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18章 新军溃败大势去 昆阳大捷天下闻

第二天一早,汉军各部将士,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和昆阳城里的百姓、眷属一道,全体出动,一心一意地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抢运新军遗弃的辎重,粮秣等。

四五十万新军将士,所拥有的辎重,粮秣,珍宝,车甲等,全被汉军虏获,数量多得根本就无法统计。

数万汉军将士、眷属、百姓等紧急抢运,先选择值钱、重要的搬运,一连运送了好几十天的时间,也无法运完。

为了活命,免受被俘虏的屈辱,大司空王邑,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只好仓皇地在亲随将士的保护下,率领自己的亲随部队,轻装逃命。

大司空王邑,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官军主将,唯恐被俘受辱,大都选择,慌不择路地骑马狂奔,他们踏着士卒的尸体,渡过暴涨的滍水,向北逃去。

汉军追之不及。

所以后来,滍水就改了名称,被叫做“烧车水”了。

昆阳城里,一连好些日子,都是喜气洋洋,欢天喜地,仿佛盛大的节日。

一日,城外的战利品,已经搬运得差不多了,诸将正在昆阳城里的县衙大堂,举行大宴庆功,会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成国上公王凤,欣喜若狂,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卫尉大将军张卬、太常偏将军刘秀等汉将,喝得酣畅淋漓,谈得兴高采烈。

于是,趁着酒还没有完全沉醉,诸将商议,打算分兵两路,一路守卫昆阳、定陵、郾城等城池,一路立即挥师南下,和围攻宛城的大司徒刘縯统率的汉军会师,联合攻击宛城的驻守官军。

就在此时,一位汉军信使刘坤,突然气喘吁吁地飞马而至,到了昆阳县衙大堂。

成国上公王凤,大吃一惊,顿时变了颜色,对廷尉大将军王常说道:

“廷尉大人:

陛下的信使,来得如此紧急,难道宛城方面,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不等廷尉大将军王常回答,汉使刘坤已经跳下浑身是汗的战马,来到了成国上公王凤的眼前。

他来不及喝水,就开始向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太常偏将军刘秀等汉军诸将报告军情道:

“禀告成国上公、廷尉大人、卫尉大人、太常将军、诸位将军大人:

末将奉陛下之命,特来向大家报喜!

我军已经顺利地攻克宛城。

陛下现在已经移驾宛城,行宫驻扎宛城郡府。

末将特来报命,请诸将前往宛城,会师献捷!”

汉军诸将,一听信使刘坤所言,不禁一愣,有些迷惑不解。

他们都定定地注视着太常偏将军刘秀。

廷尉大将军王常,大声问刘秀道:

“怎么回事?太常将军!五天以前,在昆阳城下,太常将军不是说道,我军已经攻克宛城了吗?

为什么到了现在,陛下才派使节前来,给我们报喜,邀请我们进京呢?”

刘秀看着喜笑颜开的二姐哥偏将军邓晨,哈哈大笑了起来。

二姐哥邓晨,器宇轩昂地站起来,大声为汉军将领解释说道:

“十分抱歉,诸位兄弟莫怪!

当初临战之时,文叔兄弟给诸位英雄所说的锦囊妙计,就是指的此事啊!

宛城相距昆阳,二百余里,战事又急,官军营垒众多,封锁严密,文叔兄弟又不是神仙,消息又不畅通,哪里能够知道,宛城已破呢?

文叔兄弟声称,宛城已经攻破,这就是文叔兄弟所言的惑敌之锦囊妙计啊!

一则,可以鼓舞我军的士气,增强大家的斗志;二则,可以挫敌锐气。

此为一箭双雕之计啊!

诸位英雄豪杰,文叔兄弟的计谋如何呢?”

到了此时,二姐哥邓晨,才说出了当初刘秀的计谋,得意洋洋地询问诸将道。

诸将一听,恍然大悟。

“妙!妙!妙!

文叔兄弟上过太学,多喝了一些墨水,真是不简单啊!还是文叔兄弟深谋远虑,可谓文武双全、神鬼莫测啊!

我辈兄弟虽然是大老粗,也是佩服敬仰不已啊!”

成国上公王凤,率领诸将,一起举起酒杯,祝贺和恭维刘秀道。

“哪里!哪里!

我刘秀不过是一介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书生,只是出一些小主意,能够有多大能耐呢!

此次胜利,除了天帝神灵,汉室列祖列宗的保佑以外,还全靠成国上公王凤大哥镇定自若,运筹帷幄,指挥有方,乐于接受兄弟们的意见;托赖廷尉大将军、卫尉大将军,执金吾大将军以及诸位兄弟的英勇无畏,不懈努力;仰仗全体汉军将士的齐心协力,无坚不摧!

还要请成国上公、廷尉大将军、卫尉大将军、执金吾大将军等诸位龙头大哥,将诸位龙头大哥和诸位兄弟将领的功绩,此次大捷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禀告陛下,为诸位龙头大哥和诸位兄弟将领,全军将士,论功行赏,大加赏赐!”

刘秀谦虚地向成国上公王凤辞让道。

成国上公王凤听了,笑逐颜开,非常满意,赞扬道:

“各位兄弟,诸位英雄豪杰:

大哥说句公道话,此次胜利,太常偏将军多次出谋划策,单独担当出城召集定陵等地将士重任,让我军转危为安,实在是居功甚伟!

并且,太常偏将军,胸襟宽阔,谦逊低调,不居功自傲,反而将诸多功劳,让给诸位兄弟。

如此阔达胸襟,实在是难能可贵。

大哥我当初就说嘛,文叔兄弟是上天派下来,辅佐汉室的福星,跟着文叔兄弟干,准保没错的!

不想今天,大哥的话果然应验了。

哈哈哈哈!”成国上公王凤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偏将军王霸,也爽直地赞扬刘秀道:

“成国上公大人言之有理!

真是人不可貌相。战事之前,兄弟们都看不起太常将军,认为太常将军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没有什么作为。

不想今日,太常将军居然超越诸将,建立如此伟大的功勋。”

刘秀见诸将称赞,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自谦道:

“诸位大哥,不要谬赞小弟了。

小弟位卑言轻,要不是诸位大哥,看得起小弟的建议,愿意接受小弟的意见,听从小弟的指使,小弟怎么可能建功呢?

我们明天,还要前往宛城,觐见陛下。

小弟不胜酒力,先敬成国上公和廷尉大将军、卫尉大将军、执金吾大将军一杯,再挨着敬敬各位大哥,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还是太常偏将军低调谦逊,善于说话。

好的,兄弟们,今晚我们不醉不归,不要耽误我们明天朝见天子的正事!

兄弟们干杯!”

成国上公王凤提议道。

庆功的宴席,进行到了深夜,将领们都酩酊大醉了,酒宴才告结束。

新军在昆阳和宛城的重大失利,数十万官军灰飞烟灭,使王莽的新室,已经没有了多少可用之军。

关中军民震动恐惧,人心惶惶,仿佛末日降临,新王朝大厦将倾。

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见新室衰微,玄汉势大,纷纷起兵,响应玄汉王朝的号召。

豪杰们起兵以后,纷纷诛杀新王朝派遣的州牧、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吏,自称“大汉将军”,占据城池,割据一方。

他们不约而同,纷纷开始采用玄汉王朝的年号,表示名义上的归顺尊奉,等候玄汉王朝的进一步指示。

一月左右的光景,天下所有的郡县,就几乎全部摆脱了新王朝的控制。

新王朝的势力范围,政令所及,仅有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两地而已。

见诸位主将逃离战场,新军将士群龙无首,乱成一团,溃不成军,只得自作主张,以求保命。

有的向汉军归降,祈求活命;侥幸逃生的新军将士,已经无路可去,只得向自己原来所在的郡县逃去;或者三五成群,啸聚山林,占山为王,无法再次集结。

诸将听令,率领各部将士,进城休息,吃上一顿好饭,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一早,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

汉军将士,激战一天,已经疲惫万分,听到成国上公王凤号令以后,欢呼雀跃,放弃追击敌人,开始进城休息。

末将料想,大司空王邑,已经心胆俱裂,绝对不敢回军反击。

眼见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已经无法控制,官军将士溃逃的局势,大司空王邑,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几位官军统帅,只有扼腕叹息。

大司空王邑,率领自己部下的数千亲军,逃往东都洛阳暂避;

纳言大将军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官军将领,都十分清楚王莽的脾气和秉性,不敢像大司空王邑一样,回京交差,只好投奔汝南郡的刘望,苟延活命。

刘秀向成国上公王凤,建议道:

我军先进城休息。明天一早,开始收拾战场,并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成国上公王凤大喜道:

“太常偏将军言之极当!

天黑了下去,官军主将纷纷逃走,官军将士,就是想各自为战,也已经无能为力。大多放弃抵抗,逃命要紧。

太常偏将军刘秀,见官军溃退,于是与城内的汉军顺利会师。

最后剩下的战利品,已经用处不大,汉军将士,只好任由百姓检获。

最终损坏严重,没有什么用处的,汉军将士就地放了一把大火,将剩下的战车物质等,烧成灰烬。

“成国上公大人:

此时天色已黑,暴雨倾盆,将士饥渴疲惫,不可穷追敌军,遭受败绩。

昆阳大战,汉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获全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