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神佑九州》
神佑九州

第40章一人来时一人归

雨如珠帘,从檐口垂落,砸碎在青石地面。

太守府的庭院之中,沈攸之斜靠胡床,看着晶莹透亮的雨珠义无反顾地粉身碎骨,觉得有些好笑,于是便微微笑了出来。

“仆随萧中兵前来益州,固然是皇命在身,却无意与诸位争利,陛下想要的东西,仆猜,诸位并无兴趣,是么?”

经过被镇兵重重包围的酒肆时,慧仁深深地朝那边望了一眼。

入了春,蜀西的雨水便多起来,早晨时还能见到天蓝,此时便开始洒起毛毛细雨。慧仁去街口买了件蓑衣,就此往北城门而去。

街上已有不少巡逻的军士,见他孤身一人,不免对他多看两眼,但想必因为瞧见他斗笠下的短发的缘故,并未叫住他盘问。当今之世,对佛道中人总是有些敬意的。

王晋之与谢扬都是少年成名的人物,虽已并不年轻,但因为出身王谢二族,尚未入仕却隐然已孚天下之望。

相比起来,刘氏与张氏就有些上不了台面,就家世而言,他们甚至都不配与王谢二人一同坐在在水榭之中。

至于沈攸之,他的沈氏虽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他身负皇命,从父沈庆之又是继檀道济后的宋国军神,便是王谢都不敢小觑他。

他说的话,在座四人仍是似懂非懂——他们并不知道陛下要的是什么。于张氏与刘氏而言,无论陛下要什么,他们都不想要;而于王氏与谢氏而言,陛下要的,最好不会跟他们一样。

无论如何,既然沈攸之这么说了,那便说明,陛下要的并不多。

“我们只要那小道士。”沈攸之道,“所以,在萧中兵抓住他之前,大家都不要轻举妄动,好吗?”

他的笑很诚恳,他的态度也很认真。

“否则,陛下那边,会很麻烦。”

沈攸之说完这话,静静地看着四人,似乎在等四人表态。王晋之与谢扬稳坐如松,仿佛事不关己,暗地里却也松了口气;刘氏家主刘玑和张氏家主张顺之却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他们只是中等士族,依着投靠了当世一等士族而发达,却也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的位份,如今萧道成与沈攸之带着皇命而来,与他们好好说话,他们便不得不拿出个态度。

于是刘玑动了动嘴角,终于开口道:“刘氏……”

“啊,对了,还有一事。”沈攸之突然拍了拍大腿,打断了他的话。

“诸位若是有十三鹰的消息,甚或与他们有来往,还请详细地告诉仆。”沈攸之环视一圈,笑道,“日前他们的人曾偷袭宗主簿,萧中兵的意思,这样的杀手门派,有机会还是铲除了好。”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十三鹰乃是当世最著名也是最神秘的刺客流派,据说他们的十三名头领皆在《神仙谱》中,其中两人甚至还是九流之一。十三鹰收钱杀人,但从不做小买卖,有证可考的百年来,他们刺杀的人物,不是朝中大臣便是军中名将,亦有大族血裔,绿林巨头,商家大贾,三教领袖……无一不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传说,十三鹰最轰动的一次刺杀,乃是一百年前,于乱军之中刺死武悼天王冉闵。虽说这是十三鹰唯一没被证实的刺杀行动,却也能从侧面证明他们的恐怖实力,早已深入人心。

近三十年来,宋国与魏国都曾出钱请十三鹰行刺,由此也导致不少宋魏两国的边将与边地文官殒命。

对十三鹰,宋国也罢,魏国也罢,皆是又爱又恨。

但如今,在这关乎天下大运的地方,在这关乎天下大运的时刻,十三鹰的出现,让萧道成和沈攸之都心中难安。无论如何,此行不容有失,便只能想办法让十三鹰插手不成了。

他倒不奢望这四名士族真能提供十三鹰的线索,他只是不希望这些人与十三鹰有什么联系,如果曾有过,现在便给他们一个重新站队的机会。

显然,他话里的意思王晋之与谢扬听懂了,所以两人默然不语,神情肃穆而端庄。

刘玑与张顺之或者没懂,或者只是装没懂,总之,他们在震惊之后,还有些慌乱。

……

傍晚的时候,雨还在下。

宋嫂鱼里仍没有动静,镇兵也仍没有行动,而慧心,已打算入夜时潜入宋嫂鱼。

卧龙山平静如昔,在雨幕下显得有些萧瑟,山腰的山门孤零零地矗立在山道之上,无助而又凄凉。

一名猎户于淅沥的雨幕中冲进了山门。

冯玄得到官兵包围宋嫂鱼的消息时,正在练功。慧心不在山上,他遍寻不着,于是只能独自下山。

日前刘氏曾去过宋嫂鱼,意图抓住宋芦儿和宋天佑,想的当然是威胁自己,只是被诸葛先生夫妻二人给赶跑了。今日他们显然说动了张承,调派了镇兵,局面与那天已不可同日而语。

原因很简单,那天刘氏出动的是私兵,即便与人冲突被人家全数杀了也不过是私人恩怨,官府也只能当做凶案来办,但今日官兵围店,哪怕诸葛先生仍在,也未必敢对官兵动手。

袭杀官兵,是造反的罪。

所以冯玄不得不下山。

其实他也没有好的办法,但无论如何,事情由他而起,他不能让宋芦儿母女去面对这等凶险。

慧仁便如此行在大道中间,如天涯逆旅,辞了一场人间盛宴。

于蒙蒙细雨中,他走出城阳县北门,然后他停了下来。

“师弟,其实当年我……也烦了。”他面带微笑,于雨雾烟尘之中,竟似发出光来。

……

乞丐把脑袋转向他离开的方向,似乎在思索,但并没有持续很久,他摸索着拿起那块腰牌,费力地支撑起身子,一步一步地,蹒跚着向城门摸去。

对于慧心会心甘情愿留下来保护冯玄的原因,慧仁没有多问,似乎三日之间,他便已看透这世上所有的事。师兄弟二人便在五凤溪畔行礼告别,从此天涯路远。

北门外的城墙角落,蹲着一个乞丐。

乞丐只有一只手,一只半耳朵,身上的衣衫几乎成了碎片,沾满泥浆草梗,还有些许血迹;他的双眼瞎了,用一块可能灰色却已发黑的布裹着;他的脸上,手上,腿上有数不清的伤疤,有的甚至还未结痂,向外翻出猩红的血肉,让他显得狰狞恐怖。

乞丐抬头,脸上的黑布正对着慧仁。这一刻慧仁竟似感到了他实质般的目光。

……

雨渐渐大了起来,落在平静的五凤溪河面上,点出一圈又一圈浑圆的水纹,慧心看着那些天成之圆,仿若入定。

沿河有一段廊坊,站在廊坊青瓦之下,看河面烟波渐起,慧心的心,终于完全宁静。

慧仁走向乞丐。

“我认识个人,他可以给你吃的。”他对乞丐说。

说着话,他看向座中的数人。

这些人里,有蜀郡刘氏和巴郡张氏的家主,有王氏王晋之,也有谢氏的谢扬。

“我果然不如你。”慧仁洒然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轻轻放在乞丐脚下。

“外地乞丐进不了城,拿着这块牌子。”说完,他举步走上大道。

但他还很年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