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邓小平改变中国》
邓小平改变中国

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

学生们为什么交白卷呢?

其实,学生心里想说“不是”,却又担心:“老师是不是想引导我们犯错误呢?”所以,干脆还是交白卷为好!

张成的文章,虽然简单,但是毕竟把这个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开提了出来。

孙长江在1978年3月,向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马文瑞汇报过自己正在写作的这篇论文。那时,胡耀邦调往中央组织部之后,虽然仍兼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但是中央党校日常工作由马文瑞主持。

相比之下,胡福明比孙长江着手早一些,进展也快一些。胡福明的文章1978年1月14日在《光明日报》打出清样之后,又作了4次修改。关于这4次修改,可以从1978年3月20日胡福明文章的第四次改样一开头所标明的一行字,查到每一次改样的日期:

哲(四五一)七八、一、十四,一、二十六改,一、三十,二改,二、二,三改,三、二十,四改

一头银灰色头发的汪子嵩,一派学者风度。他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后来调往《人民日报》理论部,而当时的主任则是何匡。

汪子嵩说,“张成”,实际上也就是张德成。张德成当时是《人民日报》理论部的编辑。不过,张德成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间很短,连他都不知道张德成现在在何处。

好在弄明白了“张成”即张德成,几经曲折,笔者还是在北京找到了年已七十的张德成。

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花白的张德成向笔者回忆起往事……

张德成,四川自贡市富顺县人氏,出生于1926年,1953年加入中国。

1954年任中央宣传部属下的《学习》杂志编辑。1958年任《红旗》杂志编辑。1969年到石家庄《红旗》杂志“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调到河南省南阳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77年9月,调入《人民日报》理论部任编辑,工作了两年,于1979年10月调往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正式办理调离手续为1980年9月)。

笔者问张德成,那篇《标准只有一个》是怎么写出来的。

他说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那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在主任何匡和副主任汪子嵩领导下,针对粉碎“四人帮”之后思想战线上诸多拨乱反正话题,提倡写“千字文”。即一题一文,短小精悍,说清道理,生动活泼。

何匡和汪子嵩出了一批题目,让理论部的编辑们“自由选择”,写成文章。

那时,张德成到《人民日报》工作不久,也就让老编辑们先选。轮到张德成时,那一批题目差不多都有“主”了,只剩下一个《标准只有一个》。张德成别无选择,只好奉命写《标准只有一个》。

张德成一着手,就发觉《标准只有一个》这题目很难做文章——怪不得这个题目没有人认领。

尽管难写,张德成花了几天时间,还是把文章写出来了,交到汪子嵩手里。

汪子嵩对张德成的文章,作了许多修改。接着,何匡也作了些修改。这样,文章决定发表。

发表时要署名。汪子嵩在文章上署了“张德成”三个字。张德成认为,汪子嵩和何匡对文章作了许多修改,出了很多力,怎么可以署他一个人的名字呢?于是,他随手把“德”字圈去,变成“张成”。

汪子嵩见了,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怎么可以缺‘德’呢?!”张德成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张德成也一直以为:“这篇只有1000余字的短文,事实上是当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几位同志的集体作品,主要由我执笔。”

这样,《标准只有一个》署名“张成”,在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

“张成”的文章一开头,就毫不含糊地说道:

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科学的结论,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摸索和探讨,才得到的。

“张成”的文章论述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总是从认识、意志、思想、理论中去寻找真理的标准,因而,他们找不到真正的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文章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认识历史上这个老大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切科学,它把社会实践引进了认识论,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社会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因此,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再三强调:人应该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正确性。

“张成”着重谈到了的《实践论》中的见解:

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完整、最深刻的论述的,是的《实践论》。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请注意!说的是“只能”,就是说,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除了社会实践,不可能再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本来,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早已在《实践论》中已经谈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为什么这时又要拿出来重新谈论一番呢?

作者“张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了原因:

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满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科学结论,总想在实践之外,另找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当他们要判断理论是非、思想是非时,不管社会实践结果如何,而是看书本上是怎样讲的。这些同志不了解,即使书本上讲的是真理,但是,真理和真理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是不能怀疑的。但是,我们能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当然不能这样说。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之所以是真理,也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来证明的。认识、理论本身是不能自己证明自己的,它的真理性,最终只有通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如果把理论也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就有两个标准了。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

“张成”的文章,表面上似乎一直在谈论理论问题,但是如果把他的文章中的“马克思主义”换成“思想”,那就清清楚楚是针对当时的现实的。

由于理论的“真理性,最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所以,的某一句话、某一段指示、某一项政策是否正确,同样“最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

这篇思想评论,虽然通篇没有一句提到“两个凡是”,而实际上却在批判“两个凡是”。

这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角度批判“两个凡是”的第一篇文章。只是这篇文章不长,是“千字文”,而且没有以显要地位发表,所以发表之后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不过,“张成”文章的发表,却加速了胡福明文章的发表进程……

这也就是说,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在1978年1月26日、1月30日、2月2日、3月20日,分别作了修改,前后共4次……胡福明也这样回忆:

在2月、3月、4月,强华同志都给寄文章的小样,让我修改,然后寄去,我都照办了。这几次修改,改动不大。《光明日报》哲学组的同志对修改文章没有提出进一步明确要求。修改的目的,似乎在使文章全面正确,无懈可击,不给人以把柄。我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一篇理论文章反复修改,而迟迟不予发表?

“今年初,我们初步感觉到这是个问题,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思想评论,发表在3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题目叫《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马列主义、思想是真理,是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但真理和真理的标准不同,不能把理论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只是提出这个问题,讲得很简单……”在当时,“马列主义、思想是真理”,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很明白的道理,很多人并不明白。浙江大学在当时的政治课考试中,出了这么一道题:“马列主义、思想是不是真理的标准?”

很多学生交了白卷!

也真巧,就在这个版面上,紧挨着胡福明的文章,发表了用花边围起来的另一篇文章,署名“张成”。这是一篇思想评论,题为《标准只有一个》。

最初,胡福明和孙长江“水牛角,黄牛角,各归各”,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所进行的工作,各自埋头于研究和写作。

确实,《光明日报》要胡福明一次次进行修改,却又“迟迟不予发表”。这既表明《光明日报》对胡福明文章的看重,又表明《光明日报》对发表胡福明文章的慎重,因为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征讨“两个凡是”的文章。

胡福明曾写信告诉王强华,自己可能要去北京开会。

胡福明按照《光明日报》编辑部的意见,在3月20日又作了修改。就在《光明日报》准备郑重推出胡福明的文章时刻,《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并不醒目但是很重要的文章……

这篇理论性的文章不长,只有1000多字,却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战放响了第一炮。

张成的文章表明,除了胡福明、孙长江之外,又有人找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批判“两个凡是”的突破口。这清楚表明,此后在中国掀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论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关于这篇文章,《人民日报》编辑部汪子嵩在1978年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上,曾这么谈及《标准只有一个》一文的来龙去脉:“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理论问题纠正过来,我们总要收到许多信,表示反对。他们的根据大多是引用的某一句话,许多实际上是被‘四人帮’篡改的话。

您说要来北京开会,不知何时可到京?您的文章,基本上已定稿,但现在看来,联系实际方面的内容较少,原想等您来京时面商,可老等也不见您来,只好再把小样寄给您,请抓紧补充,以便早日刊出!

您的文章立意是很清楚的,但为了使文章更加具有战斗性,请适当增加些联系实际部分。由于“四人帮”多年来抓住片言只语吓唬人,束缚人们的思想,致使一些同志至今仍不注意实践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定式出发,离开具体条件硬套某个指示,结果“心有余悸”,许多工作搞不好。请考虑能否把这样的话加上。

这位“张成”,是何等人物,鲜为人知。

为了了解“张成”文章的来历,笔者采访了当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汪子嵩。

《人民日报》打响第一炮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第三版的右下角“报刊论文摘要”栏目里,摘要发表了胡福明的文章,即《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反对历史唯物论》。文末注明:“摘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王强华在1978年3月13日给胡福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