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首辅家的锦鲤小娇娘》
首辅家的锦鲤小娇娘

第94章 方夫人的心事

眼瞧着这老婆婆不做点什么誓不罢休的样子,虞芊芊灵机一动,笑着问道:“老婆婆,我记得你说你有一个孙女?今年年方几何了?”

老人家一愣,顿了顿方道:“年方十四,过些日子便是及笄了。”

虞芊芊一听是个女孩,心里就有了一些打算。

“瞧您这一脚的泥,想是城东住着的吧?”虞芊芊也不搭理,只搀着人一路往外走去,边走边问。

“是,我家原是在城东田何庄包了两亩地务农的,当家的没什么大本事,就指着这几亩地终老了。”

虞芊芊点了点头,一边往城东走,一边随意问道:“老人家,怎么只有你一人出来,您的子女呢?我方才听你说,似乎是你儿子出了事?”

她在心里迅速做出打算,随后对老婆婆说道:“老人家,若是你家女儿愿意吃苦的话,我这倒是有差事可以帮她介绍介绍。”

“只是,我也不是一人说了算,所以您要是有心的话,可以等几日,叫您的孙女过来看看,或许能给她谋一个不错的差事,养活全家人也说不定。您的儿子正受了伤不能动弹,如今先给您的女儿谋一个收入才是当务之急。”

老婆婆确实也一直为家中的收入发愁,只不过儿子受伤,心思总是在别处,听到虞芊芊这番话,顿时红了眼眶,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真的吗?女儿家家的,除了做些女工。还有别的法子可以赚些银子吗?”

虞芊芊笑着点头,说:“那是自然,只要她愿意吃苦。”

一番话聊,老人家方才称了心,再三强调过些日子,定要让孙女上门找虞芊芊,方才拎着东西,蹒跚着走了回去。

虞芊芊也放下心,才又转身回家。

第二日,虞芊芊准备到严氏铺子去,告诉掌柜的回头给老婆婆的孙女安排一个活计。

结果刚走进去,就看到了方夫人在里面挑衣服,脸上还带着诸多愁色。

虞芊芊一见,就知道方夫人定是有什么心事,于是上前关切地问道:“方夫人可是有什么心事?怎么看起来憔悴了不少?”

方夫人摸着手里衣服柔软的料子,轻轻叹了口气:“不过是些小事,不值一提的。”

虞芊芊见方夫人的模样,并不觉得她是为一些小事而忧愁的,便继续说道:“不妨夫人说来听听,说不定我正好能帮上夫人。”

方夫人转过身来,犹豫了片刻,拉起虞芊芊的手拍了拍,笑道:“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想帮我,可是有的事不是你我能解决的。”

听方夫人这样说,虞芊芊心里越发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正等她还想再问些什么,一边的桃玉却心直口快,抢言一句:“还不是因为药材!”

方夫人将桃玉瞪了一眼:“多嘴什么?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桃玉闭嘴不言,脸上却还是那愤愤不平的神色,显然知道什么内情,只是方夫人心有顾虑,不希望将这件事四处传扬。

不过,虽然方夫人不愿意透露其中细节,虞芊芊还是能够猜到一些。毕竟与药材有关的怪事,她自己近日也撞见了许多回,于是主动打开话匣子。

说道子女,老太太眼泪登时止不住:“正是我那苦命的儿……”

“我和老伴原是城东农户,上了年纪,方得了一个儿子,幸得我儿在外跟人学了一门打铁的手艺,他在城中打铁,我和老伴在家种地,倒也过了两年好日子。”

她说完便想离开,谁知却被老婆婆一把攥住袖子,老婆婆看着虞芊芊,眼里满是感激:“好丫头,你大恩大德我无以回报,等我儿子好了,我必定带着他上门三跪九叩,给您当牛做马!”

虞芊芊忙摆了摆手:“不至于不至于,我这就举手之劳,算不得什么好事。”

虞芊芊听得心酸,一时也沉默了下来,安静地送着老婆婆,没多久便看到了城东的影子。

老婆子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已经麻烦您好些功夫,如何再要你送我回去?”

说着,老太太擦了擦眼泪,方才道:“未曾想,没过两年,我那老伴不争气,锄地的时候一使劲,人一仰,便没了气息,我儿娶得媳妇儿没两年,我那儿媳生产之时没能熬得过去,留下一个小丫头就走了。”

瞧见老太太哭得愈发凄凉,虞芊芊心里也一咯噔,这家人也太惨了。

“谁能想到,药材疯涨,一下子让你们入不敷出。”

“往前便是城东田何庄了,老婆婆您应该走几步就到,我就不送了。”

虞芊芊停下脚步,把手里药贴递给老婆婆,又从口袋里掏了一些碎银子一起递了过去。

“若是您往后遇到什么麻烦,竟可去苏家找我,打听打听苏慎言的夫人,那里的人便会告诉您怎么走。”

虞芊芊心中一顿,猛然回忆起当时在胡同发现,鲜血淋漓的苏慎言。

老婆婆擦了擦泪,忍住心头哽咽,方道:“好在大夫有本事,抢回了我儿一条命,只说好好吃药,往后养个一年半载便能恢复如初,我心里正宽慰,想着虽是没了顶梁柱,但我拼着老命下下地,孙女在家照顾我儿,拉扯着一年,也无甚大碍,可谁能想到……”

严家的成衣铺子,近些日子因为染房的开业,没有严掌柜的照看,冷清了不少。

虞芊芊还是很看重这个成衣铺子,觉得应该想点办法,而这个小姑娘,刚巧就提供了一个或许可行的计划。

虞芊芊叹了口气,接了老婆婆的话茬。

老婆婆眼睛哭得肿了起来,点了点头:“他身子方才有些好的苗头,若是这时候停药,岂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腿废了?”

“由着我那苦命的儿,一边打铁,一边拉扯着我这个老家伙和那小丫头,本以为日子便这么过下去,哪能想到,我儿在城里不知惹了哪路是非,被人打的去了半条命,血淋淋地抬了回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