军的阵势摇动,急忙打开军营的铁笼,放出豢养的野兽,驱赶虎豹豺狼,冲了上去,为官军助阵,反攻汉军。

不想,那些虎豹豺狼,刚冲出官军的营垒,就正好遇上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新军中央军官兵。

饥饿的豺狼虎豹等野兽,兽性大发,哪里能够分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呢?

见新军垒尉巨毋霸,率领驯兽师,挥鞭在后面驱赶,饥饿的野兽,对着溃逃回来的官军将士,张口利口就咬。

溃逃的官兵将士,急忙四处闪避,躲避野兽的攻击。

官军阵势,更加的混乱。

旁边观战的各郡县兵马的营垒,也被溃退的中军官军将士,冲得四零八落,不成阵势。

10

正在此时,天气剧变,乌云盖顶,天空一片阴霾,天色越发暗了下来。

刹那间,天空变得昏天黑地,就像到了黄昏时分一样。

不久,狂风大作,巨雷响起,屋瓦掀走,飞沙走石。

狂风怒号,大雨倾盆而下。

风雨交加,雨势凶猛。河水、溪水,水流不畅,属于汝水支流的滍水,迅速暴涨了起来。

两军将士,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浑身湿透,盔甲变得异常沉重,攻势受挫。

新军垒尉巨毋霸,驱使的豺狼虎豹,被风雨雷电,惊得恐惧战抖。

顷刻间,豺狼虎豹,开始炸群,不受垒尉巨毋霸等驯兽师的驱使,横冲直撞,裹进了新军的队伍,乱撞乱咬,肆意奔驰。

汉军乘势,擂动战鼓,冒着暴风暴雨,跟在豺狼虎豹的身后,勇猛冲杀,跟踪追击,驱赶官军。

勇猛的巨人垒尉巨毋霸,和那些跟在豺狼虎豹身边驱赶野兽的驯兽师,也被邓晨、邓奉等汉将射死。

没有了驯兽师约束的豺狼虎豹,听到身后汉军将士的战鼓和呐喊声,更加恐惧,四散逃跑。

官军将士,相互踏拥冲撞,敌我不分,自相残杀,或者被挤进、冲进暴涨的滍水里,淹死将士一万多人,死尸堵塞了滍水水流。

刹那之间,官军百万大军,哗然崩溃,不成阵势,再也无力抵御。

官军将士只想逃命,脱离战场。

伤兵的哭声惨叫声,凄厉万分,响彻大地。

官军将士,争先恐后地四散逃命。

为了夺路而逃,将士们互相践踏,胡乱斩杀,百里之遥,尸横遍野。

自此,新莽主力,彻底崩溃。

“好的!大司徒大人。

为了防备南方宛城方向,汉军的来袭,我们还是临时变阵,调整官军的兵力部署,加强防备为好。”大司空王邑,建议道。

见官军一心一意,忙着调整自己的阵势,官军的队伍也随之移动,队伍十分混乱,刘秀、邓晨、邓奉叔侄等汉将大喜。

汉军将领,急忙率领三千敢死男儿,揪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再次对官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大司徒王寻答应道:

“哎呀,司徒大人,大事不好。

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匆匆忙忙地协商一下以后,大司徒王寻同意道:

“大司空大人:

为了防备盗贼偷袭,请你转移阵地,移军城西,背靠滍水列阵,防备宛城汉军的来袭。

“就按照大司空大人的意见处理。为了万无一失,我们必须严加防备,南方宛城方向,盗贼的增援。”

于是,大司徒王寻,亲自出马,开始调兵遣将,安排调整官军的阵营。

各部官军将领,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听到主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的命令之后,率领部下的新军将士,排兵布阵,开始调整阵地,队伍一片混乱。

见匆匆赶回大营的大司徒王寻,没有意见,大司空王邑庚即下令道:

“大司徒大人:

一会功夫,三千敢死汉军,就已经将官军的中军大营,冲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大司徒王寻,见汉军勇猛,心里非常着急,急忙调军应对,并下令新军将士,略为后退,展开阵势,避开汉军冲击的锋锐。

本司徒继续坐镇中军,加强定陵、郾城方向的军力,策应大司徒大人。”

滍水是汝水支流,古水名,即今中国河南省鲁山县、叶县境内的沙河。

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准备,命令官军各营,立即调整阵势和兵力,加强南方的宛城方向,以及东南方向的定陵,郾城等方面的官军兵力部署,防备叛贼偷袭。”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